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珠绣具有独特的装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百年的历史。清末民初,厦门民间制鞋艺人从海外传入的绣花拖鞋中受到启发,开始尝试在鞋面上用彩玻璃珠子绣出各种花鸟图案,受到顾客青睐,厦门珠绣便开始流行。上世纪20年代,大同路几乎成了珠绣拖鞋一条街,制作出来的各式珠绣拖鞋远销海内外。后来珠绣产品的种类和款式逐渐增加,有珠拖鞋、珠挂图、珠绣包等一百多种。
  珠绣主要原材料为玻璃珠、电光胶片和丝绒。其工艺是运用凸绣、平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直绣、叠片绣等传统的工艺手法,绣制出浅浮雕式图案。全珠图案构图严谨,密不容针;半珠图案优雅秀美。厦门珠绣以新颖别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见称。图案大多取材于传统民间吉祥题材,如龙飞凤舞、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牡丹引凤、荷花鸳鸯、孔雀开屏等。艺人们巧妙地利用彩珠子和亮片闪烁发光的特点,熟练地运用各种绣法,把珠拖鞋装饰得彩斑斓、绚丽多姿、高雅华贵。
  厦门珠绣鼎盛期在上世纪70、80年代,珠绣挂图《厦门海堤》、《龙凤戏珠》等,参加过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并被选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当时厦门珠绣的拳头产品是珠绣拖鞋,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获银奖;在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该厂生产的水晶牌珍珠拖鞋荣获金牌奖。厦门珠绣拖鞋厂生产的珠绣拖鞋曾出口到亚、欧、美50多个国家或地区。
  厦门蔡氏漆线
  漆线雕起源于厦门同安马巷镇,早期被称为“漆线妆佛”,即用“漆线”的工艺来装饰佛像的意思。漆作家庭的手艺传承靠的是祖上的技艺口传心授、秘而不宣。年过7旬的蔡水况是厦门蔡氏漆线雕艺术的第12代传人。漆线雕工艺极复杂:胚子雕塑之后,要将陈年的砖粉、大漆和熟桐油等原料调和,反复舂打成柔软、富有韧性的泥团,再由手工搓成“漆线”,最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盘、结、绕、堆,塑造浮凸的图形。漆线雕局部处理毫厘必现、精细如发。
  厦门漆线雕技艺
  漆线雕工艺在厦门流传三百余年,历经蔡氏13代传人。这一工艺系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是受宋元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的启发而产生的。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时逐渐成熟,在厦门地区的发展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密不可分。 传统的漆线雕制作包括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等4个方面。就作品的创作设计而言,雕塑是首要的。但就艺术的特殊美感而言,漆线装饰的技艺才是关键。漆线雕用陈年砖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调和,经反复舂打成为柔软而又富于韧性的泥团,俗称“漆线土”,再
由手工搓成 “漆线”,然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用“漆线”盘、结、绕、堆,塑造浮凸的图形。 漆线雕工艺关注线条的审美特质,形态丰富多变,在创作中随心所欲而达到极高境界,中国工艺美术中的线条美在这里得到升华。漆线雕以线条盘结,而以浮雕形式展现,精细之处毫厘不爽,所有细节都非常严谨。可以说,手工是漆线雕的灵魂。
  时尚、潮流的珠绣
  珠绣工艺是在专用的米格布上根据花之源自主设计的抽象图案或几何图案,把多种彩的珠粒,经过专业绣工纯手工精制而成。珠绣艺术特点是珠光宝气,晶莹华丽,彩明快协调,经光线折射又有浮雕效果,是现代生活理想的高档时尚礼品、室内装饰品。
  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珠绣画”
  在古代,潮州人习惯亲手在布料上绣花,缝制成荷包、手袋和烟袋作为礼品,馈赠亲友。这就是潮州珠绣工艺最初的雏形。到了清朝末年,清廷打开国门,李鸿章推行洋务运动,国人眼界大开,潮州珠绣也受到这股洋风熏陶,开始从西方国家进口各种玻璃珠片,丰富了传统的珠绣工艺。
  传统的珠绣工艺大多用于服装、手袋、鞋帽的装饰上,经过我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使珠绣的技艺和针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原来只有十多种原始针法的基础上,演变出二百多种新针法(注:参考《浅谈潮州珠绣的用料及针法》刊登于“广东工艺”第五期、“深圳工艺”第七期;)。通过对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长期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画的深刻理解,得益于玻璃彩珠偶然相混的感悟(注:参考《从传统工艺到现代艺术的升华——浅谈“珠绣画”的创作》刊登于“广东工艺”第五期;《梦想成真——珠绣画》刊登于“深圳工艺”第六期),我创造性地将传统的珠绣技法和绘画技法相结合,创造了这一新的绘画艺术。2004年9月,我将发明创新的这一新型艺术“珠绣画”,提出专利申请,于2006年1月,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号为ZL 2004 2 0093606.6的专利证书。
  创作一幅珠绣画作品,首先要选好题材,进行设计,画好图案,上好颜,作为珠绣画的画稿,再将图案线条印在布料上。然后,要挑选不同颜,不同规格的珠片,开始手工刺绣。创作一幅作品,要用上成千上万颗珠片,经过千针万线。一针一颗珠片,用线将每颗珠片钉牢在布料上,采用不同针法和技巧排列,针法和技巧是非常讲究的,真可谓“一针一线”全是工夫。一幅作品往往要花上几个月或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真是成之不易啊!
  珠绣画的创作难度在于这些珠片不同于颜料,不能随心所欲地调配彩,它受到了颜和材料规格上的限制。玻璃珠和片,都具有光的反射、折射、散射性,因此必须很好地运用、掌握好光学、彩学的原理,将它们用不同的方法排列组合成视觉效果最佳的画面。所以要求刺绣人员不仅要心灵手巧,还须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根据作品所要表现的意境,用不同颜、不同形状的珠片,巧妙的搭配。用有限的材料颜表现无限的空间彩,其用工之大,要求之高,是难以想象的。
漆雕
  综上所述,珠绣画就是在传统珠绣的材料和技法运用上进行了继承和创新,经过精巧编排和彩搭配,得以表现各种意境和不同形象的艺术作品。珠绣画所包含的工艺和美术价值,不是一般艺术品所能比拟的。精美绚丽的珠绣画由于材料的独特、制作工艺的精细、艺术表现形式的高超,散发出一种别致的神韵,它是美术艺苑里的一株奇葩。
  大名草编传统手工技艺
  大名草编手工艺是我县卫河以东地区传统家庭手工艺制品,集油画、工笔画等艺术于一身,多表现花鸟虫鱼,虎啸深山,鹿鸣翠谷,悬流飞瀑等题材,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大名县西付集乡位于大名县城东南20公里,是民间草辫工艺的主要发祥地。草编工
艺,据说已有1500年的历史,清朝雍正年期间(约1730年左右),从山东掖县传入我县境内,起始,源于西付集乡朱家村,后传至大名县卫河以东地区,掐辫手工艺遂至千家万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草辫手工艺品在我县及周边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经济落后等原因,所制产品大部分自家使用,部分产品如手工草帽在市场上销售,在大名县建草辫厂后,我县开始从事草编手工艺深加工,所开发的草编产品约有千种,产品至欧亚等国家,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曾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草编手工艺品制作费时、费力,没有可观的经济价值,销路渠道少,一些从事此行业的人员逐步改行从事其它行业。从事此项手工艺的人员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