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的来历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於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於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徵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2部份,主体大都以竹篦编成,次用棉纸或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孔明灯可大可小,可圆形也可长方形。一般的孔明灯是用竹片架成圆桶形,外面以薄白纸密密包围而开口朝下。欲点灯升空时,在底部的支架中间绑上一块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纸,放飞前将油点燃,灯内的火燃烧一阵后产生空气,孔明灯便膨胀,放手后整个灯会冉冉飞升空,如果天气不错,底部的煤油烧完后孔明灯会自动下降。
孔明灯什么时候放
这个好像没有特别说法吧,一般有给小孩放孔明灯的,让他健康长大;也有给生病人放的,说是放掉晦气;还有节日放的,那就和花炮一样,是为了快乐喜庆。
只要你想放,什么时间都可以的吧。
孔明灯起飞条件
  孔明灯“会飞”原因是: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上升,从而排出孔明灯中原有空气,使自身重力变小,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它托了起来。
  由浮沉条件可知,只有满足:
  F浮>G总=G热空气+G灯 放孔明灯
  即:G灯<F浮-G热空气
  时它才能上升,由此可知它的自重(包括外壶燃料的重力)要很轻才能起飞,轻到什么程度呢?
  G灯<F浮-G热空气=ρ空气gV排-ρ热空气gV,
  G灯<(ρ空气-ρ热空气)gV排,
  m灯<(ρ空气-ρ热空气)V排, (1)
  空气的密度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出。
  把(2)式代入(1)式可得
  把(2)式代入(1)式可得
  可见其能否起飞由灯质量和气温、热空气温度和孔明灯容积共同决定。
  具体数据估算如下:
  设当天气温:T空气=300K(27);大气压强:1标准大气压,p=1.01325×105Pa;孔明灯容积:V容=V排=0.2m×0.25m×0.4m=2×10-2m3;加热后的空气温度:T热空气=500K(227);ρ空气=0.029kg/mol.代入(3)式得:
  在上述条件下孔明灯总质量在9.44g时,当热空气温度升到227时上升。
  假设在上述条件下把孔明灯质量减轻成m灯=4g=4×10-3kg,由(3)式变形并代入数据得:
  即热空气温度只要升高到88,孔明灯即可上升。
  仍按上述条件,若孔明灯质量
  即m灯≥23.56g,则无论热空气温度升到多高也飞不起来。
  由上面分析可知孔明灯要起飞,它的质量不能超过一定值,而且质量越小所需热空气温度越低,也就越容易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