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市长的行与言] 查看天水市市长留言板
今年春节前夕,厦门。潘世建市长约我们在“感恩广场”见面。感恩广场,至少在厦门的媒体口径中称其为全国第一个专门为残疾人所建的广场,顾名思义,当然是残疾人感谢党和政府、全社会的关怀、帮助之恩。潘市长首先带我们来到这里,我们自然也很能体会到他的用心。1月的北方,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但在厦门,却已春意拂面。潘世建市长沿着绿意盎然的林间小径向我们走来,一个人,轻松随意,不像一个官员,而更像一个儒雅学者。握手,未及寒暄,潘市长就带我们走向了一组雕像。这就是这座占地1.5万平方米的广场的主题建筑了吧:在一面如波浪般展开的五线谱音乐墙前,几组人物雕塑互相呼应,栩栩如生。其中有各种类别的残疾人,也有社会各界的工人、士兵、学生,他们或相扶着前行,或拥抱着欢笑……我知道,那墙上的五线谱记录的一定是《感恩的心》那首歌,但在其中,我们听到了更多的和谐之音。潘市长为我们详细讲解着一组组雕像,如数家珍,似乎他就是这些雕像的设计者和建造者。而且确实,“感恩广场”正是在市长潘世建的任上设计和建造起来的。顺便说一句,就在我们与潘世建相见的前几天,他已不再担任厦门市分管城建、残联等工作的副市长,转任厦门市政协副主席。而且事实上,我们的正式话题正是从此开始,潘世建的第一句话开宗明义:我不再担任市长了,不分管残联了,但我的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主席这个职务要保留下来。为什么?仔细翻检了一遍采访录音,没听到什么豪言壮语、深情哲理什么的,只到老老实实的一句话:“我很喜欢也很热衷把残疾人事业做好。” “感恩广场”地处厦门本岛北部一个叫五缘湾的地方,临海,风景极美。远远地,可以看见壮观
的跨海大桥,蜿蜒伸展……恍惚间,似乎她可以联接起一些人和一些事,联接起与市长潘世建相关的一些故事…… 林婕的2012年2月17日,林婕终于拿到了自考大专文凭。对于普通人来说,拿一本文凭证书可能很容易,可对于一个脑瘫女孩来说,她已经付出了8年的努力。她说,自己能取得今天这个成绩全靠周围人的鼓励。而这之中,她最想感谢的就是潘市长,
正是他一路的支持,林婕说自己才能获得这份成功。2006年的夏天,天气异常闷热难受,就犹如林婕的心情一般。这一年,林婕从南洋学院毕业,她和所有的毕业生一样一起走入了人才市场。但是去了20多次人才市场,由于身体的残疾,林婕吃了闭门羹。招聘会上有的招聘主管客气而又耐心地向她解释落选的原因――“你的身体太特殊了,我们没办法选用你。”求职过程中,她多次遇到这样的情景:招聘主管对她很怜惜和理解,因为她的事迹让他们深受感动,她的才华也让他们乐意接纳,可每每到了用人单位高层决策时,林婕又被毫不留情地从名单中刷掉了。林婕的母亲说:“这只一心想融入社会的‘丑小鸭’的确让我愁白了头发,落实工作问题总是遥遥无期。” 一年来,尽管林婕几乎没有错过一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可令她失望的是,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招聘的岗位更多的是保洁员、搬运工、仓库管理员等从事体力劳动的岗位,她的身体条件根本无法承受。这件事被一名记者发现了,并以《她曾感动厦门,却求职无门》为标题刊登在《厦门日报》上。时任副市长的潘世建看到报道以后,第三天他就带人来到了林婕家,同时还带来了厦门路桥公司的领导。12天后,林婕到路桥公司上班了。林婕在路桥公司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管理图书、打字、复印、扫描等,但林婕的母亲说,这是让孩子走入
社会的一个突破口。从这以后,林婕就和潘市长之间留下的了不解之缘。林婕说,潘市长很疼她,每次去他们公司开会,都会想着要去看她。可是好几次因为下班了,都没有见到面。每年的年底,林婕都将自己一年来的学习生活情况写下来,然后用信件的形式寄给潘市长。林婕因此也时常能收到潘市长的祝福。2009年元旦,潘市长给林婕寄了一张贺年卡,林婕至今还保留完好,连信封也都留着,上面潘市长说:“看到你的来信,得知你在路桥这个大家庭里工作、生活都很好,十分欣慰,祝福你。” 今年过年前夕,潘市长还带着路桥公司的领导一起来慰问林婕。林婕开心坏了,潘市长拉着她的手一一询问其学习工作情况。路桥公司的领导还告诉林婕,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来他们。吕炳车的对于潘市长最初的印象,吕炳车说要从2003年说起。当时的他还在上大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潘市长在媒体上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大概的内容说的是残疾人不要总是依靠政府的帮助,要自强。“当时的社会氛围中,很多人都只是说要帮残疾人,对他们多些关爱。但却不知道其实让残疾人自立、自强是最重要的。”吕炳车说,这篇文章对于他的求学之路触动很大,他觉得自己一定要完成学业,努力成才。吕炳车丝毫没有辜负自己,2008年他拿到了文学硕士的学位。拥有了足够的知识,吕炳车想着要依靠自己的双
手来回报社会,他想当一名老师,希望能把自己的满腹诗书传授给孩子们。但是在求职的过程中,他屡屡受阻,有的学校看他是个残疾人,连报名都不让,更不要说面试了。吕炳车很苦恼,他写了一封信给潘市长,诉说自己的苦恼。过了没多久,潘市长给他回话了,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吕炳车先来到
漆雕
五缘湾建设指挥部工作。之后,吕炳车得知,潘市长因为他的就业难问题,还公开在一个工作会议上指出,相关企业在对待残疾人时,存在就业歧视的问题。过了两个月,在潘市长的努力下,吕炳车终于得偿所愿进入了同安一中,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吕炳车说,工作之后,他经常和潘市长发短信。潘市长提得最多的四个字,就是“天道酬勤”。“这句话对我的激励很大,现在我带的班级已经出了成绩。我把情况汇报给潘市长,他比我还更高兴。” 吕炳车说,潘市长在他的心里就好似一个父亲的角,不仅可以把自己的工作情况和他分享,而且十分关心他的生活细节。有一次吕炳车来到厦门岛内领取十佳自强模范的奖项时,活动结束后,吕炳车拄着拐杖要离开。这一幕被潘市长看见了,他连忙跑了过来。原来,潘市长担心他坐公交车不方便,于是要让自己的司机送他回家。2010年9月,吕炳车结婚了。潘市长当时还特地提前一天,带着自己的夫人到吕炳车家贺喜,还送上一份漆线雕。“上面的造型是帆船,他老人家大概希望我将来的生活能一帆风顺吧。” 金花的金花现在在福州黎明技术学院读书。“我和潘市长是好朋友呢。”金花说,她和潘市长之间的感觉就像是老朋友,无话不谈。金花是名孤残,从小她就在市福利院长大,福利院就是她的家。为了让孩子们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每年的春节,潘市长都要到福利院和孩子们吃顿年夜饭。第一次见到潘市长的具体日子金花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当时的情景她还记得很清楚。潘市长到院里和孩子们欢聚。饭后,潘市长来到了二楼,这时金花正在大厅看电视。潘市长看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样子,便和她攀谈了起来。金花说,当时她也知道潘市长的身份,但和他聊天的时候,一点都没有距离感。2008年的中秋,那时候奥运火炬传递刚经过厦门。潘市长知道福利院里的孩子都很想看看奥运火炬长得是什么样,潘市长趁着这个机会把火炬拿来了。
金花也上前凑热闹,但是她不敢和潘市长打招呼,觉得他肯定已经忘了这个小女孩是谁了。这时候,潘市长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主动说,“你看见我,怎么都不和我打招呼啊?”金花这下才敢和潘市长聊聊天,说说最近的状况。时间到了2010年,金花要高考了。这一年的春节,金花在席间向潘市长许了一个愿望,“如果我今年考上了大学,我读书的时候您要送我去。”“好啊,一言为定。”潘市
长马上答应了。7月,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如约而至,金花当然记得当时的愿望,但她不敢奢望一个副市长会来送她。她只是默默地给潘市长发了一个短信,说她被大学录取了。到了开学的那天,金花收拾好东西要出门了,没想到潘市长一早就来到了院里,要送她上大学。金花欣喜如狂,“我完全没有想到,他居然来送我去上学,别的孩子看到他来了,都很羡慕我。” 今年的春节,本来阿姨要让金花坐主桌,但是金花说,应该让考上北京学校的孩子去坐,她还是坐在一边就好了。但是潘市长一进来,就问金花在哪里?他想见见她,和她聊聊天。金花说,和潘市长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什么都能说,甚至学校的八卦。潘市长也会和她说说家里的事情,“他的心态很年轻,虽然年纪相差很大,但和我们之间一点隔阂都没有。那种感觉太亲切了,就是一个老朋友,什么都能说。” 柳良花的2011年1月13日,这对于柳良花来说是个不寻常的一天,一个普通的市长慰问,居然改变了她的生活。别人的青春年代充满了欢笑,充满了快乐,在外面享受青春的阳光,但是由于家里的困境,柳良花只能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家里的一切。她的家里有五口人,但是有三个大人都需要照顾。母亲和阿姨都是智障,爷爷已经83岁高龄,但是得了青光眼,眼睛不好使。家里只能靠她和一个哥哥共同照顾。过早地操持家务,
她的成绩不是很好。初中毕业以后,本来她可以去读中专,多长一点知识。但是实在没有办法,家里没有多余的钱给她交学费了。她说,家里的收入来源只有低保费用,以及哥哥在外打工赚来的1000多元。她也想在家附近一份工作,“工作地点不能离家里太远,因为家里人都需要照顾。”她在周围了一圈,但是都没有成功。因为她只有16岁,很多企业都不要,就连那些超市、服装店的老板都觉得她小,都不能给她一个工作机会。春节前夕,区里的残联知道了她们家的情况后,便带着市长来到他们家进行慰问。听到她的情况后,潘市长当面给她一个承诺,说要给她一份工作。一个星期后,好消息就传来了。她被介绍到翔安区指挥部工作,骑着摩托车到工作地点只要20分钟的时间。“我中午就能方便地回家,给家里人做饭,然后下午再去上班。如果出了什么事情,也能及时赶到。” 2012年1月20日,潘市长本来要去新圩镇慰问,但想到很久没有见到良花,于是马上联系她的领导,让她陪着潘市长一起去慰问。在路上,潘市长一直在鼓励她,要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开阔一点视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多读一点书。除夕的下午,潘市长还派人给她送来了一个手珠串和平安符。这是潘市长去台湾的时候,一个高僧送给他的,希望她们一家能够幸福平安。现在这两个纪念品,她一直戴在身上。
的延伸都是一些小人物。都是一些小故事。厦门残联的曾毓琪理事长告诉我们,潘市长出身于书香世家,他的亲属有许多都曾经或正在从事教育工作,所以在潘世建的身上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涵养与良知。在与潘市长交谈中,他重复说得最多的四个字是“坦率地说”。回来后又听了一遍
当时的采访录音,通篇没有套话和官话,只有一片坦诚。潘世建只是在做事,而且是用心做事。举一个例子:潘世建颇不认同“残疾”,于是厦门市建了一个幼儿园,叫“心欣”;搞了一个艺术团,叫“牵手”;举办了一个工艺展览,叫“心灵手巧编织美好”……都是残疾人的事儿,都与“残疾”无关,当然,也都是潘市长亲自命名的。这就是市长潘世建,虽然是曾经的市长,还是副市长。中国的官员,做到这份儿上,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