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在汉字学习中的重要性
作者:张瑞铮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9期
    摘要:繁体字是中国历史和文学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繁体字有中国独特的审美观和文化内涵。本文从繁体字的定义、优点和使用价值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述学习繁体字的重要性以及繁体字在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必要性,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大量地使用繁体字进行辅助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繁体字汉字教学表意文字
    繁体字的形成已经有几千年,直到20世纪的中叶,繁体字一直是中国人和海外华人使用的书写文字。195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后,中国内地开始全面推行简化汉字,繁体字被取而代之。现在,中国内地使用的是简体字,大陆以外的华人仍旧使用繁体字。繁体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分析繁体字的结构和含义,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理念和文化,有利于加深当代人的文学水平。
    一、繁体字的定义和优点
论学习    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繁体字为正体字,它不是宋体、篆体、隶体、草书、行书等字体的繁体,而是楷体的繁体,因为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后,中国内地开始全面推行并使用简化汉字的,所以,我们又可以把简化之前的汉字统称为繁体字。
   
    “因为汉字的生成体系、立体结构、部件变异以及字形相似对留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使用拼音文字的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他们学习汉语的最大的难点。”可是,“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必须掌握这种文字的符号特点”。所以,我们从繁体字的组合结构中就可以看出大部分汉字的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留学生来说,如果理解了每个字的组合规则、结构含义和特点,掌握汉字的写法就容易得多了。
    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中指出:“综合运用表意兼表音两种表达力法的文字,可以称为‘意音文字’,汉字就是意音文字之一种。”汉字的构字方法有形声、象形、会意和指事,但主体是形声字,因此,繁体字在完整的表音的基础上,还能够直接表达某一事物的概念或者是反映某类事物之间的关系,它是以这个原则来发明和拓展的,如《汉字认知研究》一书中就举了“杰”的繁体字“?”的所指是“才能超的人”,与人有关,所以写作“?”,而这个字的偏旁部首是“人”的功能变体,类化符号,表示与人有关;声旁“桀”,本义是突出,是标识符号,是“才能出众的人”(《现代汉语词典》)。由此可见,繁体字的结构有着严密的逻辑性,能够体现事物之间直接或间接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