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记》
《西湖游记二则》
《西湖游记二则》1
点击浏览该文件
《西湖游记二则》2
一、课文内容
《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既描写了西湖优美的景,也抒发了作者对追求名利之人的嘲讽以及高雅的志趣。
二、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文情并茂的山水小品,文辞清丽简洁,内容意趣盎然,非常适合诵读,因此将诵读作为教学的第一个步骤。其要点是通过诵读活动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
情,并受到感染。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①进入情境。诵读之前,教师先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本文作者袁宏道的生平,,西湖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等等,以激发学生兴趣,进人课文学习的情境,从而为诵读活动酝酿情感,作好准备。 ②诵读感知。在这个步骤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诵读课文,对作品的内容获得初步的感知。本文描写了秀美如画的西湖风景,表达了作者轻松喜悦的心情和高雅的情趣,诵读时要指导学生用心体会,读出感情。为了增强诵读感知的效果,可采用形式多样的诵读方式,如低声吟诵、分组朗读、配乐朗诵等。 ③诵读评估。诵读结束,师生就诵读情况进行交流,作出简要评价。如,诵读是否正确流畅,对语调、语速的处理是否恰当,对课文的感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评估既可以由教师评述,也可以由学生互评,个人自评。
(二)、引导学生鉴赏阅读
鉴赏是本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分析比较,品读出课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文化内涵,以获得审美的愉悦,并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文作者袁宏道是用自己的心来感受西湖之美的, 鉴赏本文如果没有个体生活体验的融入,没有联想和想像的参与,将是苍白无效的。因此,教学中首先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
驱遣丰富的想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或者口头言语,调动起学生的情趣,使学生‘投身处地”地体验描写的对象,以增强鉴赏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借助课下注释,小组合作,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意义。
2、把握课文内容,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领会本文简洁明快的语言特。
2、提高学生鉴赏阅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调动想象,用心体会西湖景的优美。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借助课下注释,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意义。
2、反复诵读领会本文简洁明快的语言特。
3、把握课文内容,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难点:
调动想象,用心体会西湖景的优美。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法:诵读、品味、欣赏。
九、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风光旖旎的西湖,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青睐。而且令人们心驰神往,西湖这么美,你们想不想一睹为快呢?(出示几幅西湖风光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欣赏完这几幅图片,你是否有了心飞湖上的感觉呢?今天,我们就随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一起走近西湖,去欣赏那如诗如画。妩媚动人的西湖风光。
2、简介作者,出示目标
作者:
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明后期公安派的创始人。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品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目标:
①借助课下注释,小组合作,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意义。
②反复朗读,借助想象,欣赏西湖之美。
③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3、倾情诵读,初步品味语言美
①师配乐诵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把握好读音、停顿、语速、语气
②请学生谈谈应如何朗读这篇文章,然后以自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③指配乐朗读后总结评价。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①小组合作,借助课下注释扫清字句障碍。不明白的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记下师生共同解决。
②结合图片,解说西湖风光。
5、整体感知,品味结构美。
思考:哪几句话是全文的纲?课文中是怎样与这几句相照应的?(生的回答的同时师板书)
6、想象描述,品味画面美
发挥想象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文章中自己喜欢的画面,可以用“我感受到这样的画面”的句式来做想象性的描述。
7、深入探究,挖掘情感美
①红男绿女的杭人在什么时候游西湖,作者又是怎样认为的?梅花为“岁寒三友”之一,被视为高洁的象征,桃花则被视为“轻薄”之物。而作者却舍梅取桃,这些都反映了什么?
红男绿女的杭人只知在午、未、申三时游湖,在作者眼中是一种“俗”的表现,表现了作者超俗的审美的趣味。
②文章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西湖游记暗讽杭州人不会欣赏西湖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庸人的嘲谑。
8、启迪升华,收获教益:
生谈谈学习本文的感触及收获(任选角度)
9、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作者笔下西湖的美,如同青春靓丽、婀娜多姿的少女,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灵性,其实,我们祖国的河山何处不风光,何处不美丽,令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为之自豪,在此同时,我真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为保护祖国的大好河山,保护我们美丽的大自然尽一份心,出一份力,相信有了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祖国的河山会更加锦绣!
10、布置作业(任选一个)
①搜集描写西湖美景的佳作
②写一个片段,描写西湖的美景,字数100字左右可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西湖游记二则》3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
二、结构内容
《西湖一》全文共5句。
第一层(第1句)写作者出杭州武林门西行游览西湖。
第二层(2―4句)写游西湖所见及内心感受。
第三层(第5句)补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及游览时间。
《西湖二》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西湖景最盛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内最盛美的则是晨雾,是晚岚。
第二段:写西湖苏堤上绿柳红花,游人如织的繁盛华艳的景象。
第三段:暗讽杭州人不会欣赏西湖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庸人的嘲谑。
三、写作特点
1。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寓情于景、寓思想于景物描写之中。
2。多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使文章语句艳丽多姿。
3。运用典故,丰富了文章内容。
四、关于引导学生诵读课文的教学建议
本文是文情并茂的山水小品,文辞清丽简洁,内容意趣盎然,非常适合诵读,因此将诵读作为自读的第一个步骤。其要点是通过诵读活动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受到感染。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①进入情境。诵读之前,教师先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本文作者袁宏道的生平,文章的写作背景,西湖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等等,以激发学生兴趣,进人课文学习的情境,从而为诵读活动酝酿情感,作好准备。
②诵读感知。在这个步骤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诵读课文,对作品的内容获得初步的感知。本文描写了秀美如画的西湖风景,表达了作者轻松喜悦的心情和高雅的情趣,诵读时要指导学生用心体会,读出感情。为了增强诵读感知的效果,可采用形式多样的诵读方式,如低声吟诵、表情朗诵、分组朗读、随机(VCD、计算机)跟读等。
③诵读评估。诵读结束,师生就诵读情况进行交流,作出简要评价。如,诵读是否正确流畅,对语调、语速的处理是否恰当,对课文的感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评估既可以由教师评述,也可以由学生互评,个人自评。
五、关于引导学生鉴赏阅读的教学建议
鉴赏是本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分析比较,品读出课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文化内涵,以获得审美的愉悦,并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文作者袁宏道是用自己的心来感受西湖之美的,他笔下的西湖如同青春靓丽、婀娜多姿的少女,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灵性。鉴赏本文如果没有个体生活体验的融入,没有联想和想像的参与,将是苍白无效的。因此,教学中首先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驱遣丰富的想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或者口头言语,调动起学生的情趣,使学生‘投身处地”地体验描写的对象,以增强鉴赏的效果。
其次,鉴赏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本文可以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作比较,认识两篇诗文的异同;还可以与晚明小品作家张岱的《西湖七月半》相比较,从而拓展阅读视野,提高欣赏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