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
孔孟儒家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
□任鹏程
人性论是先秦儒家伦理学史上的重要话题%然而,孔子本人并没有明确谈及人性的善恶问题,他只是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孔子之后,儒家人性论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孔子的弟子们开始把性之善恶作为重要问题展开讨论。根据《孟子•告子上》记载,“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根据这段言论,我们以为,在孟子时期,除了性善论以外,已经存在至少三种有关人性善恶问题的观点。
一是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说。根据《孟子•告子上》载,告子曾以“湍水”为例子论证“性无善无不善”。他以为,人性就像湍急的流水一般,就水流自身来说,水流本身没有向西或向东的固定流向,而人性亦是如此%在告子视域里,人性就是人生而具有的原始状态,它本身并无所谓的善恶之分。这也就是说,告子更加强调和关注人的自然本性%甚至有些学者以为,告子是儒家的人物%比如,陆建华教授以为,“告子人性论合乎儒家立场”%(陆建华著:《先秦诸子礼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第262-271页%)漆雕
二是“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说%这派学说与告子的观点极为相近,但与告子略有不同的是,它更加关注人性所表现出的善恶端绪%它以为,性可以表现为善,亦可以表现为不善%比如:“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反之“幽厉兴,则民好暴%”意思是说,文王与武王能够激发民众身上的善性,幽王与厉王能够激发民众身上的不善之性%这表明,性之或善或恶取决于外物之诱导,从人性的端绪来说,人性可善,亦可以恶%或者说,此派观点是从人的自然生命出;而关于人性本身的内涵,此派学人并没有做出具体界定%
三是“有性善,有性不善”说%这派学说与以上两种观点不同,该派观点以为,人性是有差异的,有的人性是善的,有的人性是不善的,不同的人所拥有的人性是不同的%比如:“以尧为君而有象”,存在尧那样的贤君,也存在象这样的坏人%又如:“以瞽/为父而有舜”,有坏的父亲瞽/,也有好的儿子舜%由此可见,君主性善不影响民众性恶,君主性恶不影响臣子性善,父亲性恶不影响儿子性善%或者说,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他们的人性之间没有关系%
关于三的点,启为,它“离孔子原意最近,拿去解释性相近习相远的话,都可以说得通%”(梁启超著:《儒家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136页%)我们认同这种观点%至少从《孟子》的记载来看,孔子之后,孟子之前,人性善恶议题就已经引发了儒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但
是他们普遍以为,从人性所展现出的端绪上来看,人性可善、亦可恶%或者说,人性含有善恶的潜质或资质%但是,这些观点都未对人性善恶的潜质做出属性识别,或者说,从人性的内涵来说,他们都以为性之善恶不固定,性本身是善恶未分的%这从侧面也说明,孔子之性本身是无所谓善与的%
关于间儒家子对的,有一段文献%据王充《论衡•本性》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一篇%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在王充看来,孔子的弟子们开始以“有善有恶”讨论人性善恶问题,但是学者们关于“有善有恶”的解读却略有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两派,第一派以周人世硕为代表,第二派以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为代表%
就周说,为有的潜质,有的潜质,说可为,可为,取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