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锥篇》对“意”、
“象”的创见及其意义
———以“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为例
Ξ
杨海英1 毛咏雪2
大伙房水库
(1.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艺术设计系,内蒙古包头014030;
2.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摘 要:意与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在中国绘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太平广记》中特拈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两条“艺事要言”,发人之所未发,于谈艺赏文之道大有裨益。本文分析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内涵,说明了“想象”和“视觉”两个因素在“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审美鉴赏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论述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美学意义。
招生方案关键词:管锥编;意余于象;象外见意
Vie w s and Significance on Im age and Vision
Y ang Haiying1 Mao Y ongxue2
(1.The Humanities and Artist Design Department,Baotou V ocational&T echnical C ollege,
Baotou Inner M ong olia014030;
2.The Humanities School,Inner M ong olia University,H ohhot010021)
Abstract:The idea of“Image”and“vision”is one im 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lassic esthetics theories,being an im 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hinese painting theories.Qian Zhongshu especially extracts tw o main phrases from G uanzhuipian-taipingguangji,image remaining in vision and vision revealing image outside,which w ould ben2 efit the literature appreciation.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tents of the tw o phrases and explains the image and version function on the tw o phrases.And the esthetic significcance of the tw o phrases is discussed.
K ey w ords:G uanzhuipian;image remaining in vision;vision revealing image outside
  “意”与“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历代不乏论者,“立象尽意”、“得意忘象”、“象外之象”等等。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对“意”与“象”多有论述,特别是在《管锥篇・太平广记卷》拈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两条“艺事要言”,发人之所未发,于谈艺赏文之道大有裨益。笔者就此略谈几点浅见。
一、
“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内涵
“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这两条重要美学命题是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太平广记》第八八则提出:“(张萱)《乞巧图》、
《望月图》皆纸上幽闲多思,意余于象。”后又举陈师道《后山集》一例:“韩画走马,绢坏,损其足。李公麟谓:‘虽失其足,走自若也’”。钱钟书先生对此论道:“失其足,‘象’已不存也,走自若,‘意’仍在也。张画出于有意经营,韩画乃遭非意耗蚀,而能“意余于象”则同。”[1]所谓“意余于象”,是说优秀画作往往突破了有限的“象”的限制,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达到一种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让欣赏者体会到“言外意、弦外音”,留余味于“象”外。
52
2008年6月第9卷第2期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BAOT OU VOC ATI ONA L&TECH NIC A L C O LLEGE
June.2008
V ol.9.N o.2
Ξ收稿日期:2007-12-16
作者简介:杨海英(1977-),女,内蒙古察右中旗人,助教,从事美术教育。氤氲什么意思
钱钟书先生又云:“宋明院画,如《六月杖藜来石路,午阴多处听潺缓》,不画一人对水而坐,而画长林乱石,‘一人于树阴深处,倾耳以听,而水在山下,目未尝睹’;《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不画空舟系岸侧,而画‘一舟人卧于船尾,横一孤笛,其意以为非无舟人,但无行人耳’;《竹锁桥边卖酒家》,只画‘桥头竹外一酒帘’,《踏花归去马蹄香》,只画‘数蝴蝶逐马后’,亦皆于象外见意。”[1]所谓“象外见意”,是指画家在艺术构思时,凭其体验去想像、去创造物象,使画家的主体精神与想象能力超越客观物象,传达画家独特的艺术情思,从而达到一种虚实相生、空灵飘逸的艺术境界,体现“味外之旨”、
“韵外之致”。
“象”与“意”是构成艺术意象的两个基本因素。“象”是具体的、可感的、显露的,而“意”则是深远的、幽隐
的、不易表达的。“象”是“意”的外壳,是意的物态化。“意”是通过“象”暗示出来,欣赏者是借助“象”的暗示领悟其意的。“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都具有以个别表现一般、以单纯表现丰富、以有限表现无限的特点。所以,画家在创作时既要描摹“象”使之迹化,又要超越“象”,达到画尽意在,使画家的情感、作品的气韵不在画间象内求之,使审美意象包含着深远的意蕴,表达着一种形而上的艺术追求。正如恽南田《南田画跋》所言:“笔墨之外,别有一种灵气氤氲纸上。”
二、想象在“意”与“象”审美中的作用
“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强调的,不仅要以神似手法描述物象,而且要有启发想象和联想的效能,有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的艺术空间。在“意”与“象”的审美中,创作者和欣赏者的艺术想象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钱钟书先生引用恽恪《瓯香馆集》:“尝谓天下为人不可使人疑,惟画理当使人疑,又当使人疑而得之。”钱先生对“疑”作了如下阐述:“即耐人思索而遇诸像外,非一览无余”。钱先生还引用西方一些例子:“古希腊名手画祀神图,以一女为牲,诸亲友极悲啼怆痛之状,而其生父则自掩面,容不可睹,使人于画像之外想象之”,“莎士比亚称古希腊图英雄,仅画健腕握长,貌不可睹,盖昔人绘事,仅示一手、一足、一胫或一头而使观者拟想其全身。”[1]“疑”、
“想象”、
“拟象”都说明想象在“象外见意”、
“意余于象”艺术创作和审美中的重要作用。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象,一方面来说它必须是直接的、有限的和确定的,使人一目了然,而另一方面又必须具有间接性、无限性和不确定的,从而引发欣赏者的丰富想象,使人兴味无穷,获得不同寻常的感受,引发深层
的思索。钱钟书先生在《七缀集》中对此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当代卓著的美术史家论‘印象派’含蓄不露”的手法,说:观画者不是无所用心,而是‘更有事可做’,参与了作画者的创造,在心目中幻出那些未落迹象的景。‘把对象的一部分隐藏不露,最能强烈地激发情感’;对象蔽亏不明,欠缺不全,就留下余地,‘让想象有事可做’,而‘想象为了完足那个观念所作的努力又能增添情感的强度’”。[2]在表达“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时,画家一般采用十分隐蔽、含蓄、曲折的形式,使“象”表现出模糊性、泛指性与多义性,营造出的一种“有内容的空缺”。这个空缺,是一种等待、一种召唤。它等待欣赏者以自己创造性的想象去填补“象”的空白,召唤欣赏者以自己的体验去延长“象”的韵味,使作品呈现“含蓄无垠,思致微妙”的境地。
三、视觉与“意”“象”审美的关系
在论述“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时,钱先生注意到了视觉因素与它们的关联性。这是前人未曾涉及的,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荆浩:“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这段话概括论述了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原理和近
清楚、远模糊的虚实关系。而钱先生妙眼识珠,从中抽绎出视觉与“意”、“象”之间的微妙关系:“视觉之‘孕蕴趋向’,利用善导,以策‘意余于象’之勋。夫含蓄省略者,不显豁详尽之谓。依稀隐约,远景也;蔽亏减削,近景也;其为事意余于迹象,一也。”[1]审美主体在较远的距离来观照对象,无论是人、是树、是山、是水,均呈现为“意余于象”的朦胧氤氲状态,产生了“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审美境界,表达出一种灵韵气势。这是因为中国画历来强调“体知”与“妙悟”,以“离形得似”的抽象形态突破时空的界限,不计较于视觉的真实感,不受透视科学的约束,能动而自由地表现对象形体的空间,创造了开阔的画外意象,因而中国画具有一种特殊空间感觉———一种有赖于观者想象的画外意象。
四、
“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美学意义钱钟书先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意”、“象”的关系作了深层次的探讨,丰富和扩展了“意象”审美理论,发掘出其独特而丰富的美学涵义,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绘画艺术重精神、气韵、意趣特点的认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说是“绘画意象的内在含量和本质特征,由于它的存在,决定了绘画艺术妙在有无、虚实之间,(下转第40页)
62杨海英等:《管锥篇》对“意”、
“象”的创见及其意义
风景美文
与利益相一致,义务与权利相统一。社会生活领域重点是关注弱势或贫困体的利益。因此,在社会生产领域实行公平的市场竞争或分配的规则,坚持劳动与收入、贡献与报酬、义务与权利的有机统一。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之一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福利政策方面,实行相对均等,但又因人而异,不同标准,重点倾斜的公平分配原则。重点解决低收入或弱势体普遍关心的最低、最基本或最起码的生存和发展保障问题,采取相应配套措施,使他们可以通过免费培训掌握某些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逐渐缩小其与中、高收入阶层之间的差距。只要人们(高、中或低收入阶层)之间生活水平差距不会太大,只要贫困或弱势体的生活水平逐年逐渐有所提高,只要我国的低收入阶层弱势体与国外一般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整个社会就能够和谐起来。分析表明,公平是化解人们之间各种矛盾冲突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必要方式,同时也是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不稳定隐患、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103.
(编辑 高云伟)
(上接第26页)
以‘意’度‘象’的感悟和表现,从而使中国的绘画艺术不仅具有民族风貌,而且在世界绘画中形成了一种独立的体系,为人类艺术认识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3]钱钟书先生拈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意”、“象”二者之间的深刻内涵,使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发扬传统绘画理论的精髓,推动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
在论述“意”、
“象”关系时,钱钟书先生运用他一贯倡导的“打通”说。“孟尝君《宴客图》竟作两列长行,何异《乡饮酒礼》图说?陈章候只作右边筵席,而走使行觞,意思尽趋于左;觉隔树长廊,有无数食客在。省文取意之妙,安得不下拜此公!”“曰省文取意,已知绘画此境,犹声诗之‘空外音’、‘言外意’耳”。他认为“书之点、画之象与诗文‘言’相当。”[1]钱钟书先生论述“意”、
“象”关系,并不针对绘画一事而言,而是从艺术整体着眼,打通诗、书、画之疆域,一以贯之。他指出,中国艺术无论是诗、画、还是书法,其至高境界是“意余于象”,都具有以少胜多、象简意丰的特点,从而赋予“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更广阔、更深刻的美学意义。
三思而行钱钟书先生从中国古代画论的片言只语中发掘出美学新义,从不经意的美学材料的“小结裹”衍伸出“大判断”,升华了“意”、“象”范畴理论,对于艺术创作和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团建活动简短总结
[1]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4:719、720、7221
[2]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2.
[3]胡雪岗.意象范畴的流变[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2:191.
(编辑 高云伟)
04
戴建春:公平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