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中(4)班
案例一:一天,午睡起床时几个孩子对我说美子的口代里有雪花片,我询问中得知:原来是美子早上来园活动玩桌面游戏时拿的。
案例二:孔得程小朋友带来了一包餐巾纸,放在抽屉里,午餐后不见了。当我问谁捡到没有?幼儿异口同声说没看见,可是我看到王宝宝的手一直插在口代里,神有异,原来是被她拿去了。
以上二个案例均是在幼儿园里小朋友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如果这样的行为发生在成人身上就是名副其实的偷窃,可当这些事情发生在四五岁的孩子身上时,我们能说他是偷吗?当然不能,非但不能说,还要慎之又慎地处理。
反思:
孩子年龄小,“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的概念尚未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玩,好奇心强,见
到新奇的、喜欢的东西总是爱不释手。加上孩子们的思维总被想象所左右,不能够清楚地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这两种概念,一不小心就会把别人的东西藏起来据为己有。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行 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案例二就是这种情况。包装精美的餐巾纸十分好玩,王宝宝小朋友特别喜欢,因此便把它放入自己的口代里,并没有任何复杂动机。在见到王宝宝的神有些慌张后,我就和她讲道理:“宝宝,孔得程丢了东西多着急呀!餐巾纸是孔得程的,你要是喜欢,就让妈妈去买,好吗?要是你喜欢的东西也丢了是不是也着急呀?”通过一番讲道理,孩子也逐渐明白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的道理。
孩子的合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只好拿别人的,这种情况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同时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也十分重要。家长迁就、娇惯孩子,使孩子任性自私不合作,对别人的东西想要就要、想拿就拿。
现在每个孩子都生长在蜜罐里,是家中的小太阳,处于中心位置。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论合理不合理都会盲目满足,致使孩子习惯了想要什么便来什么的生活,养成了自私任性、心中没有他人的不良习性。
针对“小朋友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认真地总结出原因,然后对症处理,想必一切就会迎刃而解了。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事情发生了先要看严重程度如何,能自己处理的尽量自己处理,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事事都与家长沟通,因为孩子在园有了问题尤其是像这种事情,家长总是有些避讳。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个家长的文化层次、素质水平也不尽相同,一旦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素质高、明事理的家长,可以开门见山地说,并一起讨论处理办法;对文化层次低、态度强直的家长,可以委婉地讲明事情,并以商量的口气征求他们的意见。
作为老师,要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孩子的行为,用专业的理论研究孩子的心理,春风化雨般地化解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种种问题.润物无声地帮助孩子逐渐树立正确的观念,力求让孩子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地成长。
作为老师,要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孩子的行为,用专业的理论研究孩子的心理,春风化雨般地化解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种种问题.润物无声地帮助孩子逐渐树立正确的观念,力求让孩子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地成长。
活动名称:妈妈的节日
中(4)班
活动目标:
1、 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妈妈2、 知道妈妈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学会关心妈妈。
活动准备:
1、 幼儿带妈妈的照片来幼儿园展示。
2、 红黄绿三吸管、玻璃丝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 老师用清楚简洁的语言向幼儿介绍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二、 谈话活动“妈妈真辛苦”
1、 请幼儿的妈妈向幼儿介绍自己从一早起床到晚上睡觉这一天中所做的事情,重点说说在家里要忙许多家务,在单位里还有繁重的工作任务。
2、 请幼儿手拿妈妈的照片向同伴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妈妈。
3、 小结:妈妈很辛苦,要上班,要做家务,还要照顾孩子,每年三八这一天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我们应该在湖泽一天让妈妈过的很愉快。
三、 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关心妈妈”
引导幼儿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帮妈妈拿拖鞋,请妈妈喝水,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学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等。
四、 操作活动:送给妈妈的礼物
引导幼儿学习制作项链,作为节日礼物送给妈妈,并启发幼儿在送礼物的时候向妈妈说一句祝福的话。
反思:
本活动通过三八妇女节,为妈妈开展庆祝活动,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从而培养能力激发幼儿主动活动。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过程体现了幼儿在前,老师在后的学习方法。首先让幼儿自己自由的进行排序,
然后让孩子自由的进行展示,在孩子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简单规律排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