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古诗词赏析大全
【篇一】秋天的古诗词赏析:秋词二首
唐代: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嗾人狂。
赏析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点,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即使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彩,不过,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鹤排云上”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
的画面。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个别致的景观的描绘,体现
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
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不过它所
表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
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
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便引诗情到碧霄”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个壮
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
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
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三四句体现的,不但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更多的是一种高扬
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悲凉的气息,诗人随着自
己的“诗情”,和想象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
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
情的美的感受。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
但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写秋天景,诗人用白
描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别有特的秋景,山水清净,夜里还会下霜,树叶有红有黄,在山间错落点染。景清丽闲雅,如一位彬彬有礼的
君子,让人肃然起敬。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嗾人狂”,后两句紧承前两句写道,如果你要是不相信秋景这样清雅美丽,可试上高楼一望,顿时会让你
感到彻骨的清澈,心境澄静,心情肃然深沉,怎会像繁华浓艳的春天
那样让人轻狂。诗人巧妙地暗用拟人手法,将秋天和春天比拟成了两
种不同的人,用春季的轻浮反衬了秋季的端庄素雅。表现了秋之高洁
和沉稳,反映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积极高昂的精神面貌。
总结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
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刘禹
锡这两首《秋词》所体现的不但仅秋天的生气和素,更有为理想而
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篇二】秋天的古诗词赏析: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
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
秋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听觉等方
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
“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
大不相同的风光。词人是苏州人,对这个地方的季节变换,远较北人
敏感,故用一个“异”字概括,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衡阳雁去无
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了这个
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反过来说,这个地区秋天的荒
凉景象,尽括在雁“无留意”三字之中,显得笔力遒劲。
下边续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四面边声连角起”,这种
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
蓄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上句写延州周围环境,它处在
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斗争。“长烟落日”,很容易使读者联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四字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
城闭”三字,气象便不相同。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所见;
边声、号角声,这是所闻。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体现在读者
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特别值得玩味的是“孤
城闭”三字,它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宋朝从建立之后,
就采取重内轻外政策,对内加紧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
疆上长期放弃警戒,武备松弛。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
宋廷调兵遣将,扬声讨伐,而事起仓卒,将不知兵,兵不知战,以致
每战辄败。词人移知延州,到任后,一方面增强军队训练,一方面在
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才
暂时稳定下来,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所以“孤城闭”三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态势,反映出宋朝守军力量是很薄
弱的,作为指挥部所在地的城门,太阳一落就关闭起来,表现了形势
的严重性。这个句就为下片的抒情作了铺垫。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
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
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未勒也是《封燕然山铭》这个典故而来: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
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由班固执笔,颂汉威德,
就是所谓“勒石燕然”。勒字此处是雕刻的意思。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
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总之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
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
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
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
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
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自经历
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篇三】秋天的古诗词赏析:天净沙·秋
元代: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
红叶黄花。
秋的古诗赏析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
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
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
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这首小令,只五句二十八个字,篇幅虽短,却以神来之笔捅绘出
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前三句着力渲染出一派深秋凄凉之景。黄昏时:如血的残霞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夕阳淡淡的炊烟袅袅,几只
归巢的寒鸦,静静的站立在老树枝头,忽然,一只哀鸣的孤鸿,在天
边晚霞影里远远的飞翔,而后两句,作者却将笔锋一转,写到: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