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小雅·蓼莪》浅谈孝道文化
作者:王玉洁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2007年第01期
        内容提要:孝道是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独有之宝贵文化。《诗经·小雅·蓼莪》以诗的形式表达了先民“孝”的真情实感,读之即引发对中华几千年孝道观念的思考,并与西方孝道思想进行对比,以此探索儒家孝道文化。
        关键词:孝道 孔子 孝经二十四孝
        中图分类号: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7)01-l-4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宋苏辙《诗集传·卷十一》云:“蓼蓼,长大貌;莪,萝蒿也。萝蒿可食而蒿不可食,采莪者将以食之,譬如生子者将赖其养也。幽王之世,孝子行役而遭丧,哀其父母生己之劳而养不终,如采莪者之得蒿也。”另有说法认为,莪是蒿之一种,茎抱根而生。自从失去父母,已非抱根之莪而为普通之蒿。此两种说法都有道理,都表达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苦。不能侍养父母,尽其孝道,“鲜民之生,
不如死之久矣”。全诗呼号奋发,感人肺腑,读之令人潸然泪下。方玉润《诗经原始》评论:“此诗为千古孝思绝作,尽人能识。”
       
        儒家的孝道观
       
        “孝”的观念由来已久。三千多年以前,在我国的甲骨文中就有“孝”字,可知“自有天地人民以来,而孝道著矣”。(孔安国《古文孝经孔氏传》)相传虞舜便因孝感动天而平天下,成为“二十四孝”排行榜之第一人。周朝的郯子,为使双目均患眼疾的父母吃到鹿乳,穿上鹿皮混进深山的鹿中,差点被猎人射杀,猎人知道其孝后赞叹不已。而使“孝”成为一种“道”,始于孔子,孑L子是第一位全面系统论述孝道的人。这在《论语》、《孝经》、《礼记》中有大量记载。
        子日:“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提倡“仁”,认为“孝弟为仁之本”,因此十分重视孝弟之道。什么是孝弟?正如著名学者南
怀瑾先生所言:“中国人谈‘孝’字,‘父慈子孝’,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可见,“孝弟”即父母兄弟姊妹间的“爱”。在《论语·为政》篇里记载了许多孔门弟子向孔子问孝的言论。
        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日;‘无违。’樊迟日:“何谓也?”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是孔子阐述如何尽孝的问题。孟懿子号益孙,鲁国大夫,并不一定是孔子的学生。“大夫”是当时较高的一个官位。孔子很尊敬他,只告知一句“不要违背”,含蓄又谦虚。樊迟是孔子的学生,名樊须,字子迟,小孔子三十六岁,孔子便严肃地告诉他,行孝当这般:父母有生之年,子女对父母应尽事奉之责;父母身后,要尽丧葬和祭祀之礼。
        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忧。”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孔子对他的问孝,答复就更不同了。对孔子的这个回答,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说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父母为自己的健康担忧;另一说是要时
刻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对父母的健康状况多加体察,竭尽自己的一番孝心。笔者更倾向于前一种解释,孔子的意思是说,你只要想到当你生病时,父母那种着急的样子,你就懂得孝了。
        子由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讲孝道注重“敬”和“养”,他认为:养亲、事亲,这只是外在表现,不足言孝,而发自内心的尊亲、敬亲,才能使父母得到精神上的安慰,才是真孝。
        子夏问孝。子日:“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答子夏问孝,提出敬亲的问题,指出子女对父母的脸表情不易作好,即“难”。《礼记·祭义》云:“孝之至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有愉者,必有婉容。”这句话回答了如何避免“难”的问题。
        此外,《论语·里仁》章上有孔子关于孝道的言论。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如此等等。
        孔子提出了“孝弟”观念,回答了什么是“孝”以及怎样行孝的问题。作为孔子的私淑弟子,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有所发挥。孝道文化
        对于“孝”这个问题,孟子的言论同样精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离娄章句上》)据《礼记》云:“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嗣,三不孝也。”孟子认为在这三项不孝的罪名中,最重的一项是没有后代。他很欣赏虞舜的孝行,因此认为舜的不告父母而娶妻是怕断绝了后嗣,其不告和告是同样合乎礼法的。“亲亲,仁也”,(《孟子·告子下》)“仁之实,事系是也”,孟子认为“孝”是“仁”的实质。又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万章章句上》)孟子将孝道观由“小家”推向“大家”,使得“君臣父子圣道大明”。也使得父母之孝演绎成儒家伦理思想之内核,成为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成为封建帝王维护其统治和宗法秩序的有效工具。
       
        圣朝以孝治天下
       
        在儒家的十三经中,《孝经》是影响最大的一部经典。据学者考证,《孝经》是孔子学生曾子所作。据传,在孔子知名的七十二门徒中,“唯曾参躬行匹夫之孝,而未达天子诸侯以下扬名显亲之事,因侍坐而咨问焉,故夫子告其谊。于是曾子喟然知孝之为大也。遂集而录之,名日孝经。与五经行于世。”(孔安国《古文孝经孔氏传》)汉代统治者极力推崇孝道。“孝文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入《尔雅》皆置博士,后罢传记博士,独立五经而已”。(宋王应麟《汉志考·卷四》)经西汉刘向整理后,《孝经》在东汉被列为儒家七经之一,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晋元帝、梁武帝、唐玄宗都曾为之作过注,使之大行于世。宋朝学者邢昺曾为之作疏。现今流行的本子,就是唐玄宗御注、邢爵疏的本子。由于《孝经》将家庭与社会人伦道德紧密结合,加上统治者的积极宣扬,故几乎成为封建社会家喻户晓的儒家经典。
        今本《孝经》一千七百九十九字,凡一十八章。其内容包括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庶人之孝、孝治、孝行……开宗名义章第一即为“子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全篇主要倾向于为封建统治者服务,因此得到历代帝王的极力推崇。汉武帝就曾用“举孝廉”制度为朝廷物人才。据汉应劭所撰《风俗通义》记载:
        汉书武纪:“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颜师古注日:“孝谓善事父母者,廉渭清洁有廉隅者。”武纪又载:“元朔元年,有司奏议日:‘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汉代的地方官在辖区内,每年必要推荐几名孝子和廉吏,这些人被吸纳到宫内做侍卫郎,几年后再伺机到地方做官。汉武帝对“举孝廉”制度非常重视。汉以后,魏晋时代正式提倡以孝道治天下,王祥即晋朝大臣。晋以后,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都是“以孝治天下”。历朝大臣向君主上报的奏议,很多都写上“圣朝以孝治天下”以宽皇帝的心。唐宋时选拔官吏的标准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这是“事君不忠,非孝也”的反说。(《礼记·祭义》)唐玄宗亲自为《孝经》作注,唐律典规定人子有养老的义务。清代康熙皇帝曾利用“孝道”以平息反清的情绪。清兵人关后,他规定了三部必读之书——《三国演义》、《老子》以及《孝经》。为提倡孝道,他编了《圣谕广训》一书,全书十六条万余言,首条《敦孝弟以重人伦》即云: 。
        “我圣祖仁皇帝,临御六十一年,法祖尊亲,孝思不匮,钦定《孝经衍义》一书,衍释
经文,义理详贯,无非孝治天下之意。故圣训十六条,首以孝弟开其端。朕丕承鸿业,追维往训,推广立教之思,先申孝弟之义,用是与不兵民人等宣示之。”
        康熙皇帝将自编的《圣谕广训》拿到地方组织广为宣传,使得“圣朝以孝治天下”的观念深入人心,由此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历代帝王大力提倡孝道文化,形成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忠孝观,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君臣父子之大伦。
       
        民间的孝道
       
        孝道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在孝道得到大力提倡的情况下,民间有《百孝图》、《古孝传》、《孝子传》等书流传,最具影响力的要数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尝集虞舜以下二十四人孝行之概”。(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所选孝行具有代表性,但有些故事荒诞离奇,如“戏彩娱亲”、“埋儿得金”,“尝粪心忧”、“涌泉跃鲤”、“哭竹生笋”等,是不可能做到或并不值得提倡的“愚孝”;而像“鹿乳奉亲”、“负米养亲”、“单衣顺母”
、“亲尝汤药”、“拾椹养亲”等孝道故事,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事亲养老的品德,也表达了人们对孝道的肯定和美好祝愿。在古代,祠堂也是体现宗族孝道的有力证据。“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日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此后即称家庙为祠堂。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厚,往往一个村落就居住着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祠堂以供奉和祭祀祖先。孔子曾说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为政》)意思是,不是自己的祖先就不要去祭拜了,否则有谄媚之嫌。中华民族的宗法社会能绵延几千年,祠堂发挥了很大作用。我国的汉族人民历来有为亡人唱丧歌的习俗。人死后要在家中停灵数日。守灵时,请三、五个歌手来唱丧歌。湖南湘潭一带称“夜歌手”或“孝歌子”,所唱内容丰富多彩,有描述阴间状况的《游地府》,表达孝道的《二十四孝歌》,叙述妇女生儿育女的《投胎记》,如此等等。(苗晶《中国民歌介绍》)
        又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蓼莪》这样的先秦孝子之诗,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知之甚少,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却将其传唱至今。贵州大学张启成教授在其诗经论稿《孝道思想的深远影响》一文中据资料谈到,在贵州省的六枝、水城、关岭等地交界处杂居的汉族、布依族、仡佬族、彝族,至今仍保留了传统的祭奠仪式。在孝堂中,执事者代孝子
歌《居处诗》、《素冠》之诗,歌《蓼莪》、《白华》、《南陔》之首章、次章及三章,以报亲恩,场面肃穆而感人。无独有偶,在湖南常德、临浪一带也有类似的丧葬仪式,号为“堂祭”,同样唱《蓼莪》、《南陔》、《白华》等诗歌。又据调查,在贵州省毕节地区织金县布依族聚居区的丧葬仪式中,除咏唱《蓼莪》、《二十四孝歌》外,还宣讲《论语》、《孟子》中有关孝道的片段,尚有布依族自创之二十四孝歌。由此可见,不仅是汉族继承了传统孝道文化,在我国的部分少数民族中,儒家孝文化同样源源流传,成为中华民族多彩民族文化之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