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治长篇第五
【原⽂】
⼦贡问⽈:“赐也何如?”⼦⽈:“⼥,器也。”⽈:“何器也?”⽈:“瑚琏也。”
【注释】
赐也何如:赐,⼦贡名。与师⾔,⾃称名,敬也。⼦贡闻孔⼦历评诸弟⼦,问⼰如何。
⼥器也:⼥即汝,指⼦贡。⾔汝乃有⽤之成材。
何器也:也,通作邪,疑问辞。⼦贡⼜问,是何等器?
瑚琏:瑚琏乃宗庙中盛⿉稷之器,⽵制,以⽟饰之,⾔其既贵重,⼜华美,如后世⾔廊庙之材。
【译⽂】
⼦贡问孔⼦:“我这个⼈怎么样?”孔⼦说:“你呀,好⽐⼀个器具。”⼦贡⼜问:“是什么器具呢?”孔⼦说:“是瑚琏。”
【⾃解】
⼦贡叫端⽊赐,是个很能⼲的⼈,春秋时代三⼤商⼈之⼀。看到孔⼦夸了⼏个学⽣,就问他对⾃⼰的评价。孔⼦说,你是个“器”。这似乎是个不太⾼的评价,孔⼦曾讲过:君⼦不器。所以⼦贡⼜问:什么器?孔⼦答道:“瑚琏也。” 孔⼦把⼦贡⽐作瑚琏,肯定⼦贡有⼀定的才能,因为瑚琏是古代祭器中贵重⽽华美的⼀种。但如果与上⼆章联系起来分析,可见孔⼦看不起⼦贡,认为他还没有达到“君⼦之器”那样的程度,仅有某⼀⽅⾯的才⼲。 孔⼦认为君⼦是应该着眼做个全才,⽽不是专才,但如果是天
才级的专才,那也是⾮常好的。瑚琏就是器中的⾼贵者,器中的极品,⼀样值得称道!像⼦贡这样不费什么事就可以把⽣意做到那么好,这种专才已经是⾮常了不起了。
【原⽂】
或⽈:“雍也仁⽽不佞。”⼦⽈:“焉⽤佞?御⼈以⼝给,屡憎于⼈。不知其仁,焉⽤佞?”
【注释】
雍:孔⼦弟⼦,冉⽒,字仲⼸。
佞:古佞字有多才义,⼜巧义。此处以⼝才之美为佞,孔⼦称雍也简,殆是其⼈简默,不擅⼝谈,故或⼈谓其不佞。
御⼈以⼝给:给,供给义。⼝给者,应对敏捷,⼝中随时有供给。御,如今云对付。
屡憎于⼈:屡,数也。憎,厌恶义。⼝给易起⼈厌。
不知其仁,焉⽤佞:仁德不易企,故孔⼦谓虽不知仲⼸之果仁否,然亦⽆所⽤于佞。
【译⽂】
有⼈说:“冉雍这个⼈有仁德但不善辩。”孔⼦说:“何必要能⾔善辩呢?靠伶⽛利齿和⼈辩论,常常招致别⼈的讨厌,这样的⼈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善辩呢?”
【⾃解】
孔⼦针对有⼈对冉雍的评论,提出⾃⼰的看法。他认为⼈只要有仁德就⾜够了,根本不需要能⾔善辩,伶⽛利齿,这两者在孔⼦观念中是对⽴的。善说的⼈肯定没有仁德,⽽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要以德服⼈,⽽不是以嘴服⼈。但是现今社会⼀个能⾔善辩的⼈也是可以有好⼝才的,我觉得这两者是不冲突的。
【原⽂】
⼦使漆雕开仕。对⽈:“吾斯之未能信。”⼦说。
【注释】
(1)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开,⼀说字⼦若,⽣于公元前540年,孔⼦的门徒。
(2)说:⾳yuè,同“悦”。
【译⽂】
孔⼦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答复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孔⼦听了⾮常⾼兴。
漆雕【⾃解】
孔⼦的教育⽅针是“学⽽优则仕”,学到知识,就要去做官,他经常向学⽣灌输读书做官的思想,⿎励和推荐他们去做官。孔⼦让他的学⽣漆雕开去做官,但漆雕开感到尚未达到“学⽽优”的程度,急于做官还没有把握,他想继续学礼,晚点去做官,所以孔⼦很⾼兴。
【原⽂】
⼦⽈:“道不⾏,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路闻之喜。⼦⽈:“由也好勇过我,⽆所取材。”
【注释】
(1)桴:⾳fū,⽤来过河的⽊筏⼦。
(2)从:跟随、随从。
【译⽂】
孔⼦说:“如果我的主张⾏不通,我就乘上⽊筏⼦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概只有仲由吧!”⼦路听到这
话很⾼兴。孔⼦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解】
孔⼦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推⾏他的礼制、德政主张。但他也担⼼⾃⼰的主张⾏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认为⼦路有勇,可以跟随他⼀同前去,但同时⼜指出⼦路的不⾜乃在于仅有勇⽽已。
【原⽂】
孟武伯问:“⼦路仁乎?”⼦⽈:“不知也。”⼜问。⼦⽈:“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求也,千室之⾢,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也何如?”⼦⽈:“⾚也,束带⽴于朝,可使与宾客⾔也,不知其仁也。”
【注释】
(1)赋:兵赋,向居民征收的军事费⽤。
(2)千室之⾢,⾢是古代居民的聚居点,⼤致相当于后来城镇。有⼀千户⼈家的⼤⾢。
(3)百乘之家:指卿⼤夫的采地,当时⼤夫有车百乘,是采地中的较⼤者。
(4)宰:家⾂、总管。
(5)⾚:姓公西名⾚,字⼦华,⽣于公元前509年,孔⼦的学⽣。
(6)束带⽴于朝:指穿着礼服⽴于朝廷。
(7)宾客:指⼀般客⼈和来宾。
【译⽂】
孟武伯问孔⼦:“⼦路做到了仁吧?”孔⼦说:“我不知道。”孟武伯⼜问。孔⼦说:“仲由嘛,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问:“冉求这个⼈怎么样?”孔⼦说:“冉求这个⼈,可以让他在⼀个有千户⼈家的公⾢或有⼀百辆兵车的采⾢⾥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问:“公西⾚⼜怎么样呢?”孔⼦说:“公西⾚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解】
在这段⽂字中,孔⼦对⾃⼰的三个学⽣进⾏评价,其评价标准就是“仁”。他说,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办理外交。在孔⼦看来,,他们虽然各有⾃⼰的专长,但所有这些
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实际上,他把“仁”放在更⾼的地位。
【原⽂】
⼦谓⼦贡⽈:“⼥与回也孰愈?”对⽈:“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以知⼗,赐也闻⼀以知⼆。”⼦⽈:“弗如也;吾与⼥弗如也。”
【注释】
(1)愈:胜过、超过。
(2)⼗:指数的全体,旧注云:“⼀,数之数;⼗,数之终。”
(3)⼆:旧注云:“⼆者,⼀之对也。”
(4)与:赞同、同意。
【译⽂】
孔⼦对⼦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谁更好⼀些呢?”⼦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呢?颜回他
听到⼀件事就可以推知⼗件事;我呢,知道⼀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说:“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
【⾃解】
颜回是孔⼦最得意的学⽣之⼀。他勤于学习,⽽且肯独⽴思考,能做到闻⼀知⼗,推知全体,融汇贯通。所以,孔⼦对他⼤加赞扬。⽽且,希望他的其他弟⼦都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 ⼦贡是春秋时代三⼤巨商之⼀,已经很厉害了,颜回只是⼀介书⽣。但⼦贡还是觉得远远不如颜回,⾃⼰只能闻⼀知⼆,颜回却能闻⼀知⼗,连孔⼦都⾃叹不如。在儒家这⾥,智慧才是最⼤的财富。孔⼦⾃叹不如,⼤都被解释成安慰⼦贡,我倒以为是发⾃真⼼。
【原⽂】
宰予昼寝,⼦⽈:“朽⽊不可雕;粪⼟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始吾于⼈也,听其⾔⽽信其⾏,今吾于⼈也,听其⾔⽽观其⾏。于予与改是。”
【注释】
(1)粪⼟:腐⼟、脏⼟。
(2)杇:⾳wū,抹墙⽤的抹⼦。这⾥指⽤抹⼦粉刷墙壁。
(3)诛:意为责备、批评。
(4)与:语⽓词。
【译⽂】
宰予⽩天睡觉。孔⼦说:“腐朽的⽊头⽆法雕刻,粪⼟垒的墙壁⽆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责备还有什么⽤呢?”孔⼦说:“起初我对于⼈,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为;现在我对于⼈,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为。在宰予这⾥我改变了观察⼈的⽅法。”
【⾃解】
宰予被孔⼦许为其“⾔语”科的⾼才⽣,能⾔善辩,学⽣中的排名还在⼦贡前⾯。⼤约聪明⼈都容易有懒惰的⽑病,⽩天上课的时候,竟然睡着了。孔⼦这回⼉骂的有点厉害:腐烂的⽊头没办法再雕刻了!粪⼟做的墙没办法再装潢了,让我怎么说你好呢?以前我是:听其⾔⽽信其⾏,从今往后我要:听其⾔⽽观其⾏。发这么⼤⽕,应该不完全是因为宰予睡了这么⼀觉,⽽是因为孔⼦对⾔⾏不⼀的痛恨。这应该是宰予早晨的时候夸了海⼝,我今天⼀定要把作业做完,可是最终却没有完成。孔⼦是圣⼈,听其⾔⽽观其⾏的道理不应该现在才知道。此外,孔⼦在这⾥还提出判断⼀个⼈的正确⽅法,即听其⾔⽽观其⾏。这⾥是借题发挥,借此讲出⾔⾏⼀致的重要。
【原⽂】
⼦⽈:“吾未见刚者。”或对⽈:“申枨。”⼦⽈:“枨也欲,焉得刚?”
注释】
(1)申枨:枨,⾳chéng。姓申名枨,字周,孔⼦的学⽣。
【译⽂】
孔⼦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有⼈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说:“申枨这个⼈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解】
孔⼦向来认为,⼀个⼈的欲望多了,他就会违背周礼。从这⼀章来看,⼈的欲望过多不仅做不到“义”,甚⾄也做不到“刚”。孔⼦不普遍地反对⼈们的欲望,但如果想成为有崇⾼理想的君⼦,那就要舍弃各种欲望,⼀⼼向道。
【原⽂】
⼦贡⽈:“我不欲⼈之加诸我也,吾亦欲⽆加诸⼈。”⼦⽈:“赐也,⾮尔所及也。”
【注释】
加诸我:加,陵义。谓以⾮义加⼈。
⾮尔所及:及,犹能义。
今按:孔⼦教⼈,主反求诸⼰,主尽其在我,本章所以教⼦贡者,学者能细阐之,则⼼⽇⼴,德⽇进矣。
【译⽂】
⼦贡说:“我不愿意别⼈加在我⾝上的,我也但愿⾃⼰不要加在别⼈⾝上。”孔⼦说:“赐啊!这还不是你做得到的。”
【⾃解】
⼦贡说:凡是我不希望别⼈强加于我的事情,我也不会强加于⼈。孔⼦说:端⽊赐啊,你是做不到的。⼦贡可以做到不强加于⼈,但⽆法防⽌别⼈来强加于⼰。我们知道,和这句话类似的另⼀句话是“
⼰所不欲,勿施于⼈。”讲的是恕;⽽这⼀节的“⽆加诸⼈”讲的是仁;孔⼦的意思是:⼦贡能做到恕,却做不到仁。朱熹更指出其中细微的区别即“⽆”和“勿”的区别。“勿施于⼈”是⼀种克制,⽽“⽆加诸⼈”是达到了⾃然⽽然的⼀种境界。
【原⽂】
⼦贡⽈:“夫⼦之⽂章,可得⽽闻也;夫⼦之⾔性与天道,不可得⽽闻也。”
【注释】
(1)⽂章:这⾥指孔⼦传授的诗书礼乐等。
(2)性:⼈性。《阳货篇》第⼗七中谈到性。
(3)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关于天道的⾔论。
【译⽂】
⼦贡说:“⽼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闻是能够学到的;⽼师讲授的⼈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解】
在⼦贡看来,孔⼦所讲的礼乐诗书等具体知识是有形的,只靠⽿闻就可以学到了,但关于⼈性与天道的理论,深奥神秘,不是通过⽿闻就可以学到的,必须从事内⼼的体验,才有可能把握得住。
【原⽂】
⼦路有闻,未之能⾏,唯恐有闻。
【注释】
⼦路曾问:“闻斯⾏诸?”盖⼦路乃能尊所闻⽽勇于⾏。前有所闻,未及⾏,恐复有闻,⾏之不给。此见⼦路之有闻⽽必⾏,⾮真恐复有闻。
【译⽂】
⼦路听了做⼈处事的道理,还未抵达能够实践的程度以前,害怕⾃⼰⼜听到新的道理。有:通“⼜”。
【⾃解】
⼦路不单单是有勇,还很认真,所以听到⼀段妙论,还没有来得及实践的时候,⽣怕⼜听到另⼀个妙
论。如同前⾯曾⼦说的:传⽽不习乎?⼦路也是每传必习的,即对于每⼀个道理,都要亲⾃实践⼀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