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老婆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初五,这是个古⽼的传统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离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喝雄黄酒,吃粽⼦,赛龙⾈等等。端午节现在不仅是国家法定的节假⽇之⼀,还被列⼊了世界⾮物质⽂化遗产名录,农历五⽉初五是端午节。古称重五,与九⽉九⽇称重九之意相同。⼜称"端五"或"端阳"。是我国民间传统三⼤节⽇(春节、端午、中秋)之⼀,受到全国各地普遍的重视。
端午节的传说
传说⼀:纪念屈原
屈原,楚国⼤夫,爱国诗⼈,著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名篇。因被陷害多次免职,最后眼看国家⽆望,悲愤⾃沉汨罗江。屈原投江为五⽉五⽇,楚地原有"因想苍梧郡,兹⽇祀东君"的传统节⽇,后来就作为纪念屈原的⽇⼦,并将他视为⽔神,⽴祠祭祀。这时,开始与竞渡风俗结合,形成新的传说,⼤约六朝以后与端午节相连,成为全国性的纪念活动。《荆楚纪事》记载:"五⽉五⽇,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伤其死,故并命⾈楫以拯之。"
传说⼆:纪念伍⼦胥说
长城的历史简介
春秋时,楚国伍奢因谏阻平王夺⼦媳为妻之事遭满门抄斩,其⼦伍⼦胥逃亡吴国,五年后发兵伐楚为⽗报仇。在吴与楚的战争中,因伍⼦胥让⼈⽤⿊⾖粉与糯⽶做成城砖,在困境中救了众⼈,最后取得胜利。苏州⾄今仍有"⼀城门救了⼀城⼈"的美谈。后来伍⼦胥在五⽉五⽇被吴王杀害,抛⼫于江中,化为"涛神",相传端午节为纪念伍⼦胥之⽇。
传说三:纪念东汉孝⼥曹娥
纪念屈原在浙江绍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东汉孝⼥曹娥救⽗投江。传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亲溺于江中,数⽇不见⼫体,当时孝⼥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寻⽗亲。过了17天,在五⽉五⽇这⼀天她也投江⽽亡,五⽇后从江中抱出⽗亲的⼫体,就此传为神话。据史料记载,⾃宋代以来,历代帝王都曾对曹娥⼤事褒扬。
孝⼥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传说四:毒⽉恶⽇驱避说
在先秦时代,⼈们普遍认为五⽉是个毒⽉,五⽇是恶⽇。《吕⽒春秋》中《仲夏记》⼀章规定⼈们在五⽉要禁欲、斋戒。
情话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的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就是在五⽉五⽇出⽣。他的⽗亲要妻⼦不要⽣下他,认为这个孩⼦会危害⽗母。纵观历史,此类事件记载很多。东晋⼤将王镇恶五⽉初五⽣,他的祖⽗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初五⽣,从⼩便被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初五为恶⽇,是普遍现象。从先秦以后,这个⽇⼦都被认为是不吉之⽇,为了趋吉避凶,⼈们往往在此⽇插菖蒲、艾叶以驱⿁,薰苍术、⽩芷和喝雄黄酒。
传说五:纪念⼥诗⼈秋瑾
爱情是什么样的⼥诗⼈秋瑾是中国⼥权和⼥学思想的倡导者、第⼀批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牺牲的⾰命先驱。她是浙江绍兴⼈,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击剑,有“花⽊兰、秦良⽟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命,影响极⼤,在预谋起义时为清兵所捕,⾄死不屈,于光绪三⼗三年六⽉五⽇在绍兴轩亨⼝英勇就义。后⼈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节合并来纪念她,⽽诗⼈节⼜因纪念爱国诗⼈屈原⽽定为端午节。周南桃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