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读后感(合集11篇)
中国传统节日读后感 第1篇
    打开《中国节日故事》这本书,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因为这本书,带给我又一门丰富多彩的知识,让我更近一步了解我们民族的节日。
    中国文化的这本书,让我可以看到我们祖先历经漫长的历史创造了数不胜数的节日,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气派,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一个伟大的民族,它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政治上,经济上,更深深的体现在文化上。这种具有特质的民族文化气象和丰富多彩的节日,更鲜亮的显示民族的血脉。民族的根基。民族的标志。民族的身份和民族自身的精神家园。
    由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民族的文化,就有中国民族的风俗,就有以春节为代表的各族文化知识,就像清明节,即有他祭祖先扫祖坟。生别死离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成为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以一份值得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维系着我们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
记忆,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化。道德素养,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读后感 第2篇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和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不仅知道了它们的来历,还知道了它们的习俗。如:端午节传说是因为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把糯米包成粽子,扔到江里。后来为了纪念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吃起粽子,于是就有了端午节。每年的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这天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圆圆的月饼,观赏着皎洁的明月,是多么愉快啊!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人们纪念祖先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踏青、扫墓、烧纸,祭奠自己的先人。
    前不久,我们刚刚度过了中国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春节期间,我和家人共同体验了一系列的春节传统习俗。大年夜的早上,我们一家人欢欢喜喜去超市购买年货。买了各种好吃的食物,还精心挑选了春联和窗花。一回到家,我就帮着爸妈打扫房间,贴春联,贴福字。妈妈告诉我这可以让我们家在新的一年里充满幸福。紧张忙碌过后,我们
终于迎来了春节最重要的活动:守岁。我们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大年初二,爸妈带着我到娘娘家拜年,一进门,我就说了一串吉祥话,惹得娘娘高兴得不得了,连忙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在姑父的指导下,我还学习了包饺子,虽然包得还不太像样,但我还是很开心。
    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盛!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有责任继承传统,让它们在我们这一代继续发扬光的!
中国传统节日读后感 第3篇
    我原来一直以为过节的含义只有两个,吃好和玩好,自从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以后,我终于知道了每个节日的内涵都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其实,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文化起源、习俗、趣闻和传说,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
    其中,中秋节就是最具有文化内涵的节日之一,是大家共同向往的节日。许多亲朋好友,外出游子在这一天团聚在一起,共叙亲情。它象征着美好、和谐和团圆。现在中秋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节日了。
    “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寄托了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重阳节有着古老的传统习俗,每逢重阳节,人们都会登高、野餐、配插茱萸、饮菊花酒和吃重阳糕等,也形成了尊敬老人的习俗。这些风俗习惯是我们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是值得我们纪念和发扬的。
    七夕节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节日,它包含了深刻的意义,还有着最美丽的传说。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天气温暖,花草飘香,相传每年的这个时候,是天上的“织女”与“牛郎”相会的日子,听大人们说,这天晚上,如果躲在葡萄架下,还可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这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有浪漫彩的节日,代表了人们向往幸福美满的愿望。
    《我们的节日》这本书不仅仅增长了我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深刻认识和领会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以便我们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中国传统节日读后感 第4篇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今天,我阅读了《传统节日篇》,里面讲了许多节日的来由和典故,比如:中秋节、清明节、除夕、春节等等。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最感兴趣的是清明节——挂纸的故事。相传汉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大战了好几回后,刘邦终于登上了帝位,得到了天下。他回到故乡,想到祖坟上拜他已故的父母,却只见广大的墓园中荒凉一片,黄土祖坟上长满了杂草,不知哪一座才是他父母的祖坟。刘邦心里很难过,心想:虽然得到了天下,却不到自己父母的坟墓,有何颜面。刘邦撒纸向天祈求,终于到了父母的坟墓。这个故事流传下来,后人效仿汉高祖刘邦,在清明节祭拜完祖先后,用小土块压上许多小纸片,表示有后人祭扫过了,以示后人对先人缅怀。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所在,当我们在墓前拜祭祖先缅怀过去时,我们更应注重现在,孝敬我们的父母、长辈。长辈用爱与光阴呵护我们成长,他们无私付出,无怨无悔,等我们长大了,父母老了,就到我们来孝敬父母了,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慰籍父母、长辈们的操劳,而不要像汉高祖刘邦一样,虽然当了皇帝,但却没有尽到儿子的孝道。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大孝之花开满神州大地,让传统文化在炎黄子孙心底根植。
中国传统节日读后感 第5篇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暑假已悄悄溜走,自己收获了很多。但最大的收获就是读完了
《中国故事—传统节日的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不仅知道了它们的来历,还知道了它们的习俗。如:端午节传说是因为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把糯米包成粽子,扔到江里。后来为了纪念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吃起粽子,于是就有了端午节。每年的`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这天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圆圆的月饼,观赏着皎洁的明月,是多么愉快啊!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人们纪念祖先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踏青、扫墓、烧纸,祭奠自己的先人。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腊八的故事》里,有这样一段文字“瞌睡虫”觉得老两口太小心。他对媳妇儿说:“粮满仓,豆满仓,何必犯傻种地忙?”“没底锅”觉得老两口真啰嗦。听到这样好玩押韵的对话,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呢?最为贴心的是,本书还请了许多有名望的画家为我们画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插画,比如《元宵节的故事》是励国仪先生画,《小年的故事》是朱成梁先生画的,将民间的热闹劲体现的活灵活现。他的画面里还常添点动物,马呀,牛呀,猫呀,又有生活气息,又带着表情,像是这一出小戏的观众。哎,画得太好了,难以形容,看完了忍不住回头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