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6个字母起源解析的现状
26个英文字母的来历,一直是一个谜。目前的解释学说,认为是也是像汉字一样,是象形而来;还有一种运动学说来解释。但仔细研究其内容,都难以让人信服。
艾斯运用哲学元论的思想,加上严密的逻辑分析,解密26个英文字母的来历。
二、基础逻辑和语言
艾斯的哲学思想中反复强调的是,基础逻辑只有一种。任何自然内在的语言,都难逃同样的逻辑制约。除非是玄学一样的语言,才可能有所违背。
很多教授在拼命强调不同语言的区别,却没看到起内核是惊人的一致。对比下汉语和英语,就可以清楚知道这单。
笔画——字母
偏旁部首——前缀后缀
字——单词
复合词——英文词组
中文词组——英文短语
相比之下,中文确实比英文简单多了,我们只有5个基本比划,而英文有26个字母。事实上,由于底层英文的复杂,后续是词缀、单词等,数量都远远超过中文。这使得英文的严密性比汉语更强一些。
当然,换个好听的词,中文更加纯粹。事实上白话文的中文看,确实如此,虽然更简单、数量更少,但完全可以完成英文同样的功能。
三、英文没比划的原因
最初的字总是试图写在平面上,或一个石板、木板、纸张等上面。因此,字的变化脱不了几何学的限制,点、线都是共同的。
汉语的笔画有着哲学或数学的纯粹性,点当然是点有了;线包括横和竖,二维性很到位;横竖一组合,构成斜线,撇和捺也有了。英文的最基本单位,按理也应如此,但历史上却不到。一般认为,西方的哲学远强于中国,何以连最基本的比划都忘记了去提炼出来?
那么只能有一个可能,西方的语言学起源先于几何学成型。
四、音标文字和象形文字
英文是音标文字,而中文是象形文字。这是公认的,因为英文字母关乎读音,看见就知道大概怎么发音。而汉字的比划不具备这样的声音关联。
既然是音标文字,怎么可能又是象形的的呢?通常的理论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艾斯认为,英文字母的起源,必然是反应如何发音的,也就是唇、舌、齿等发音器官的状态。
西方的发音学是直接进入了文字的底层,而汉字比划是与发音隔离的。
五、逻辑详解26个字母的来历
要挖掘出26个字母的来历,必须进行去壳处理,还原原貌。
1、去大写化
看小写不看大写,因为大写普遍有一种人为的对称美感,这是在小写基础上进行了对称处理,因此不够接近原貌;也即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去历史附加字的来历
后来的属于前面的变体,为了便于使用增加的。“U”、“W”、“J”是后来加上去的,u和w都是v的变体,j是i的变体。因此去掉,剩下23个拉丁字母。
3、去对称性
清音和辅音,往往成对,而后一个往往是其镜像,往往利用对称性作图。所以去掉其中一个浊音。
b和p,去掉
bf和v,去掉v
d和t,去掉d
n和m,去掉n(把n看做m的浊音,实际m也是浊音,但很轻也可以看做辅音)
c、q、g和k,去掉c、q、g,剩下K
剩下 a e f h i k l m o p r s t十三个字母,也即真正的英文字母内核。
4、内核发音解析
1)a e i o 四个元音字母(第五个u是v变来的,而v因为f而拿掉)
a 表示口腔打开,共鸣在后下半部(喉部和胸部),下面的封闭圆圈实际是暗示共鸣区。e 封闭在上面形成共鸣,依靠舌头中部适度抬起封闭。i 舌头中部向上顶起,1字直立顶起o 前后管道的口腔共鸣,不用多解释吧
2)f h k l m p r s t 9个
以下方代替前方,也就是顺时针旋转了90度,这是拉丁字母喜欢竖立美感统一改变的。
f 向前突起,牙齿放下嘴唇上挡住,一个小横代表上齿。
h 向前开口哈气
k 这个是最难解析的,专项解释
l 舌头伸出拉直,舔(lick)的动作m 两个鼻孔,还需要解释吗
r 舌头向后卷起,那个小豆芽是舌头
s 气流像蛇一样向前钻出来
t 气流从上齿弹出,一个小横代表上齿
3)k的解析
K的解释难度比较大,暂时是这样:
c q 是英文中k的变体,因此经常可以看见它们都发k的音。但为什么这个音用3个字母来表示呢,可能是古人不知道这个音是哪个位置发出的。
这个咳嗽用的爆破音,实际在口腔的前中后三个位置都可以发出来。最前面就是开口的c、中间是k,最靠后面是q。它们都是横卧的,没有旋转90度。
六、字母揭示发音功能的遗忘
26个英文字母,其实核心是13个,比汉语5个比划多了点。目的是解决发音位置的问题,告诉人们如何发音。但随着时间推移,西方人本身大概也忘记了这个指示。
汉语不用标注基本元素的发音,也最后把字或单词发出音来了。可见其实英文的祖先们没必要弄这个。这有点冗余了。
由于最底层不够纯粹,多引入了发音这一功能要求,让英文语言体系超级庞大,最终词汇量超过汉语很多倍。从哲学的高度看,是没必要的。
七、汉语解决发音问题
在不知道英文的条件下,古代汉语的发音一直是个难题,导致文盲很多,很多人只会说话不会识字,或识字很少。但借助英文语音便利发明的拼音,引入西方标点,加上“的地得”,大大弥补了缺陷,使得白话文完全赶上甚至超越了英文。
现代简化后的中文,其实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体系了,做那些努力的前辈实在值得敬佩一下。
英文并不是最早的符号型文字,符号型文字要追溯到楔形文字,楔形文字之后传承到罗马文,才算固定了音形意的统和
那么我们实际上可以看一下罗马文(到古希腊文),这几个相近的东西上面,按照这个“发音表”的原则来看,是更加符合的
英文和德文,以及法文,这几个语种都是它的变形,正像是从篆体到隶体的演变,有的更加强调内在逻辑,有的更加强调发音,有的更加强调形式的美观,各有所长
这也是德语最适合哲学的问题,逻辑直观性太强
<伟大的字母> 副标题: 从A到Z,字母表的辉煌历史. 作者: 大卫·萨克斯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字母表只有大写字母,希腊字母及罗马字母的小写是在中世纪时期渐渐发展出来的。早期的小写体是大写体的手写体,由于其书写速度快,形状渐渐变圆(如ΑΒΓΔΕΖΗΜΞΡ∑Υ变成αβγδεζημξρςυ),去繁从简(如ΑΝ∑ΥΩ变成ανςυω),但为了避免连笔字母之间发生混淆,也出现了一些附加符号,如 ∧Ψ的小写λψ向上延伸的线。同时在书写过程中,很多小写字母的笔画开始向下延伸,突破大写字母的下限,如ΒΓΖΗΜΞΡ∑Φ
ΧΨ的小写体βγζημξρςφχψ。但也有一些小写字母除了较小以外,和大写并无分别(如ΘΙΚΟ∏Τ变成θικοπτ)。
而且从逻辑来说,也不可能先有小写字母.
因为早期人类根本没有笔和纸,记载事件都是刻在木头,石板上的.这就必然使笔画以直线为主.既大写字母.以小写字母这种圆润,流畅的曲线,刻在石板上就是自虐.
后来才发明了笔和纸,但还没有印刷术,所以当时的书都是人抄出来的,为了加快书写速度,字母慢慢变成流体,小写字母产生了.
中文不仅仅是象形文字 如同古埃及文字也不全是象形文字一样 中文中有象形字 会意字 有的字有声旁有 意旁 比如膀胱的膀 这个字就不是象形字 中国大多数单体字是 复杂的都不属于象形字 汉语比起西方字母语言 最大的优点是简洁 文言文最为简洁 但是缺点是不严谨 事态与格不能体现 导致奇异 比如我借了你20块钱 到底是借给还是借来 不能体现 而英文却有方向性的2个动词来表现 而且文言文 很多时候动词名词形容词混用 且没有阴阳性之分 说起
来就是简洁和严谨的区别 不然中国宪法不能有法语版本和拉丁版本的
A a
如同汉字起源于象形,英语字母表中的每个字母一开始都是描摹某种动物或物体形状的图画,而这些图画最后演变为符号。但这些符号和原先被描摹之实物的形状几无相似之处。谁也不能肯定这些象形字母原先究竟代表什么。我们的解释只能是学者们基于史料作出的有根据的猜测。一般认为希腊字母乃西方所有字母,包括拉丁字母的始祖。其实希腊人的字母又是从腓尼基人那儿借过来的。约在3000年前,在腓尼基字母表中字母A读如aleph,写起来形似字母V,中间再加一横,代表牛头或牛角。以后希腊人将它倒过来写。对于古代腓尼基人来说,牛意味着财富,吃,穿,耕作都少不了它。这也许就是A被列为第一个字母的缘故吧。
B b
和A一样,字母B也可以追溯到古代腓尼基。在腓尼基字母表中B叫beth,代表房屋,在希伯来语中B也叫beth,也含房屋之意。字母B原来形似原始社会的两室房屋,小写字母b是后
来从大写字母B衍变出来的。在今 约旦河西岸有一犹太教,基督教圣地叫Bethlehem。该词中至今还包含着beth这一成分。B在字母表中之所以排在第二位也许是因为对人类的生存来说住的重要性仅次于衣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