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10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系统地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培养概括能力与计算能力。
    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学习过程: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
    1、阅读以下信息: A、我们折了36颗红星,还折了28颗蓝星。
    B、我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
    C、我们有24m彩带,用 做蝴蝶结,用做中国结。
    (1)你能提出哪些用计算解决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算式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含义。
    2、口答
    ①什么叫做加法?小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吗?
    ②什么叫做减法?小数减法,分数减法意义相同吗?
    ③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小数、分数乘法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④什么叫做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
    ☆友情小提示: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减法意义与除法意义都分别相同。只有小数、分数乘法(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四则运算的方法
    1、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2、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什么?
    3、有什么相同点?
    ☆友情小提示:
    ①整数加减时,数位对齐;
    ②小数加减时,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③分数加减时,分数单位相同。(也就是通分。)
    4、分数、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友情小提示: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中有几位小数,然后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用x,y表示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表1是面积24cm2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表2是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
    1.根据两个长方形的边长变化情况把表格填写完整。
    2.填完表以后思考:
    (1)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2)表1和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3.小结:长方形的一条边的长随着邻边长的增长而减少,在变化过程中,面积24cm2的
长方形的相邻两边长的积都是24.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相邻两边长的积都不相等,但他们的和相等。
    二、自主探究:
    1.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表,你从表中发现什么?
    自行车大巴车小轿车速度/(千米/时)106080时间/时1221.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指名学生口答讨论的结果。
    (1)需要的时间随着交通工具的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交通工具的速度越慢,需要的时间反而扩大;交通工具的速度越快,需要的时间反而缩小。
    (2)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积总是一定的。因为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积都是120。提问:这里的120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这里的数量关系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路程一定时,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
    3、总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变化时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我们就说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
    追问: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乘积是不是一定?)
    4、想一想。
    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与同桌说说。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2)张伯伯骑自行车从家到县城,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3)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4)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5)铺地面积一定,方砖边长与所需块数。
    2.奇思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情况如下。
    已读的页数1234……剩下的页数797877……
    提问:已读页数和剩下页数能不能成反比例?为什么?
    3.有600毫升果汁,可平均分成若干杯。请把下表填完整
    分的杯数/杯65432……每杯的果汁量/ml100……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分的杯数是怎样随着每杯的果汁量变化的?
    (3)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吗?
    4.请举一个成反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说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反比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键是什么?
    教学目标
    1、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教学重难点
    1、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一)情境一
    1、观察图,分别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填入表格中。请根据你的观察,把数据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是否有关系?它们的变化分别有怎样的规律?规律相同吗?
    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都是4.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比是是一个不确定的值。
    (二)情境二
    1、一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
    2、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3、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说说你发现的规律: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
    (三)小结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并且它们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我们就说两个量正比例。
    (四)想一想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吗?面积与边长呢?为什么?
    师小结:
    (1)正方形的周长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周长与边长的比值都是4,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
    请你也试着说一说。
    (2)正方形的面积虽然也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但面积与边长的比值是一个变化的值,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请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乐乐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
    乐乐的年龄/岁67891011爸爸的年龄/岁3233
    (1)把表填写完整。
    (2)父子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3)爸爸的年龄=乐乐的年龄+26.虽然小明岁数增加,爸爸岁数也增加,但是小明岁数与爸爸岁数的比值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父子的年龄不成正比例。
    活动二:练一练。
    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2)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3)小麦每公顷的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4)矿泉水瓶中喝掉的水和剩下的水。
    2、根据下表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的数值,判断当底是6厘米的时候,它们是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随高的变化而变化,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的比值不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成正比例。(也可以用公式进行说明)
    3、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与同伴交流。
    4、分别举一个成正比例和一个不成正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说说。
    活动三: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3、强调解比例的书写规范和计算中的灵活性,以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乘法等式。
    3∶8=15∶40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师:同学们,进行“物物交换”活动,看图你能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写出你的想法。
    师: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这个比例中x是多少呢?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