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妈妈的爱》教学反思
《妈妈的爱》是一首首儿童诗,它选取了生活中五个片段,表现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通过学习学习课文学生能够体会到妈妈的爱,更懂得关心、爱妈妈。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重点词句,感悟文章内容难度不大,主要难在如何通过学习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并学会关心他人,把孝敬父母内化为一种自学的行为。                    我教的是第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真是不上不知道,一上问题就到,原以为自己设计的教案已无处可挑剔了,然而一经实践的考验,才发现所有的问题就像调皮的小孩不打自招。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指导朗读这一环节,我没有做到让学生为自己或别人的朗读作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会朗读诗歌。这样不仅少了对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而且使指导朗读过于抽象,学生不易理解。除了可以通过评价让学生学会朗读,还可以抓关键词让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该如何读出其中的感情来。如:课文第一小节中的“湿透”最能体现出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可引导学生从”湿透”一词去感受到妈妈当时是多么的热,可她都没给自己扇一扇,却为我扇扇子,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这是因为妈妈关心我,怕我睡不着。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明白“妈妈这么关心、爱我们,我们也应该关
心、爱妈妈”这一道理,当学生明白此道理了也就能很自然地读出感情来。          同时,上完这一节课后,我也有一点疑问:教学阅读课时,如果第一课时,只是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并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后,就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朗读课文,而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生字,而把这一部分内容放到第二课时这样安排是否可行?                                                  《妈妈的爱》是北师大版第四册第二单元以“妈妈”为主题的一首诗歌,以一个小朋友的口吻,选取生活中的小事例,表现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了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促进主体积极参与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就要以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创造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2给妈妈的诗、放手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安排识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经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生字的学习,教师只起点拨作用,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去自学。继续进行随文识字后,通过小游戏,使学生感觉学习生字不是枯燥的,而是一种乐趣。          3、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氛围,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大声读、选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诗歌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促进学
生积极地读,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读中感悟妈妈的爱。      4、创造性的设计并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适时适当地采用教学手段。如初读课文时,学生愿意学习哪一段就学那一段,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    5、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体验。      现代教育观念提倡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语文学习外延到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在这一节课中,这一过程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出妈妈无私的爱,通过一些生活细节,去发现妈妈的爱,使孩子体会到、意识到自己时时刻刻生活在深深的母爱当中。          6、利用课堂生成,适时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设计了一个扩展问题:“妈妈的爱还会是什么?”当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动脑,说出了很多生动的答案,如:“妈妈的爱是温情的鼓励”、“妈妈的爱是夏日的清凉”、“妈妈的爱是冬日的阳光”、“妈妈的爱是香甜的汉堡包”、“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怀抱”、“妈妈的爱是厚厚的棉被”、“妈妈的爱是挡寒的围巾”、“妈妈的爱是动听的歌声”……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同时又与三八妇女节相连,收到了较好的
效果:因为昨天是妇女节,我适时地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为自己的妈妈庆祝节日的,学生纷纷举手,动情地说出了为妈妈做的事情:拖地、洗菜、捶背、送花、倒茶……恰到好处地将“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的主题渗透进去。          7、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写话训练。          写话一直是学生掌握知识比较薄弱的环节,所以在安排夸奖妈妈时,让学生以很熟悉的冬冬做榜样,降低模仿诗歌形式写话的难度,让学生不至于枯燥无味,从而保持了学生的兴趣。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开始提出“诗中把妈妈的爱比作什么”后,没有给学生以探究思考的空间。而应该问一问学生:为什么小作者把妈妈的爱比作清凉的风?让学生说一说,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先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读,再用自己的话,结合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来谈一谈,最后再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这样,不仅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而且有的放矢地培养了朗读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安排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