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班会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方面就体现在多种多样的民俗活动上。整理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第一篇
  一.班会主题: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二.班会时间:20----年x月x日
  三.班会地点:310
  四.班会目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但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不断发达
的今天,人们忙着工作,几乎慢慢的忽略了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节日,就算知道今天是这个节日,但是不知道这个节日是干什么或纪念什么的。所以通过这次主题班会,鼓励大家多了解这些传统节日。
  五.班会过程:
  1.班长讲话,提出班会的主题——关于“清明节”。因为马上就清明节就要到来了,这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国家法定休息的节日之一,所以班会主要是关于清明节的主题班会。
  2.提出主题,班会继续开展,团支书向大家介绍了关于清明节的一些知识。首先,清明节的来历,清明,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因此得名。”接着讲了清明节的由来以及有关的一些活动,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了!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非常特别的节日。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3.班上同学发言,讲了自己对清明节的了解,主要是在节日习俗方面,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还有古代诗人“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名句。清明时节活动多种多样,有踏青,蹴鞠,扫墓,祭拜,荡秋千,放风筝,植树等,不同地方都不大相同,但是扫墓几乎是每个地方都有的,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关于清明节吃的食物,清明节要吃青的食物,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六.班会总结:
  最后,班长这次班会进行总结,由于清明假期马上就到了,同学们可以一起出去踏青,感觉一下初夏的气息和清明节日的气氛。再次说明传统节日是经过祖祖辈辈就传下来的,作为后人我们应该重视这些节日。班会最后,班长读了一首和清明节有关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借着这首诗,更好的表达出了清明时节的气息,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人,在清明那天,冒着小雨,拿着祭品,在去墓地的路上行走着,去扫墓的情景。
  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第二篇
  活动目标:
  1、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时机。利用节日机会,合理把握主题,从而以感情为纽带拉动家校的距离。
  2、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以文明行为,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活动安排
  一、导入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1、复习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古诗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这里指重阳节)小朋友知道什么时候是重阳节吗?(农历的九月初九)
  二、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习俗
  (1)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我们就知道在唐代,重阳节就非常受重视了。并且,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2)听故事:东汉时期,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送了命。恒景病好后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害。恒景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人。在仙鹤指引下,仙长收留了恒景,教他降妖剑术外,又送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一天,仙人对恒景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来了。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告诉他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九月初九的早晨,恒景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脸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下子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就传了下来。
  A:恒景能把这恶魔杀死靠的是什么?他怎么才练出这一身武艺呢?(废寝忘食)
  了解“废寝忘食”的意思,你对哪个字的意思不了解呢?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