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讲  山水情怀之赏春与踏雪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进而了解作者情感。
          2、领会诗文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白描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每次游走于山水之间,山水的钟灵毓秀、风情万种总会给人一种超脱世事,物我两忘的感受。所以,古人在心中愉悦或郁结时就喜欢寄情山水,那么让我们现在就走进《山水情怀之赏春与踏雪》,看看名家的笔下都透露着怎样的个性与情怀。
二、《湖心亭看雪》
常言道人间美景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杭州最美在西湖。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摹了西湖春夏季节的美。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明艳妖娆的西湖,白居易说“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杨柳依依生机盎然的西湖。那寒冬大雪后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接着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湖心亭看雪》。 
1、认真读课文,解决重点诗词虚词。
(1)生字读音。
更(gēng)定    拥毳(cuì)衣    崇祯(zhēn   雾凇(sōng   沆砀(hàng)(dàng  
余舟一芥(jiè)  铺毡(zhān)对坐      余拏(ná)一小船   喃喃nán
(2)、重点字词解释。
1、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消失。2、是日更定【是】:这【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
3、上下一白  一白:全白。   4、惟长堤一痕惟:只。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更:还。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痛快。白:指酒杯。 7、客此  客:客居。8、及下船及:等到。
(3)、通假字。
拏一小船【拏】:通:“拿”撑船。
(4)、一词多义。
1:①上下一白       ②长堤一痕  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大写是“壹”
2、①更定   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②更有痴似相公者  
3、①是日更定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表示肯定的判断或解释
4、①人鸟声俱绝   消失  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
(5)、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   古:我。今:剩余,多余。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酒杯。今:颜、光亮、没有效果、无报偿
3、是日更定     古:这,代词。今:用于判断,或与“非”相对
2、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出本文写谁做什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根据课文来评价一下吗? 
(张岱,半夜到湖心亭看雪。他是个“痴人”。)
 3、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个“痴人”? 
(学生讨论并明确课文所写“痴人”的“痴行,痴景,痴情”。)
 痴行:大雪独行 
痴景(奇景)(白描): 上下一白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痴情(雅趣):知己之乐   醉情自然 。
(1)白描
刚才说到白描,那么什么是白描呢?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会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补: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彩或很少用彩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作者通过这些高度准确而形象的数量词,暗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2)白描的例子:  (抽象、概括)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 
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
3、“痴”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4、对对联 
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写了个上联,谁来对下联? 课件:苍茫天地独品孤寂,孤独世界-------?
 学生思考,回答。 
出示答案:苍茫天地独品孤寂,孤独世界喜遇知己
5、结课 课堂总结 
——这篇奇文历来为人称道,白描手法简练朴素。此外,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苍茫孤寂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第二课时:
西湖一(略)
西湖游记西湖二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断桥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1] 
注:(1)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   (2)夕岚:傍晚的山光   (3)勒:抑制           (4)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 (5)石篑:一个人的号 (6)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7)张功甫:人名 (8)恋:迷住  (9)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浓艳   (10)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  设:用颜描绘  夕舂(chong第一声):夕阳 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 极,特别,十分。  受用:享受.(15) 吹:乐声。 (16)艳冶:美丽妖艳。
   一、导入
    世人都说西湖美,有一个人对西湖的爱竟然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为了辞官上西湖,辞呈上了七回,称病足有六月,直到最后挂印封库,不辞而别,才好容易得到罢官的允准。
他就是袁宏道,当到了西湖后,看完美景就写下了《西湖游记二则》。世间文人若无这段痴情,则后世人到何处去感受那文笔的飞动之妙?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西湖的文章,仔细品味西湖的美。

    二、简介作者
     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他.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三袁”。他主张文学创作要“独扦性灵,不拘格套”,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三、分析课文
(一)《西湖一》
1、重点字词
花光如颊(桃花艳丽如少女面颊) 梅花为寒所勒( 抑制 )
竟不忍去湖上(离开)    突兀(高耸的样子)  棹(划船)  酣(陶醉) 
夕岚(山气)    歌吹(管乐器的演奏)    艳冶(美丽,妖艳)
2、认真读课文,试着出作者的游踪。
  “西湖一”:武林门一保叔塔一昭庆寺一西湖
3、结构内容
《西湖一》
  第一层(第1句)写作者出杭州武林门西行游览西湖。
  第二层(2—4句)写游西湖所见及内心感受。
 第三层(第5句)补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及游览时间。
第四层(第2段)交代归程。
4哪句是文章的总起句?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写出了作者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
,后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开展的。
5、哪几句是写西湖全景的,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描写西湖全景的句子:"山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使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西湖秀美迷人的风光。
6、、以上描写西湖风景是实写还是虚写?
答:仅四句话,但由于选取了西湖典型风物,足以见西湖秀媚的风姿。此为实写。
7、作者见到此景后,内心感受如何?是实写还是虚写?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可讲解曹植与洛神的故事)这是虚写西湖,借以反衬西湖之美。
(二)《西湖二》
根据《西湖一》的解读模式,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1、出作者的游踪
“西湖二”:断桥—苏堤(全在湖上)
2、结构内容
《西湖二》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西湖景最盛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内最盛美的则是晨雾,是晚岚。
第二段:写西湖苏堤上绿柳红花,游人如织的繁盛华艳的景象。
  第三段:暗讽杭州人不会欣赏西湖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庸人的嘲谑。
3、请出能够作为《西湖二》全文总纲的句子?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4、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暗讽杭人不会欣赏西湖美景,只不过在附庸风雅、追逐名利罢了。
5、文中"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的嘲谑,表达了追求真实自然的生活情趣。
(三)《西湖游记一》与《西湖游记二》在写景上的异同。
异:《西湖游记一》,只写“面”,只有日景,运用典故,丰富了文章内容。《西湖游记二》,“点”“面”结合,日、月之景结合,还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
同:(1)都写了西湖春天美景;
(2)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寓情于景、寓思想于景物描写之中。
(3)多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使文章语句艳丽多姿。
    (4)运用典故,丰富了文章内容
(四)小结:欣赏完这一课,也许我们会有许多启发,也许以后观赏景物时会有许多别样
的感受:远山近水皆有情,并且也要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四、作业
1、完成139面双基训练
2、完成143面《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