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传统文化节日习俗
  篇一: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   华人传统节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   清明节(公历45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其中,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为七大传统节日。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唐)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二、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
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四年级下语文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红颜、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风俗活动:贴春联、放爆竹、敲锣鼓、吃饺子、拜年。   诗句: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元宵节:   阴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来历: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
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上元”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因有张灯、看灯习俗,民间又称“灯节”。   风俗活动:吃元宵、踩高跷、挂花灯、猜灯谜。   诗句:(宋)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四、 立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   来历:我国历史上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风俗活动:吃春饼、春卷。用布制作小娃娃或公鸡,佩戴在孩童身上。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用鞭子打春牛(用泥做)三下,将泥牛打烂,土而洒在农田。   诗句:《附三醉 立春》 :“撷来新韭碧参差,金脍银芽丝.;一片软云细细裹,奉与父老报春知。”    五、寒食: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   来历、故事:春秋时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介子推。于是介子推携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不到他,便想烧
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  风俗活动:不生火、吃寒食、扫墓。   诗句: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六、清明节:   来历:农历三月初八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风俗活动:除了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蹴鞠、打马球、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诗句: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习俗:。    七、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   来历: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   风俗活动:吃粽子
、赛龙舟。   诗句:文秀《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八、七夕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   来历: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阴历七月七日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   风俗活动:妇女比赛针线活。   诗句:五代·后唐的杨璞《七夕》:“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九、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 来历: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风俗活动:晚上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赏月,吃月饼。   诗句: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  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重阳节: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阴历九月九日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 来历、故事:相传东汉时费长房对汝南人桓影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
袋,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袋、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macd怎么看   风俗活动:做茱萸袋、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   诗句: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一、冬至: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是冬至节。   来历: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风俗活动: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诗句:(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十二、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来历: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得道成佛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
沿成俗,直至今日。   风俗活动:喝腊八粥,祭祖敬神,胭脂腊八蒜。   诗句:清·夏仁虎《腊八》:“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备注:   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   来历: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来历:古称上巳(si)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立“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 唐代以一、 七、 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 中元 下元: 上元祭天官, 中元祭地官, 下元祭水官, 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
下元节”。   ◆上元节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元节, 定於农历七月十五日, 俗称七月半。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 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 例要上新坟, 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 所以, 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 系民间最大的鬼节。    ◆下元节十月十五    农历十月十五,为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    整理于2014830日夜  篇二: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   清明节(公历45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其中,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为七大传统节日。 小学五年级学习计划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
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唐)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二、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红颜、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
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风俗活动:贴春联、放爆竹、敲锣鼓、吃饺子、拜年。   诗句: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元宵节:   阴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来历: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上元”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因有张灯、看灯习俗,民间又称“灯节”。   风俗活动:吃元宵、踩高跷、挂花灯、猜灯谜。   诗句:(宋)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四、 立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   来历:我国历史上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
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风俗活动:吃春饼、春卷。用布制作小娃娃或公鸡,佩戴在孩童身上。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用鞭子打春牛(用泥做)三下,将泥牛打烂,土而洒在农田。   诗句:《附三醉 立春》 :“撷来新韭碧参差,金脍银芽丝.;一片软云细细裹,奉与父老报春知。”    五、寒食: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   来历、故事:春秋时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介子推。于是介子推携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  表示悼念。   风俗活动:不生火、吃寒食、扫墓。   诗句: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六、清明节:   来历:农历三月初八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  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风俗活动:除了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蹴鞠、
打马球、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诗句: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习俗:。    七、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   来历: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   风俗活动:吃粽子、赛龙舟。   诗句:文秀《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八、七夕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   来历: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阴历七月七日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   风俗活动:妇女比赛针线活。 赵文卓甄子丹谁厉害  诗句:五代·后唐的杨璞《七夕》:“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九、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 来历: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
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风俗活动:晚上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赏月,吃月饼。  诗句: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春节的来历和风俗简短  十、重阳节: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阴历九月九日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 来历、故事:相传东汉时费长房对汝南人桓影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袋,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袋、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风俗活动:做茱萸袋、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   诗句: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一、冬至: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是冬至节。   来历: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
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风俗活动: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诗句:(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十二、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来历: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得道成佛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风俗活动:喝腊八粥,祭祖敬神,胭脂腊八蒜。   诗句:清·夏仁虎《腊八》:“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备注:   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   来历: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来历:古称上巳(si)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
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立“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 唐代以一、 七、 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 中元 下元: 上元祭天官, 中元祭地官, 下元祭水官, 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   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上元节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元节, 定於农历七月十五日, 俗称七月半。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 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 例要上新坟, 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 所以, 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 系民间最大的鬼节。    ◆下元节十月十五    农历十月十五,为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  篇三:春节民俗文化    春节习俗中的传统观念与文化    作者:   学
号:   学院:   引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它超越其它众多民俗节日号称“百节之首,恰恰说明春节对人而言,意义非凡。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而且极具特,进入腊月,年味渐浓,吃过腊八粥,家家开始忙年,贴对联、办年货。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吃扁食??本文旨在讨论一些春节习俗,以及从中反映的传统观念与文化。   关键词:春节,习俗,传统文化   第一章 春节简介   1.1简介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人们借春节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而元日过后会有许多娱乐活动:耍狮子,扭秧歌,舞龙灯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最近上传的2022年网名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的春节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
着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   1.2历史   据记载,春节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其起源有许多说法,而最为普遍接受的是,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历史上每个时代过春节的时间不一样,知道汉武帝命公孙卿和司马迁  造“太阳历”,规定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岁之首,此后一直采用夏历纪年,长达2080年,知道清朝末年。名称也多种多样,魏晋南北朝时成为“元辰”,唐宋元明称“元旦”、“新正”,清代则一直叫“元旦”。我们现在的春节是在1949927号,第一届在政协会议上,将阴历与阳历分开,阴历正月初一正式改为“春节”。   第二章 春节习俗   1.1守岁、吃团圆饭   守岁是在九年的最后一天,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关于守岁的来源也有很多的传说。在这天家人要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一堂,准备各种美食,而且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全家人吃过年夜饭,一起娱乐,共同等待零点的到来,为家人祈福。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1.2祭灶、放鞭炮   祭灶,
是一项在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是因为传说在大年三十灶王爷会带着一家人应得的祸福吉凶与其他诸神来到人间,之后诸神回天庭,只有灶王爷留在人间。    在除夕夜,家家会放爆竹,相传是为了吓走“年”兽,同时也驱逐各种鬼怪,祈求新年平安。   1.3拜年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拜年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要既不失礼貌也不影响主人休息或接待其他客人。亲友相聚,一定要说吉利话。礼品选择要适当,不失礼数。   1.4年画,贴福字   年画是画的一种,是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起源于门神,后来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便成为现在的年画。年画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春节时,几乎家家从大门
到厅房都贴满了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彩鲜明。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与乡土气息。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由来已久的风俗,贴福字在《梦梁录》中已有记载。关于贴福字也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是民间用贴福字来躲避姜太公那无耻的老婆“穷神”。后来又有贴倒福字的风俗,取谐音“福到了”。福字也有许多样式,最受欢迎的是剪纸福字,剪纸福字以福字为主题,融入其他剪纸元素,比如牡丹,鱼,鸟,蝴蝶和蝙蝠等。在民间有的将福字做得十分精细,图案有寿星、寿桃、    鲤鱼跃龙门、龙凤呈祥、五谷丰登等。春节时,人们会在门上,窗户上贴各式各  样的福字,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第三章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与观念   2.1家庭观念   春节,离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团聚过年。这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家庭观念情结的体现,以家庭为核心的亲人团聚,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悌之道。守岁一般是为了延长父母寿命,祈求全家平安,这足以看出在人的传统观念里,家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渴望与家人团聚,希望家人平安,将家庭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时在人的文化中也十分重视孝悌之道。孝悌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传统社会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得到普遍的奉行。传统儒家文化对于孝悌之道更是十分重视。《论语》中还说:“孝
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春节的守岁活动中更是体现了这种孝悌之道,这也是家庭观念的核心。   2.2传统鬼神文化   祭灶,反映了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在古时候,人们相信有各种神灵存在,因而格外敬畏神灵,希望自己能够平安一生,因而会有“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在民间,一般家庭会供奉各种神灵,按时上供焚香,而这一风俗至今仍广为流传。比如商人家中仍然会供奉财神,新婚夫妇会收到别人送的送子观音。而灶君俗称为灶王爷,在民间是最普通,最深入众的神,它具有这样三种职能:一、民以食为天,灶王爷掌管饮食;二、司职命运;三、监察善恶,因而民间对灶王爷都是笃信虔诚的。而神灵一般是人的精神营造出来的超人对象,或者是对于美好未来的一种寄托。    这也反映了古时候人们没有能力将生活变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