《笠翁对韵》对儿童古诗学习的积极作用研究
作者:童垚森
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24期
        摘 要: 《笠翁对韵》的创作目的为训练儿童遣词组对,掌握诗歌的语句规律及音韵规律,是传统声律蒙学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初步把握了《笠翁对韵》骈骊工整、音韵谐美的结构特点和意趣丰盈、包罗万象的内容特点,从“知”“情”“意”三方面论述儿童记诵《笠翁对韵》在儿童诗歌学习过程,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笠翁对韵 诗歌学习 文学素养 诗教
        一、研究背景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针对儿童的国学教育蔚然成风,国学教育的基础大多是从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里遴选出的古诗文。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学热”如火如荼,除了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以外,一大批蒙学教材在教育者们的发掘与编订后走入大众的视野。童蒙读物逐渐回归原始功用,即作为儿童学习诗文前的基础训练
论学习
(即“开蒙”“发蒙”)。这股“蒙学热”形成的客观原因,便是蒙学著作对儿童古诗文学习具有高度的积极启蒙作用。
        但是,现今对于童蒙读物的研究与教学,往往集中于识字习语读本(如《百家姓》《千字文》)和品德教育读本(如《三字经》《弟子规》)两大方面,对“声律蒙学”这一重要部分的教学价值却鲜有挖掘。笔者认为,童蒙教材中的声律类读物(如《笠翁对韵》《声律启蒙》)是辅助儿童古诗文学习,尤其是古诗学习的上佳材料,抑扬有致的音韵结构和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能在保留学习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学习者对古诗的感知力、理解力、记忆力与鉴赏力。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4月,教育部将《声律启蒙》列入《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这一信号表明,“声律蒙学”正逐步走入主流教育舞台,从侧面印证了笔者的观点。
        二、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的蒙学读物于宋朝已类型齐备,于明清两代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包含识字、属对、作文等多层次的启蒙知识体系。对于该体系的研究,近代以前寥若晨星,最早可追溯至明代两位学者所记述的《蒙史》三卷(王揖)与《养正小史》二卷(汪延呐),
然而两书现已失传,因此无从考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