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字形⼿势的来历,你知道吗!
“V”字形⼿势,英国⾸相丘吉尔打的,最为著名⽽经典并具有代表性。这个⼿势在第⼆次世界⼤战中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在战时,“V”字⼿势作为胜利的象征,家喻户晓,⽽纳粹德国占领区的“V”字运动则像扑不灭的⽕焰,相互传递信⼼,互相⿎劲、问候等,影响深远。但在⼆战时它的运⽤发起⼈并不是丘吉尔,⽽是⽐利时反法西斯战⼠维克多·德拉维利。⾄于这
个“V”字形⼿势来历,还有两种说法。
1940年5⽉,英国陷⼊了三⾯被围的困境。在最艰难的时刻,丘吉尔对胜利依然充满信⼼,他掷地有声地说:“⽆论处境多么可怕,也要赢得胜利;⽆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赢得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存”。在德国空军轰炸伦敦期间,有⼀次,丘吉尔在地下掩体举⾏记者招待会,地⾯突然传来敌机来袭的警报声。就在这个时候,丘吉尔将右⼿的⾷指和中指分开,同时按在作战地图上的两个德国城市,然后铿锵有⼒地说:“请相信,我们会反击的!”⼀名记者当场问道:“⾸相先⽣,你有把握吗?”
丘吉尔被激怒了,望着那位记者,旋即将按在地图上的指头指向天花板,⼤声回答说:“胜利必将到来!”他的这⼀动作被记者抓拍下来,刊登在第⼆天的报纸上。丘吉尔⽤⾷指和中指打着“V”字形⼿势的照⽚,成为他⾯对困境⽽不低头屈服的经典性形象。从此,这⼀“V”字形⼿势便象征着胜利,也代表着必胜的信念,很快在英国乃⾄全世界流⾏开来。同盟国各界⼈⼠纷纷效仿,亲朋好友见⾯,⽇常集会活动,⼤家往往相互打个“V”字⼿势,以⼼照不宣地⿎舞⽃志,坚定信⼼。
德国以闪电战术,攻占了许多西欧国家。这些国家的⼈民不⽢⼼当亡国奴,他们以各种形式进⾏反抗。“V”字符号的出现和⼴泛使⽤,这是⼀种反抗侵略者的形式。在⼀个时期⾥,反法西斯战⼠相互⾼举单臂,张开拇指与⾷指形成“V”字形,以⿎舞⽃志,同志见了则信⼼倍增,敌⼈见了则精神沮丧。“V”字是英⽂“胜利”的第⼀个字母。在⼆战中,它的运⽤发起⼈是⽐利时反法西斯战⼠维克多·德拉维利。
字的来历
德拉维利在伦敦电台以“不列颠上校”的名义号召敌占区的⼈民使⽤“V”字符号来对抗德军,于是“V”字符号不胫⽽⾛。在⽐利时⼤街⼩巷到处可见“V”字符号,⼈们在公共场所或是私下会⾯,都作出“V”字⼿势,接着“V”字浪潮扩散到欧洲和亚洲各国所有的战占区。后来,⼴播电台播出“V”字信号,在⾳乐节⽬中频频传出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即胜利交响乐的⾳符。因为“五”的罗马字正是个“V”字,在“V”字浪潮的推动下,敌占区的⼈民纷纷组织起了“V”字军进⾏反法西斯⽃争。
德国法西斯在极度恐慌之中,严令对占领区“V”字运动的参加者⼤肆捕杀,特务头⼦杀⼈魔王海特⾥希亲⾃出马来镇压“V"字运动。可悲的是,海特⾥希不仅没有将“V”字反法西斯运动镇压下去,⾃⼰却横
死于“V”字反法西斯战⼟的⼝之下。
“V”字⼿势的来历,还有两种说法,最早的出⾃于1415年的阿⾦库尔战役。英法两国由于诺曼底领⼟纠纷及王位继承等问题,在1337年拉开战幕,史称“百年战争”。两国打打和和,到1415年前在法军的蚕⾷下,英军节节败退,仅保留法国西部沿海5个
港⼝。但当时英军的最⾼统帅换成了英王亨利五世,他12岁就成为骑⼠,此后东征西战,在⼀次战役中⾯部中箭,亲⾃体验了长⼸的威⼒,从此⼤⼒加强英军的⼸箭⼿部队。
在1415年9⽉的哈福娄围攻战中,英军伤亡4000⼈,使亨利五世不得不率领剩下的 5000长⼸⼿和900骑⼠撤退。⼀星期后,亨利五世陷⼊绝境,部队被伤病和饥饿折磨着,并在阿⾦库尔被3倍以上的法军合围。他曾想和法国⼈谈判,但遭到拒绝。⾼傲的法国贵族放出话来:“我们要把这些英国农民的⾷指和中指切下来,让他们永远没法⽤⼸箭!”
10⽉25⽇清早,战⽃打响。在战前,亨利将法国⼈的狂⾔说给⼿下听,告诉他们:“跑不掉了,要想保住⾷指和中指,就要拼命!”英军率先推进到长⼸有效射程内,把⽊桩固定好以拦阻法军骑兵,开始把⼀阵阵箭⾬“泼”向法国⼈。法军如梦初醒,第⼀线重骑兵开始冲击,但厚重的盔甲在英格兰长⼸下不堪⼀击。法军好不容易到了近处却发现还有⽊桩挡路。第⼆线的重步兵上来了,但溃逃的⼰⽅骑兵把阵形冲得七零⼋落,频繁射来的箭⾬不停吞噬他们的⽣命。好不容易冲到英军⾯前,⾃⼰的长戟却发挥不了作⽤。当英国长⼸⼿们放下⼸箭,操起⼔⾸斧头加⼊战⽃后,法国⼈终于败了。
此战法军损失过万,仅⼤⼤⼩⼩的贵族就战死了5000多,皇室总管阵亡,⼤元帅则被俘。亨利五世下令处死了⼏乎所有法国战俘,⾯对昨天还不可⼀世,今天却成为俘虏的法国⼈,英国⼸箭⼿们得意洋洋地伸出右⼿两根⼿指,向法国的贵族们炫耀:“不是想砍我⼿指么,看到没?我们的⾷指和中指完好⽆缺。”此后,代表胜利的 “V”字形⼿势开始流传开来。
再⼀个出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闻名全球的奥地利犹太医药家族——伯恩·维克特。该家族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在取得⼀次次突破性成果时,伯恩·维克特科研⼈员为了不打破那种特有的静谧氛围,彼此之间只⽤⼿势“V”来传达祝贺。⾃此,在历史的长河中,维特家族每⼀次度过危机或者获得成果,在庆贺时都会⾼⾼举起2个“V”字。
多年的习惯性⼿势在纳粹统治时期,在排犹驱犹的恶劣环境下,伯恩·维克特实验室科研⼈员打着V的
⼿势,则多了更深的寓意——胜利在望。在1938年7⽉纳粹德国,包围了罗斯柴尔德医院。作为主治医⽣的维特⾼⾼举起双“V ”给予所有躲避在医院的犹太⼈和病⼈信⼼。这⼀刻,全医院所有⼈⾼⾼举起⼿中“V”字,不久便传遍奥地利乃⾄整个欧洲。
“V”字形⼿势寓意内涵丰富,但出处的多种说法都是来⾃⼈类唾弃的战争。我们祝愿世界和平,⼈们打出的“V”字⼿势永远是在战胜困难的时候,是在⾛向和平发展的道路上,是⼈类命运共同体追求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V”字形⼿势新的内涵是幸福和
快乐。(⽂/蔡驷图/⽹络)(⽂/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