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报》创刊号与北京往事
作者:郭海缨
来源:《北京档案》2015年第08
        学哲学用哲学光阴荏苒,《中国档案报》创刊整整20周年。北京是首都,又是报社所在地,刊登过的北京故事数不胜数,今天与大家分享点什么呢?考虑到我曾经有幸参加了这份报纸的申办和创刊工作,今天就聊聊199519日《中国档案报》创刊号上的北京往事吧。
        纪念堂奠基石上,奠基二字是谁人书写?
        1976109日中共中央公布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主席纪念堂的决定1124日奠基仪式举行,次年524日纪念堂落成。38年过去了,奠基石完好坚固地镶嵌在纪念堂地下室通道内,奠基两字和落款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被描成红。它的书写者不是高级领导人,也不是著名书法家,而是一位年仅22岁的青年建筑工人,名字叫袁强。
        当年为什么策划把袁强的文章《我将永远珍惜这段历史》发表在创刊号上呢?有几点考虑。一是中国档案报隶属中办系统,文章取材纪念堂,标志出报纸的政治身份。二是
档案文化面对社会大众,报纸必须考虑百姓关注,反映社会主流意识。20年前,纪念堂是我国很少几个允许全国人民自由进入的国家级殿堂,我们认为一名普通工人书写奠基二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代表了人民众的心声,适于读者接受;三是报纸美编孔素枫有幸认识袁强,她向我们介绍了袁强的工人身份,文章由袁强本人亲自起草,来源经得起考验,符合档案真实、原始、唯一的特要求;当然我们编辑记者对同志的敬仰和爱戴、对人民众的尊重和感恩情怀也饱含其中。
        袁强在文中写道“197610月,我被抽调到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宣传组工作,
那时全国人民正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1123日我接到为纪念堂书写奠基碑石的任务。接受这么重大的任务,对于我一个22岁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是一件无比光荣无比荣幸的大事。当时我既紧张又兴奋地来到指挥部工程组,见到了一块1米多长,半米宽的花岗岩,这就是奠基石。那么为什么奠基二字不是人们一般所想象的由知名领导人或书法家来题写呢?从查到的资料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原因。一是时间紧张。当时建设纪念堂是一项举国瞩目的政治任务,选址、选材、设计、施工,样样要求高速度、高质量,哪能为写两个字影响开工,耽误进度。二是人选难觅。当时北京的高级领导干部和书法名家济济一堂,但因为1976年秋尚属末期,领导干部不是身陷囹圄就是接受审查,不论用哪个都有一堆历史问题需要甄别;书法家们也或多或少顶着个反动学术权威之类的帽子。三是人民感情。当时纪念堂建设工程指挥部设在东交民巷42号院,总指挥是时任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的李瑞环同志,他带领一班人马夜以继日的工作,在考虑书写奠基两字时,工人出身的李瑞环大胆使用一名青年工人,既符合现实实际需要,又说明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大救星,由一名青年工人书写奠基二字,充分表达了工人阶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对自己领袖的崇敬与爱戴。而且袁强六岁开始学习书法,有良好的书法功底,得到这个光荣任务更是反复练习,揣摩,他把奠基两字写好后送给李瑞环同
志,李又送到国务院由谷牧副总理审定。得到批准后,袁强和北京建筑艺术雕刻工厂的顾士元老师傅在42号院西侧简易工棚里,一锤锤的雕凿,从晚上7点干到次日凌晨3点,一气呵成地完成了雕刻任务。1124日上午举行开工典礼,那方奠基石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挥锹铲土之中,带着全国亿万人民众的心愿,从此担当起历史赋予的新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