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了星星案例感悟
这是一刚上大班的孩子。9月开学不久的一个白天,他们看见了“星星”,而我也愿意相信他们是真的看见了。
案例实录
一、搭“天台”
两个男孩用螺母积木搭出了两个四四方方的框框,又拿长板横在两个方框中间,将两个原本分开的方框连了起来。接着,他们又想了各种办法把一张又大又重的垫子抬到了两个连在一起的方框的顶上。孩子们非常兴奋,他们把搭建的这个作品叫作“天台”。
二、安全测试
孩子们说:“载人工作开始了。”有人马上爬上旁边的人字梯看着 “天台”,估计了一下说:“可以上来两个人。”悠悠说:“这只能上去一个人,要检查一下。”旁边一个男孩也说:“要看看牢不牢固。”接着,他还爬上人字梯望着眼前这个高高的“天台”说:“上面好像很不安全,这太危险了。”这时,悠悠从旁边小班游戏区捧来一堆彩积木。我问他:“你干吗拿这些东西?”他说:“为了看看人是不是能上去。我们准备把很重的东西放在上面,看看它会不会坍塌。如果它会坍塌,表示我们还要再检查一下。”
〔我发现孩子们是能预判存在的危险的,他们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孩子就像工程师那样通过很多测试来保障“天台”的安全性、耐久度,体现了“工程意识”。这里也
清晰地反映了孩子伴随实践的思维过程:先围绕“上去是不是安全”这个问题,通过观察“天台”的高度、结构,并凭借自身经验来反思;然后开始自主探究,即尝试用“摆上重物看看它会不会坍塌”的方式来判断人能不能上去;最后进一步反思,“要是倒掉就表示不牢”,这是孩子基于实践操作的分析和判断,深度学习就这样发生了。〕
把很多塑料积木放上“天台”后,有人爬上人字梯说:“它上面放了这么多东西也不倒,说明它是够行(够安全)的。”而此时悠悠推来一辆红塑料小推车,说要做最后一步检查。这里体现了孩子不同的思维加工水平。悠悠显然已在之前搬运的过程中感受到塑料积木是比较轻的。
当笨重的塑料小推车无法被抬上去时,悠悠建议请一个小班孩子来试一试,并说:“让小班的人上去,我们扶着,看需不需要用力气。”悠悠的这句话体现了其思维转换的能力,即从“要用多大力气去扶”来判断“风险有多大”,显然他已经知道了扶的力量大小等同于危险的程度。同时,请小班的孩子先测试也体现了悠悠和同伴的风险防控能力,因为小班孩子体重轻,上去万一有危险,他們容易应对。
在小班小个子女孩不敢贸然上去的情况下,孩子们重新尝试将刚才那辆塑料小推车抬上“天
台”。最后,小推车终于被运到了高高的“天台”上,看到“天台”没有倒掉,孩子们说:“人应该可以上去了,因为我们放的这么多东西肯定比人重。”
〔在整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们是有安全意识的,他们对危险是能够预判并加以重视的,他们并不鲁莽。我还看到了孩子们真学习的过程,即围绕“人能不能上去”这一问题,他们以语言为媒介,借助同伴互助,不断进行反思和实践,最终得出了经过实证的、值得信赖的结论。〕
三、载人工作启动
测试完毕,载人工作正式开始。
“天台”主创人员之一沐沐先爬上了人字梯。上去之前,他反复交代小伙伴们扶住方框,并不厌其烦地跟他们一一确认是否扶好。小伙伴们都用手撑着垫子,等待沐沐上去。沐沐上去了,这时“天台”明显摇晃了一下,沐沐马上下来说:“吓我一跳,我不敢。”悠悠说:“我来。”但刚爬上人字梯,他马上又说:“我也不敢。”这时,我看到沐沐两手两脚分开,最大程度地用脚抵住“天台”两边的立柱,用手撑在两根立柱中间,说:“不摇晃的话,我们就可
以上去了。”悠悠说:“勇敢的就上去。”我问孩子们:“你们不是都测试过了吗?”孩子们回答:“还要重新测试……因为人比较重。”
〔在这里,我清晰地看到了孩子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他们一开始都采取“用手去撑垫子”的方式,而这正是孩子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体现:他们认为人是站在垫子上的,只要扶住垫子就能确保安全,这也反映了他们对“天台”结构的认知。而一旦上去亲身体验到“天台”的摇晃之后,孩子们马上就调整了“扶”的动作,他们不再扶垫子,而是两手两脚撑住立柱。从中我看到了他们获得经验的方式: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明白了危险源于这个“天台”结构的不稳固,而不是垫子承重的问题。这让我对孩子是如何学习的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一开始孩子说“我们放的这么多东西肯定比人重”,到现在孩子说“人比较重”,我看到了他们在“观察—体验—比较—反思”之后对自己认知的修正。从孩子说“勇敢的就上去”,我看到了他们在不断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想法。他们看到人上去了而“天台”没有倒,就判断“天台”是安全的,但与此同时摇晃确实令他们害怕,所以就形成了“只要足够勇敢就能上去”的想法。〕
最终,孩子们都一一上去试了,人一次比一次多。有人从一开始趴在“天台”上,到慢慢坐起
我发现了来,再到尝试站起来,表情越来越轻松。突然,有人发现“天台”的“脚”歪了,于是在“天台”上的孩子马上都下来了。
四、用横板加固
第二天,悠悠在“天台”的一边用一块长板进行连接,他说这是在加固。沐沐见状马上也用横板加固另一边。
〔在这里,我不得不赞叹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感觉到摇晃”到“用手脚把‘天台四个‘脚撑住不让其摇晃”,再到“用板进行横向连接增加其稳固度”,我看到的是孩子们从获得感性经验到走向理性思考的过程,他们通过体验、反思判断出了可能存在的危险及其原因。令人赞叹的是,他们能将这个判断跟“天台”的结构形成关联,进而想到通过横向连接的方式加固“天台”,以此来降低风险。〕
长板加固工作结束后,他们又开始在“天台”上放垫子。这回用的是比昨天更大更厚的蓝垫子,整个“天台”明显比昨天的高了不少。
沐沐站在边上仰视“天台”许久,然后双手扶住“天台”一边的木板,用力摇晃了一下。看得出
孩子们在经历了昨天的“摇晃”后更加小心了,他们是在做进一步的安全确认。站在人字梯上的悠悠说:“我们已经加固很多地方了,这里、那里都连接过了,我们爬的时候也不会很用力推它的。”
〔孩子们用反思性语言分析了自己所搭“天台”的结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连接就能使之牢固。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自发的表达呢?在我看来,这是孩子们在拿捏不准的情况下希望得到来自成人的安全确认。这是孩子的智慧,而我的不动声就是对孩子的支持。我读懂了孩子行为的目的,也确认了孩子当下的能力,即他们能有理有据地进行准确的安全评判,而我依然愿意带着好奇心去观察孩子可能还会做什么、怎么做,这也是我对孩子游戏自主权的尊重。〕
悠悠和沐沐犹豫好一会后,开始行动。沐沐用脚踢了踢“天台”的四个“脚”,对歪的地方做了进一步加固。悠悠看了半天,转身来到材料区,挑了一块长板,旁边的沐沐马上表示赞同:“再加固一些。”于是,两人又各自在一边加了一块长板进行连接。可见,当教师真正放手时,孩子反而会更小心谨慎,更重视安全问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