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
教材第58~62页相关内容。
1经历整理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初步养成整理知识的习惯。
2结合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以及想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尝试结合所学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回顾整理、练习等学习活动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思想。
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前面所学知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多媒体课件。
1.圆柱和圆锥
(1)圆柱的特征:
a.圆柱有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侧面是一个曲面底面是两个相同的圆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正)方形圆柱有无数条高没有顶点。
b.圆锥有一个顶点和一个底面底面是一个圆圆锥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条高。
(2)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2πrh=πdh
(3)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Ch+2πr2
(4)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πr2h=π(d÷2)2h
(5)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πr2hπ(d÷2)2h
2.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1)比例的意义
师: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它和比有什么区别。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生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生2:比和比例的联系:比例是由两个比组成的。
生3:比和比例的区别: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由两个数组成分别叫作比的前项和后项;比例是一个等式由四个数组成其中中间的两项叫比例的内项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
(2)比例尺的意义
师:什么是比例尺?
生: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比例尺。  =比例尺。
师:怎样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生: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3)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师:怎样把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生1:图形按比例放大时对应线段长度的比相等。
生2:图形按比例缩小时对应线段长度的比相等。
生3:图形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变化形状没变。
(4)正比例和反比例
a.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是:k(一定)
b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是:xyk(一定)
3.图形的运动
师:我们学习了图形的运动同学们小组内讨论想一想和图形的运动有关的知识然后加以整理指名学生汇报。
生1: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
生2:平移的关键是对应点、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师:在旋转的过程中基本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有没有变化?
生1:基本图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位置变了。
2:旋转时旋转中心的位置没有变。
生3: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
师:我们在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生:确定要设计的内容确定基本图形确定变换方法等。
1.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展示汇报集体订正。
2.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指名学生汇报。
3.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解题方法集体核对。
4.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7题。
引导学生看图弄清题意写出比例并求出xy的值。
小组内互相交流写出的比例看写出的比例有什么不同。集体交流结果。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请老师或同学帮助指导。
本节课是一堂整理和复习课课前先让学生对前面四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切实关注学生整理的内容及整理方法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网络。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相互交流对比,补充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真正起到教师组织引导的作用,同时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行梳理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知识的
分类、整合,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在整理和复习阶段,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在整理知识和提出、解决问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及时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互相帮助,并有针对性地指导。
整理与复习
教材第58~62页相关内容。
1经历整理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初步养成整理知识的习惯。
2结合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以及想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尝试结合所学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回顾整理、练习等学习活动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体验数学思想。
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前面所学知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多媒体课件。
1.圆柱和圆锥
(1)圆柱的特征:
a.圆柱有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侧面是一个曲面底面是两个相同的圆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正)方形圆柱有无数条高没有顶点。
b.圆锥有一个顶点和一个底面底面是一个圆圆锥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条高。
(2)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2πrh=πdh
(3)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Ch+2πr2
(4)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πr2h=π(d÷2)2h
(5)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πr2hπ(d÷2)2h
2.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1)比例的意义
师: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它和比有什么区别。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生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生2:比和比例的联系:比例是由两个比组成的。
生3:比和比例的区别: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由两个数组成分别叫作比的前项和后项;比例是一个等式由四个数组成其中中间的两项叫比例的内项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
(2)比例尺的意义
师:什么是比例尺?
生: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比例尺。  =比例尺。
师:怎样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生: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3)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师:怎样把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生1:图形按比例放大时对应线段长度的比相等。
生2:图形按比例缩小时对应线段长度的比相等。
生3:图形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变化形状没变。
(4)正比例和反比例
a.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是:k(一定)
b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是:xyk(一定)
3.图形的运动
师:我们学习了图形的运动同学们小组内讨论想一想和图形的运动有关的知识然后加以整理指名学生汇报。
生1: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
生2:平移的关键是对应点、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师:在旋转的过程中基本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有没有变化?
生1:基本图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位置变了。
2:旋转时旋转中心的位置没有变。
生3: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
师:我们在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生:确定要设计的内容确定基本图形确定变换方法等。
1.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展示汇报集体订正。
2.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指名学生汇报。
3.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解题方法集体核对。
4.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7题。
引导学生看图弄清题意写出比例并求出xy的值。
小组内互相交流写出的比例看写出的比例有什么不同。集体交流结果。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请老师或同学帮助指导。
本节课是一堂整理和复习课课前先让学生对前面四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切实关注学生整理的内容及整理方法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网络。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相互交流对比,补充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真正起到教师组织引导的作用,同时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行梳理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分类、整合,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在整理和复习阶段,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在整理知识和提出、解决问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及时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互相帮助,并有针对性地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