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孝道的传承与弘扬
作者:
来源:《走向世界》2011年第31
        “传统是活着的从前,好的传统文化都与时代相吻合,都是有生命力的。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孝文化,也要注重在现代生活中的适应性传承。我们在传承、传播和传达中,必须真正认识和践行孝道,使之传承的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年轻化。中同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大千对于当代孝道做了如上简要的诠释。近年来,王大干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孝文化的深入解读和理解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王大千的文化意识里,不仅要做好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孝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
        孝道,是中华文化的特质
        《走向世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孝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极大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性格与行为模式,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一个什么样的重要地位?
        王大千:引用《论语》一句话:其孝也者,为仁之本,儒家文化的核心是,而是培养仁德的根本。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动物的差别很细微,而孝恰恰就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动物界中父母的对幼子亲近爱护是动物原始的本能,是谈不上感情的,小动物对父母是不会感恩的。只有人才是有感情的,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和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是基于一种亲情的感情。儒家学说讲求尊尊亲亲,这是建立在血缘亲情基础上的伦理学说,孝道应当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走向世界》:对比世界其他文明,尤其是基督教文明,就孝道文化“而言,两者有何区别?
        王大千:可以说,孝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区别。西方文化信奉基督教,讲求众人平等,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是兄弟妹。而在中国文化中,孝是一种长幼有序、尊亲敬老的道德规范。中国文字中,是老与子的关系,是老、子和文的关系,不孝就背离了老与子的关系,不教就脱离了孝道。人人都是生命链条当中的部分,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从个人方面来说,说某个人不孝顺,就基本否定了这个人。应当说,孝道是中华文化的特质。不论是以孝治家还是以孝治国,中国人特别看重这个最基本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