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守正的名言
以正为政则无不正
责任名言从事管理的人思考管理之道,有的徘徊于东方西方之际,有的纠结于德政法治之间。其实,孔子早就给出了方法,且简单明了,那就是一个字——正。孔子说得明白:“政”就是“正”,只有为政者正,才能引导天下的正。
有一次,鲁哀公问政,孔子说:“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君不为正,百姓何所从乎?”又有一次,季康子问政,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无论国君还是大臣,都应当发挥表率作用,都要尽力做到“其身正”。为政者本人做好了,百姓就容易受到熏陶,这就是“上行下效”。孔子类似的话很多,例如,“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者何以要“正”,这里都说得十分明白。
在我国古代,“政”与“正”往往通用。政,就是端正。为政者自己带头端正了,百姓谁还会不端正呢?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君子”一词蕴含着对为政者更高的要求,因
为责任大,所以要求高。古代“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培养有格局、有情怀、有担当、有境界的社会管理者,“大学之道”使人们格物明理、正心诚意。如此,他们就会“明孝仁礼义”,用以导习世风;同时还要“逐去邪人”,使人不见恶行。《大戴礼记》中说得好:“夫习与正人居,不能不正也。”当社会上明德向善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就“目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视右视,前后皆正人”,就有了良善的社会风气、美好的社会政治。
为政者要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对于人心之“正”具有关键的意义。“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知识就是力量,力量需要方向,有了人心之正这个方向,才智才会发挥积极作用。孔子的儒学教育体系的起点或核心就是“正心”。《孔子家语》中说“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 《大戴礼记》中说“夫子之施教也,先以诗”,孔子重视诗教,正如他本人所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就是“归于正”,真正理解了《论语》成书的特点,就知道其篇与篇之间、章与章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就知道《为政》篇何以在首章“为政以德”之下接着就谈“诗三百”“思无邪”了。很显然,孔子无论谈施教,还是谈以德为政,都强调首先端正人心。
何谓“正”?先来看它的字形,《说文解字》中解释得很明白:“一以止。凡正之属皆从正……
古文正,从一足。足者,亦止也。”正,从结构上讲,上边是“一”,下部是“足”或“止”,所以有人理解为“守一以止也”。孔子对曾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还说过礼“本于太一”。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太一是世界或宇宙的本体,天地、阴阳、男女、夫妻、父子、君臣……这一对一对的“一”都被一一化生出来。既然世间的事物说起来都是一个个的“一”,如果落实到处理人际关系上,就应该“守一”或“抱一”,做到“守一”而“知止”,或“守一以止”,这也就是“正”了。
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为什么说“以正治国”了。《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中庸》中说“道前定而不穷”,这恐怕都是孔子“一以贯之”的“一”。孔子的“正名”主张就是希望人们知止守正,希望世人明其分,尽其力,“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老子说“营魄抱一”,说“道生一”。无论在老子还是在孔子那里,“一”都属于道的层面,是本源,是本性,是起点,都意味着系统的思考、整体的思维,都要求统筹兼顾,不顾此失彼。老子又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下要正,侯王首先要“为”正,要“得一”而“守一”。侯王守一以止而正,与孔子所说的为政者先正其身完全一致。所谓修身,不就是“正其心”的功夫吗?这就是老子和孔子“一”的格局。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人很容易为外物所“化”。既然“物之感人无穷”,人就不能“好恶无节”。因此,治国要以“正”为标准,这是治国的根本。为政者以“正”引领而“为天下正”,为世人做出示范,则社会的“正”就不难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