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来历的小故事【4篇】
《施氏食狮史》是一由赵元任所写的设限文章。全文共九十一字(连标题九十六字),每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shi。《施氏食狮史》这短文都能看懂,可是如果你读给别人听,他是无论如何也听不懂的!
字的来历这篇文章是中文中最难阅读的文章之一。如果你想试试,请先准备一杯水和一根棍子,以免伤到舌头和牙齿。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只用一个发音来叙述一件事,除了中文,怕是再无其他语言能做到了。
白话文译文:
《施氏吃狮子的故事》
石室里住着一位诗人姓施,爱吃狮子,决心要吃十只狮子。
他常常去市场看狮子。
十点钟,刚好有十只狮子到了市场。
那时候,刚好施氏也到了市场。
他看见那十只狮子,便放箭,把那十只狮子杀死了。
他拾起那十只狮子的尸体,带到石室。
石室湿了水,施氏叫侍从把石室擦干。
在他试图吃掉十只狮子之前,石室是干的。
吃的时候,才发现那十只狮子,原来是十只石头的狮子尸体。
试试解释这件事吧。
背景
话说50年代初期,有人提议汉字全部拼音,以解除小学生识数千汉字的痛苦。语言学大师赵元任老先生大不以为然,戏写一文施氏食狮史。全文共92字,每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shi。这文言作品在阅读时并没有问题,但当用拼音朗读本作品时,问题便出现了,这是古文同音字多的缘故。赵元任希望通过文字,引证中文拉丁化所带来的荒谬。
汉字来历的故事 篇二
在几万年前的原始时代,远古人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意思,后来又学会了用手势,但有些事物用语言和手势是难以表达的,于是有人想出了做记号的方法,可记号太多,容易忘记,后来就用图形表达意思,比如“太阳”就画成一个圆圈的形状,“树”就画成树的模样,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这样产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到了这时,需要文字记载的东西就更多了,而光用一些图形符号来表示,显得太繁琐了。于是人们就简化了一些象形字,并把一些象形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字,让人能更容易看懂。比如把“人”和“木”组合起来,就成了“休
”字,意思是一个人靠在树上睡觉。这样又创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汉字的一个新类型——会意字。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诸侯国,而这些诸侯国的文字又有所区别,于是出现了一字多义、多字一义的情况,这给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带来了困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在全国统一使用一种文字——小篆。这种文字比以前的文字简化了许多,但仍有些繁琐,于是民间逐步兴起了一种应急的俗体——隶书。到了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又创造出了一种更为简便美观的文字——楷书。从此以后,汉字就确立了它的方块形态,开始有了间架结构。以后人们又陆续创造了草书、行书等各种各样的字体,也涌现出了像“钟、王”、“颜、柳”、“苏、黄、米、蔡”这些举世闻名的书法家。汉字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而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的个数也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便于人们查汉字的工具,像《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等。
1949年以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汉字迎来了它发展的春天。50年代初期,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字改革的通知,对于一些笔画过于繁琐的汉字进行了大胆简化,使人人都能识
汉字、用汉字,这在汉字的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汉字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汉字代表化学元素和一些新事物,很多汉字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如何将汉字输入计算机成为一个新的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发展了一系列汉字输入法,如拼音、吴彼字体、表意码、自然码等。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汉字也在不断完善自己,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有些人认为汉字过于复杂,提出了“文字拉丁化”的方案,认为汉字应该走拼音化的道路。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汉字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考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标志,我们不应该抛弃汉字,而是应该发展汉字,完善汉字,让汉字在二十一世纪继续延续下去。
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声到;“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有位老诗人姓潘,笔名浪波,当过省文联主席。熟人和下属,皆称潘主席。场面上叫浪波先生、浪波主席亦合适。但也常有初见面者敬佩得失了分寸,一口一个浪主席、浪主席,叫得旁人身上直起
鸡皮疙瘩。
有人给孩子起名叫怡,王怡、李怡、孙怡、赵怡。你在家随便怎么叫,叫姨奶都行,出去见到朋友,就得注意了。指着孩子对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爷们说:“这是孙怡。”对方不喝多也得犯晕:哪冒出这么个小姨?
有人带外孙上街,偶见到姓朱的女同事,一时反应不及,拉过外孙说:叫朱姥姥。外孙可不是省油灯,他立刻说:牛姥姥。完啦,活急死人。其实叫姥姥就行。
最常用的汉字是猪、马、牛、羊、狗、猫、兔、鱼、虾和昆虫。一旦和姓氏同音,你就要注意了,尤其是后面的字。在报社,编辑简称编辑,遇到叫马牛羊的,就不能简单的编辑马牛羊了。尖叫是不尊重人的。连胡也胡编乱造?
开花。”
在一个热闹的集市上,一个卖鱼的喊道:“鲜鱼!”这时,一个卖泡泡糖的紧接着喊:“泡糖!(泡汤)”那个卖鱼的听了,对那个卖糖的人说:“哎,你为什么说我的鱼泡汤了啊?”他们越吵越凶。就在这时,一个卖豆芽的又喊道:“豆芽!(斗呀)”一位治安员走了
过来问:“还有谁在和他们吵架啊?”正巧一位卖油果的喊道:“油果!(有我)”治安员听了以后说:“那好,把你们四个一并带走!”……
汉字来历的故事 篇三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有的古书说,仓颉创造出文字后,由于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这种种传说都是靠不住的。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