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面积9983平方公里。秦岭山脉横亘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人们常说:二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国则看西安。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13个朝代或政权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历时1100余年。198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西安古称“长安”,意为长治久安,明代改为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当今西安为副省级城市,陕西省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09年国家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被列为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第三“国际化大都市”。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中心城市,西安首先以人文景观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价值
珍贵驰誉中外。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0处,登记在册的各类文物保护点多达2944处,是全人类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考古发掘证实,西安是华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数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和大荔人文化,有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华民族摇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整个亚洲重要得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
今天步入让“国人震撼,世界惊奇”的大唐芙蓉园,古与今相得益彰,诗意与绿意交融,雕梁画栋给人以非同凡响的历史感动,浓郁唐风激荡起强烈的文化震撼。不仅是在大唐芙蓉园,不仅是在曲江,整个西安无处不跃动浸染着丰富的文化因子。西安的文化特质,无须多言,从《诗经》到《史记》,从兵马俑、大雁塔到儒家学说、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扬,都让历史画卷大为增;掘地三尺,秦砖汉瓦,视线所及,汉简唐诗。文化被我们捧在掌中,收在眼底,感受于心
无言的历史把文化的大印放在了西安,这个城市便成了世界文化魂魄永远的栖息地。徜徉古城,不仅是“眼睛的旅行”,更是“文化的熏习”和“心灵的感悟”。西安的文化底蕴,任何其
他城市都无法望其项背。。
。文化,是西安最响亮的王牌,也是城市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惟有如此,城市才能更有凝聚力和竞争力。 文化,让人对城市有那么多的依恋和热爱,温暖和感动。假如缺少了文化,万丈高楼依然拔地而起,车水马龙依然日夜穿流,但城市却没了根基,精神没了依托,情感也没了维系。在西安,文化,让西安有价值,也让西安人有自信。文化已成了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全民性文化参与活动不仅陶冶了市民的情操,而且营造了城市独特的气质和精神。
文化是激活城市的引擎。用文化唤醒西安既往的城市记忆,发掘展现新的城市魅力,重组创造富有竞争力的城市品牌。未来的西安,将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特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
  现在,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和大型文化活动的接连举办,已成为展示西安魅力的平台,使经济获得最大的效益增值,也使文化得到永续传承,是实施文化立市方略的强力支撑。
  。公元前二世纪前后,汉武帝为了扩大了西汉地域,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创了由西安
出发连接欧、亚、非三洲的丝绸之路。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方进行的最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丝绸之路东起古长安,由河西走廊到敦煌分为南北两路穿过新疆,一直到欧洲,总长7000多公里,成为此后一千多年间中国与西方交流的主要干线。如今,西安更是接着历史的步伐迈向世界。
2011,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钟馗故里——中国西安将聚焦世界的目光,这是继1999昆明2006沈阳之后,2010年台北之后,世界园艺博览会第四次来到中国,在西安浐灞生态区盛大开幕。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将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营造以植物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构建世界化的园林建筑背景,彰显西安历史文化和地域特韵味,展示人类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和新创意,探索人、城市、园林、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发展模式。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是一届跨越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多元化、综合性、世界级的博览盛会。 如今,西安正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世园会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突破口,
为了更好地发展,西安努力提升自己的城市影响力,而且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西安先后荣获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
市”、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称号,尤其是“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民生典范城市”、“最中国旅游城市”的荣誉更增强了城市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城市有魅力源于魅力西安人。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人,将其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概括为关中十大怪,它们分别是——
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
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
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
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
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
在我眼中,西安这座城市与西安人的个性兼具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西安世园会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西安生活多年,应该也算是城里人了,但他仍然坦率地把一本散文集命名为《我是农民》。西安的城墙、钟鼓楼、大雁塔这些古建筑以及大量唐代风格的仿古建筑也让这座城市散发出地道的农业城市的传统气质。因此,西安人身上的生、冷、硬、倔也象出土文物一样让人初识有些距离感但历久愈加体味其品质。陈忠实在小说《白鹿原》中,也以白嘉轩的形象表达了这种个性。
生、冷、硬、倔本是四个词,虽略有差别,但本质上却是一致的,是同一种个性的四个方面的不同表现而已,已成为关中人尤其是西安人的专用词语。其实,到西安城墙上走一圈,到大街上走一走,就能体味到这里的人们生、冷、硬、倔的源头了。西安是个方方正正的城,线条都是横平竖直、规规矩矩的,不似许多更现代的城市曲里拐弯,城墙如此,道路如此,人也是如此。
生、冷、硬、倔的西安人在与陌生人刚刚接触时往往少言寡语,让人觉得高傲,不够热情。生、冷、硬、倔的西安人不懂曲意逢迎,不会阴奉阳违,极强的原则性常被人耻笑为不懂变通。作为一个西安人,我有时也觉得困惑和自卑,但后来读到《论语》里的一句话,忽然明白了这个道理,那就是巧言令者,鲜矣仁。孔子又说,要交三种朋友:友谅,友诤,友多闻,所谓友诤,几乎就说明白了生、冷、硬、倔的朋友的好处。西安人
是厚道的,他们宁愿自己受委屈,也要坚持存在于内心的秩序,西安这座城市是有灵魂的。另外,生、冷、硬、倔的个性也使西安人能够更加懂得隐忍坚持的中国哲学。正因为这样,西安人虽然在仕途上往往不会有平步青云者,却出了孙蔚如、关麟征、杜聿明、胡琏、张灵甫、赵寿山等一批战功赫赫的抗日名将——打仗毕竟还是硬碰硬的。
西安人是懂得敬畏之心的,在兵马俑、碑林、大雁塔这些人类杰出的文明遗迹面前,人们怎能不会觉得自身的渺小呢?虽然在历史上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有过无上的荣光,但毕竟是废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与历史辉煌时期相比,面对西安今日的衰落,乃至因为传统、守旧而成为僵化、保守的代名词,在大时代的苍凉之中,西安人在感伤、压抑中产生的唯美悲剧气质甚是鲜明。李白的词中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恰是这种苍凉意境的写照。以西安为背景,流传至今的诗句中,尽管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这样的快意,但更多的是长恨歌这样的悲剧。因此,西安人也常常有一种失败感、挫折感。 这也是西安人出了如此多作家、画家等艺术家重要原因
平心而论,传统厚重的西安人相对还是保守的,但可爱的西安人淡化了这种保守的彩,而以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的孜孜不倦的不畏艰难困阻的态度迎头赶上世界的步伐。
 繁华的街道、攒动的人头、涌动的车流、红火的商气、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众多全球知名的国内外企业……这里不是上海、广州,这里是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