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三礼”读后感大全阅读“三礼”心得体会范文
这一章《三礼》让我体会到了古人对待礼仪的重视,从历史看来,从古至今, 礼仪就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靠言语的传播,礼节习俗得以延续发扬。更让我感 触深刻的是,历朝历代及经书中,提倡的完美的三礼也在不断变迁,但是本质背后 深刻的精神没有变化,尊老、敦厚和谐、拥有耐心和礼貌。
我从《三礼》第五章中体悟到,礼仪的道德应当尊重老人,孝顺父母,以及注 重以德礼极。古人生活中需要将此礼节融入生活,以让秩序能够彰显出历史文化的 雅脆孤单。唐代以来,古人对礼仪和习俗的重视值得我们学习,这既是出于恭敬, 也是出于克制自己,我们应当学习其中的精髓,使之成为真正的个体精神品质。
从一个文明礼仪的角度观察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尊重老人,孝顺父母,并以 德礼极为准则,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改变困境,让礼仪之道不腐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爱心。
“三礼”指什么呢?
指《仪礼》《周礼》《礼记》。“礼”是一种教人节制,教人平和,建立起社会秩序的政治制
度;是一种追念本源,感恩敬畏的宗教仪式。
儒家所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等等,却都加以合理的说明。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礼为治乱的根本;这种思想可以叫做礼治主义。
有了“礼”的约束,大家按照尊卑长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份吃穿住行,履行自己该尽的责任。有了界限,有了边际,各尽其职,不能贪多务得,不能偷懒耍滑。
“礼”的践行,是社会的进步,是文明的进步,凡事立了规矩,人们就有了生活的参照标准。长幼就有序,尊卑就可以分辨,秩序就不会乱,国家就能得到更好的治理。
家有家规,国有法则。大家都能遵守维护这些日常准则,法律法规等,大家便能相安无事,天下太平。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读朱先生的这本小书,真的是受益匪浅,而且也是其乐融融。现把刚读的第五三礼篇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可能说到三礼大家都知道是指<周礼><仪礼>和<礼记>三部经典.但其实礼原来是归一的,荀
子关于礼其有“三本说”即儒家对于礼主要是包括了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日常生活习俗等三方面。
朱自清先生就从“三本说”而 “礼”了。在政治制度方面,朱先生认为礼为教人以节制、教人以和平,从而建立起以礼为核心的社会秩序,此即礼治主义,也为我们常言之王道之根本。在宗教仪式上比较容易理解,也较为的普及,通常而言的君王诸侯的祭天祭地,老百姓的祭鬼神、伺祖宗,都可谓一种礼矣。日常生活习俗而言,我们就更可以切身体会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规矩、讲究无不是礼的,再则我们对人、对亲戚朋友、对父母、对兄弟妹、夫妇之间,我们无不是讲究的长幼有序、亲疏有别、相敬如宾等等都是礼之用矣。于此,朱先生已经把礼基本讲通透通透了。
接着朱先生当然得把“三礼”的演变详细述之。《仪礼》是一部关于当时(战国时期)实施礼制的书,基本上可说是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的汇合体了。《周礼》则是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了。《礼记》是儒家讲述礼制及礼制演变的历史的书。关于礼的记自战国至汉很多,流传至今的只有《大戴记》(戴德著)和《小戴记》(戴圣著)了。后世所称之《礼记》多指的是《小戴记》了,这主要由于据朱先生言小戴记比大戴记容易之缘故。对于,这种说
法是否当之,由于没有读过大、小戴记无从确证,但我还是比较相信朱先生之判断的,然为何《小戴记》之流行,而《大戴记》之湮没,我想和汉武帝之后立礼之博士,以及后世学者之偏好也有相当之关系吧。
读古代经典于我辈似乎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当然这主要由于我们所得之教育之关系了。然读朱先生的书,确毫不费力,因为此书立足于经典普及性质之读物,而且确当之无愧啊。
到了现代社会,不再强调这些礼俗了,但过去几千年的礼仪文化还在影响着我们。比如我们不自觉地就做出尊老的举动来,我们礼让身份尊贵的人,我们扶贫济困。即使没有明文规定要这么做,似乎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观念在主导着我们的行为。人们的心中似乎也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随时拿出来检阅衡量身边的人与事。
有了这些不成文的规定,社会能往良性方向发展。古人的智慧,延续到今天还能采用。这些礼仪规范,到了今天,大部分不会强制要求执行,有些礼仪规范即使你不遵守也并不犯法,但可能引来非议。犹如道德体系标准那样具有社会约束力,并非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但是儒家的礼,也并非全都接地气,有些是属于他们儒家的理想,就不一定近乎人情了。另外,社会在变,礼却反应慢,变通也不够迅速。就是说“礼”往往与社会脱节了,人们不需要他了,但这时候“礼”仍在发挥作用。人们不再需“礼”,没有了需要,没有了意义?
当然,那些所谓封建吃人的礼教都是“伪礼”。
想起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文章就控诉了封建吃人的礼教,也批判落后的封建教育制度。比如《二十四孝图》中“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落后的孝道,甚至是愚昧的孝道。鲁迅也写到父亲管束他背诵自己完全不懂的《鉴略》,不背完不允许他去看迎神赛会……鲁迅批判封建社会落后的教育制度扼杀孩童的天性,家长传统的教育方法也相当愚昧落后。
鲁迅在《故乡》中也抨击了封建礼教中的等级制度。中年闰土不合时宜地称呼“我”为老爷,中年闰土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愚昧落后,一味追求“多子多福”的思想,即使穷困潦倒也还坚持生下五六个孩子。已然是新社会新时代了,他还走不出旧社会封建礼教的阴影,满脑子都是老一套的仪礼,封建社会落后的思想依然主导着他,他一辈子都走不出思维的桎酷,已是根深蒂固的观念了。
所以,看待本章节内容,应该一分为二辩证地去看问题,“礼”运行的好,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如果一味不合时宜地强调老一套的“礼”,会阻碍社会进步,会“吃人不吐骨”,会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
朱自清先生认为应该把语文教育的目的确立在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并且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上,重视语文教育的思想性。认为语文教育既是语文训练,同时更是文化训练。这些表述虽然针对当时的大学教育而发,显然对当今语文教育业有着相似的启发意义。
而作为语文老师,我意识到,对于传统文化,我积淀太少。利用暑假时间,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用先生的话说”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必须得惭愧地承认,即使本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对书中提到的`有些经典书籍我也未曾认真读过。
读过先生的《经典常谈》,觉得似乎经典不是想象的那么枯燥无趣,只是我还没到法门,没有真正走到经典的大路上去。当然,我也谨记先生教海:”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茎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
了。”
读了本书,我发现我关于部分经典的一些文学常识的认识是不准确的。比如,先生在介绍《说文解字》时提到的关于”仓颜造字说”的一些看法,之前我一直也知道凭仓颇一人之力,创造出整个汉字体系是不可能的,那是神话传说,但我并没有探究这个传说的成因和其中深意,先生的解释让我觉得醒灌顶:”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预备工夫。”
原来对待传说,我们不光应该知道其然,更可以探究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自己发现读书的乐趣。他还指出,”史箍’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正好指出了我的错误认识。
朱自清是民国时期的一位知名作家,这本《经典常谈》是一本朱自清专门写的一部讲述国学经典文化的著作。读过他文章的人都知道,他的文章不像同时期的那些作家苦涩难懂,他的作品反而更加亲民,经典这东西日积月累想要了解就一定要挖得很深,但是朱自清能够由浅及深地带领读者,引导读者。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最喜欢的课文之一就是《背影》,因为看他的文章能够很轻易地读懂他想要表达的东西,他舍去了那些无关紧要的修饰,只把干货留给读者,我感觉这才是一位作家的负责的表现。
本书的主旨是告诉读者,我们国家的那些经典著作是不能被淡忘的,他努力推崇这些经典,比如说文解字,周易,诗经等等总共十三篇之多。书中不仅分别讲述,并且还结合了历史大脉络,体现出了一种连贯性。
胡适说,近年来古学的大师渐渐死光了,新起的学着还不曾有什么大功绩表现出来。这就像是濒临灭绝的动物一般,只不过动物被保护起来了,而这些国学却并没有得到太多热度。可能是大家都觉得不需要了,既然科技已经进行到如今这样,就没什么要担心的了。但是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进步,而进步的基础就是掌握历史前辈所总结的道理。
很多错误的思想不断传染,使人们还自以为加入了国学的保护队伍当中,其实这帮人才是罪魁祸首。人们还没搞清到底是什么使国学被人淡忘,有人怪罪于西洋学术,甚至认为孔教可以完全代表中国的古文化。还有人认为保护古学就是保存古文古诗,这都是外行人的做法,也是时候使这些得到一个终结了。
看这本《经典常谈》就像是在故事一样,它突破了时间的限制,虽然它成熟的时间很早,但是单从思想和内容上来看,是看不出年代感的。朱自清告诉我们,书还是要看的,关键是要看好书,不要看杂书,这些看过会有质的改变的作品是千万不能被忽略的。如果你觉
得那些古老的著作看起来枯燥难懂,没关系,就算你毫无古文基础依然可以看这本书,它会领你上道。
只要我们了解了国学的重要,并且着手把即将被丢掉的东西捡起来,我们的将来会更美好,这种美好是由内而外的,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书中介绍了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入手,还有介绍,有方法,差的只是努力的人。我相信,为了使自己更完美,使国家更富强,中国人是不会放弃经典国学的,祖国的未来也正等着我们去创造。
 近日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这本《经典常谈》,该书主要是介绍讲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书的自序上也说这本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典籍,也可以称作为“国学入门书”。既然能够称得上“国学入门书”,其分量可谓不言自喻。这本书的出现也为各个阶层的人翻阅史籍做了一个很好的指引。
朱先生这部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著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著作。在朱先生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
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