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非常少,主要表现在,他们知道西文的情人节,但鲜有人知道中国的乞巧节;他们都知道圣诞节要干什么,但很少人知道中国传统的新年的来历以及所存在的意义;甚至于重阳节、中元节等节日,很少有人清楚了解这些节日背后美丽的传说;很少有人清楚为什么年龄可以用豆蔻、垂髫、知天命等来表示。我国传统的一些东西为什么青少年都了解甚少呢?
一、来自社会的影响
长久以来,社会价值观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人们为了生计,为了金钱,越来越忽视传统文化,因为这些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传统节日并没有被纳入法定节假日,只是近几年才有所改善,同时,很多传统文化都在逐渐消退。除传统节日外,还有各地的一些风俗、民俗,如婚丧嫁娶等等,背后的文化底蕴或传奇故事更是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线,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极端价值观也使人们越来越疏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家庭教育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70后和80后这一辈人成长的环境基本上是中国改革开放,一切向“金钱”看的时期,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受到过好的教育,也没有机会来接受父辈们口口相传的文化传承,因此如今作为父母的他们也很少能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缺失就不可避免了。
三、学校教育教学的现实状况造成的
当今的学校教育,分数成了评价一个学生是否是好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一个有出息的人首先应是品德高尚的人,然后才是学识渊博的人,中国古代称这样的人为贤士或士。但是由于当今的升学考试并不带有“品德”这一项的评价,因此,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倾向于分数的教育,而把更为重要的“德”育给忽视了,而“德”育中很多方面包含着传统文化,如古人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孝敬父母、尊师重教等等。但在分数的诱惑和压力下,学校教育不得不向分数倾斜,因而就出现了分数高但其价值观、人生观甚至道德观有所偏向的情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