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间名词
古代除了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计时。这种计时方法分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因而古代语言中就有“刻”的说法。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地支
现在
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天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
,鸡鸣,雪止……,晡时,门坏。”《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五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恕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夜间时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现代时间
黄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点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点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点
鸡鸣
四更
四鼓
西湖游记丁夜
1-3点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点
时间不大叫做“旋”,“俄尔”表示忽然间。“俄顷”、“倾之”是一会儿,“食顷”功夫吃顿饭。“斯须”、“倏忽”和“须臾”都表瞬间时短暂;“少顷”、“未几”和“逾时”,也是片刻短时间。黎明时分称“质明”,早晨一般称作“旦”。“侵晨”是指天将亮,“中夜”时分夜已半。“旦日”明日第二天,“兼旬”即为二十天。“朔”为初一“望”十五,“晦”为月底那一天。每月十六称“既望”,这段时间称“居有间”,“方”即正当某时候,“日”字用来表每天。“期月”表示一整月,“期年”表示一周年。“来年”即为第二年, 表示年年用“累年”。一年将尽称“岁暮”,也称“岁晏”或“岁阑”,要记诗文时间词,正确理解是关键。口诀帮你记牢固,理解运用多方便。
初中文言文中,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方面,有时与时间不无关系。就教材所涉及的“时间”来看,其时间词所指大体可分为记年、记月、记日、记时四大类:
一、记年
  古代记年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记年。汉武帝建元以前,帝王没有年号,只能直书“某某王(公)某某年”或“××年”。例如:
  ①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四册·《陈涉世家》)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六册·《曹刿论战》)
  二是用干支记年。干,即“天干”(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我国古代用以记录时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次为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如:
  ③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四册·《西湖游记二则》)
  ④己亥之二月也。(五册·《满井游记》)
  ⑤天启壬戌秋日。(四册·《核舟记》)
  三是用国君的年号记年。我国古代帝王年号,从汉武帝刘彻“建元”年号开始,此后多以年号记年。如:
  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二册·《桃花源记》)
  ⑦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三册·《记承天寺夜游》)
 
二、记月
  古代记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用地支记月。按阴历,寅为正月,卯为二月,其余(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依次类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别)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组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们作各季中相应月份别称;三是如同现代记月,在月前加数字记月。初中文言诗文中常见的是第三种,如:
  ⑧胡天八月即飞雪。(四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⑨五月人倍忙。(五册·《观刈麦》)
  ⑩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六册·《墨池记》)
三、记日
  古代记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种:
  一是用干支记日。如:
  是月丁未。(旧教材·《登泰山记》)
  二是用特定的节日、节气名称记日。如: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册·《过故人庄》)
  三是在一月之内,古人常用“朔”(农历每月初一)、“月出(fěi)”(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等表示日期。如: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三册·《观潮》)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旧教材·《登泰山记》
四、记时
  古代记时的主要方式也有三种:
  一是古人根据天、人事把一天分为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晡时、日入、黄昏、入定。二是用地支记时,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后世(清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先“初”后“正”,使十二时辰变成了二十四段,正好与现代时段相对应。三是记夜。古时没有钟表计时,特在城市或寺院的钟鼓楼置铜壶滴漏,并派人负责守漏、击鼓报时(更):漏一下为一更;漏两下为二更,余类推。一夜共五更。古今时段、时辰对照,如下表:(见文末)
  如: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册·《两小儿辩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二册·《石壕吏》)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六册·《君子于役》)
  然杭州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四册·《西湖游记二则》)
  夜半,客曰:“吾去矣!”(旧教材·《大铁椎传》)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同例紒紟矠)
  除以上所述之外,初中文言文中还有表示时间长短的词,诸如“少时”、“未几”、“俄而”之类,此不赘述:只要我们在阅读时联系语境,弄清文意,也就不难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思了。
中国古代计时工具
一、古时计时工具有许多中,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阳影子移动,对应于晷面上的刻度来计时。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大家应该在北京故宫里和观象台上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