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理论实践的关系
——《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段意,梳理文章思路。(重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区分概念,分析逻辑关系。
3.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语言,感受其说服力。(难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论学习
如果说恩格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英雄人物出现的偶然性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因而是必然的。
那么《改造我们的学习》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理论必须要联系实践,不能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
那么人的正确思想从何而来呢?的回答是:正确的思想来自于社会实践,同时这些思想又反过指导社会实践。
20世纪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前期,起初一些以王明为代表的领导人,简单套用马列主义的论著,片面照搬俄国革命经验,机械执行共产国际决议,给革命造成重大损失。为了纯洁党的作风,清算“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1941年5月19日,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全党整风运动的开始。在报告中深刻指出当时党内在学习研究社会现状、中国历史、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方面的严重不足,翔实批驳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引导树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
(二)任务一:速读《改造我们的学习》,到观点,分析各部分的逻辑关系,梳理论述思路
【提问】请结合文章的文题、开篇和结尾,到文章的核心观点,从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角度进行区分。
【明确】开篇语“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是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尾句(最后一段)是对改造学习意义的强调和对未来的希望。除去这两段之外,其它都是对核心观点的理由。也就是,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
其中第四部分很明显是怎么办的问题,讲了三点:第一是向全党布置任务,第二是强调聚集人才和分工合作,第三是对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的要求。
【提问】阅读第一至三部分,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理由是什么?
【追问】第一段讲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主要讲了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这二十年,我党从弱变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也从肤浅贫乏到深刻丰富,最后确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作用:界定了学习的对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为后文的论述作铺垫;同时也体现一分为二的思辨性,曾经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好的方面,引出后文谈缺点(谈理由)。
【追问】第二部分讲什么?与核心观点是什么关系?
【明确】注意过渡句“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第三部分讲我党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方面存在问题的危害。
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不注重研究现状,二是不注重研究历史,三是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
危害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一些同志对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二是一些留学生生吞活剥的谈外国;二是许多人违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问题和危害都是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理由。
【提问】第二部分讲什么?与第二部分有什么关系?
【明确】对照评述了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进一步解释论述的关系。
为什么党内的这些缺点有危害呢?就要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本质。本质是什么呢?本质是主观主义的态度。那么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呢?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所以只有进一步厘清两者的不同,才能真正解释第二部分。
【提问】请分别梳理是如何分析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明确】主观主义:具体表现(就是……)——评价(为学理论而学理论,无的放矢的态度)——正确做法——反面现象——反面现象的危害——小结(是大敌)——应该怎么办(打倒它,反省改正)。
马克思列宁主义:具体表现(就是……不是……而是……)——评价(有的放矢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该怎么办——小结(党性的表现)。
【总结】引论(提出问题)核心观点:将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本论(分析问题)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理由1:虽然有成就,但还有很大的缺点;理由2:缺点的本质是主观主义的态度,成就的本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结论(解决问题)提出具体做法,即改造学习的途径,提出三点建议,最后提出希望。
(三)任务二:速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到观点,分析各部分的逻辑关系,梳理论述思路
【提问】阅读课文,理清论述思路。
【明确】第一,提出问题(一问三答,提出论点):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设问与判断: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否定了客观唯心主义)。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否定了主观唯心主义)。
提出论点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第二,分析问题。(为什么这样说?)
【提问】首先,如何理解“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句话的内涵?
【明确】前半句话换成马克思的说法就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两句话一个意思。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第二个基本原理,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社会意识(思想)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产过程,包括人的思想、观点、理论、情感、情绪和风俗习惯等。后半句话压缩一下就是,正确思想是改造社会的力量。
这是引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简洁地说:思想从实践中来,反过来,正确思想指导实践。
【追问】为什么思想从实践中来?因为人的认识活动过程分两个阶段:
【明确】认识的第一阶段(第一次飞跃):实践中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思想)(还没有证明是否正确)。
认识的第二阶段(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思想)再放到实践中去检验。成功就是正确的,失败就是错误的。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有时候导致的不是理性认识,而是其它因素。
小结:为什么思想从实践中来?因为思想直接来源于实践,还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所以说思想从实践中来;而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过这两个过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第三,解决问题。为什么作者要重提这个认识原理呢?又应当怎么办呢?
【明确】因为现实中,很多同志还不懂这个认识论的道理,要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这样才能……(总结全文)
(四)任务二:赏析文中的语言表达,体会高屋建瓴、酣畅淋漓的语言特
【提问】
【明确】一、通俗朴实,爱憎分明
如课文用一副对联为主观主义者画像: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
【析】用明朝解缙的对联给人画像,这种漫画式的描绘不仅仅是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其字里行间充满了严肃和鄙夷,讽刺味道极浓。“徒有虚名”贬义彩很浓。“你们看,像不像?” 嘲讽的口气很足,对话的语气中含有不容否定的力量。
另外,文中所用的一连串成语大都是贬义词。例如“漆黑一团”“粗枝大叶”“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脆而不坚”,甚至用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谬种流传,误人不浅”这样贬义很重的语言。
【比较分析】
1.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 ;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
满天飞。
2.你们去看一看中药铺,那里的药柜子上有许多抽屉格子,每个格子上面贴着药名,当归、熟地、大黄、芒硝,应有尽有。这个方法,也被我们的同志学到了。写文章,做演说,著书,写报告,第一是大壹贰叁肆,第二是小一二三四,第三是甲乙丙丁,第四是子丑寅卯,还有大 ABCD,小 abcd,还有阿拉伯数字,多得很!(《反对党八股》)
【析】这两段文字批评的对象和现象相同,都是主观主义者的夸饰和不切实际,但是前一段文字爱憎分明,语气严重,态度严肃,甚至让人想到了发脾气拍桌子 ;后一段文字则舒缓从容得多,在嬉笑类比中见态度,相对而言,批评显得含蓄一些。
二、文势峻峭,语气迫切
1941 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八路军 30.5 万人,比 1940 年少了近 10 万;特别是这一年的皖南事变,江南新四军几乎全军覆没。党的生存和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不抢抓时机,快速肃清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余毒,不在最快的时间里让马列主义在中国扎根,党就可能错失发展的良机,党的事业就有失败的可能。由于形势严峻,时不我待,所以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想要迫切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题目中“改造”一词有深意。“改造”,有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被改造对象适合新的形势和需要的意思。“改造”比改进更强有力,“改造”意味着之前的形态问题严重, 需要大刀阔斧的“手术”,不是“改良” “改进” “改变”等中性词汇所能表达的。联系另外两篇“整风运动”文献——《整顿党的作风》 《反对党八股》,题目中的“整顿”和 “反对”,都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地反映了力图最快改变形势的迫切感。
本文开头——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劈头一句,长驱直入,语气强烈。
比较本单元同一课的另一篇课文,写于1963年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 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虽然也是开门见山,但是用了两个自问自答,语气就从容得多。
王安石的文章,被公认为“峻峭”。所谓“峻峭”,是相比于平和而言的。
文势和平,多用中性词,多用或然判断,褒贬臧否在字里行间,有分寸感。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文势峻峭,常用偏性词,爱用非此即彼的定然判断,臧否分明,立场鲜明。如苏洵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本文用了较多的偏性词,文势峻峭。这大概是因为作者对现状严重不满,改变现状的心情迫切,希望延安干部能有所警醒,也希望给他们留下特别的印象,所谓“响鼓重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