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代人的年
    曹文乾
    一进入腊月,街上到处挂着大红灯笼,一张张琳琅满目的年画绚丽多彩,透露出新春的气息,年货市场更是火爆,人们大包小包地把年货争相拎回家,到处散发着浓浓的年味。眨眼间新年又来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过年的认识也就不一样。父辈们惧怕过年,我们小时候盼望过年,现在的人顺其自然,对过年既不怕也不盼。
    据奶奶讲,有一年除夕,她早早起床,生了一大堆火,然后去打理安顿她的九个儿女。那时娃儿们没衣穿,男娃子便在肚脐处用一块“遮羞布"缠住,这就算是穿衣了。父亲九兄妹
把小脚丫插进热灰里,围坐大火笼,活像几只灰老鼠。奶奶那天为全家人准备的团年饭是“野菜面子汤”(将小麦面兑水搅拌而成的面疙瘩与野菜煮沸)。全家人正端碗吃着,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哐咚哐咚"的军靴声,这是日本鬼子进村大扫荡来了。奶奶紧紧抱住她的幺儿子——我的父亲,心一下子悬到了嗓门眼,万幸的是日本鬼子总算没有闯进屋来。
    父辈们那代人,到了过年那天总算可以吃上一口白米饭,真真切切地体味纯米饭的滋味,365天解一次馋,因而盼望过年也是人之常情。
    大概是20世纪70年代,有一次过年,父亲手里拎着从生产队分来的一斤半猪肉和3斤菜油,满脸的欢喜。他孩子般的一边大声嚷嚷:“过年有肉吃啰!”一边手舞足蹈。我依稀记得那次年饭桌上,母亲摆上了12个菜,那可是一年中最丰盛、最可口的饭哩。
    我小时候,一进腊月就天天掐着指头算还有几天过年,盼过年是因为那时候很穷,平时生活都是吃一些红薯和菜饭,甭说猪肉、饺子了,等到过年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有了,我们就狼吞虎咽一饱口福。平日里也没有新衣服穿,因为一没有钱,二没有布票,那个时候凭布票购布匹,每人每年划不到一件衣服的布匹,我们5兄妹就轮流地买布做衣服,老大穿不了的衣服就老二穿,老三老四老五依次“捡旧",直至这件衣服补丁连补丁。过年还有我们男
娃子最喜欢玩的鞭炮,平日里听不见鞭炮声,也只有等到过年的时候才可以放鞭炮。 拜年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活动。记得有一年正月初一,我和堂兄弟们去给父辈们拜年。当时,三妈居住较偏僻, 便派大哥作为代表去给三妈拜年。大哥拜年归来告诉我们,三妈特高兴,还为他煮了一个荷包蛋。 我们听说后,个个后悔,当初该跟大哥一同去的。于是乎,我们浩浩荡荡直奔那山旮旯的三妈家。到了三妈家,我就担心得很,三妈有没有这么多鸡蛋啊,我眼珠子骨碌碌地盯着三妈的厨房,可就是不见三妈灶里冒出烟来。看来荷包蛋是没有指望了。临走的时候,哥哥们一个劲地往我小小的衣兜里塞“豌豆”(蚕豆)、“苕皮子"(红薯片)。我心想,今儿哥们咋对我这么宠。可脚下刚迈出三妈的家门,哥们就把我的衣袋抢得个精光。
      成年后的我们总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应付过年。因为幸福一直萦绕着我们。平日里想吃就“嚓嚓”地剁它几块五花八门的家禽野味。只要经济宽裕,心想就能成。因此,一年365天,每天你都可以杀猪宰羊,每天你都可以去泡餐馆,安逸地享受,拥有幸福的日子真好!
    (1)请从人物描写角度对“他孩子般的一边大声嚷嚷:‘过年有肉吃啰!’一边手舞足蹈"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
___
    (2)文中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___
    (3)三代人的年各有什么特征?请概括。
___
    (4)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儿时“年”的味道,丝丝感动润心田。包饺子、挂灯笼、放鞭炮、拜大年……春节的习俗太多太多,家庭的年味也十分浓厚,请你也用生动的语言来回忆你家的幸福“年"味。
___
    2.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我的历史老师
    武亦姝
    手机里至今保存着一段完好的视频。那是一场篮球比赛的过程,简单、随意。
    视频里,午后倾泻的阳光,给整个画面染上金。夕阳下的操场,简易的篮球架,两个身影不断地奔跑、跳跃……
    画面定格。定格的这张笑脸就是我们的历史老师。格子衬衫,牛仔裤,运动鞋,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她身上似乎没有一个元素与“女性”这个词挂钩——除了脑袋上那条顽皮的马尾辫。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那天,她便颠覆了我对历史老师的传统印象。课堂上,一个奔放的声音说她像扎着马尾辫的男生,她一笑,似乎喜欢这样的赞扬。
    与传统的讲台教学不同,她上课不喜欢站在讲台上,而是走下来拿着合上的课本,慢慢地讲。从北京猿人到探月工程,从战国纷争到苏联解体,一幕幕历史的大戏就这么上演在眼前了。这时候的她,不是一位老师,简直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周围随时凝聚着惊奇的目光。无论何时,她都不吝啬自己的笑容,这样的笑容配上精彩的见解,除了“女神"一词,我想不到更适合她的词。
母亲与我
    有几次在食堂遇到她,竟得以闲聊般地问出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一起吃饭的同学会提出各种国内国外、公元前公元后的问题以及想法,她细致地回答、补充,乃至扩展,总是令人瞠目结舌,然后在场的人便连连感叹自己的孤陋寡闻。让人十分敬佩的是,她对待历史的态度非常耿直。她会义正词严地为受到不公评判的历史人物辩护,也会毫无保留地揭露被神化的那些人物。因此,她所勾勒出的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总是丰满且真实的,随时就鲜活于眼前了。数次,她和我们在午休时间讨论历史,直到上课铃响。“喔,要上课了?”回头,触到她一双依然思考着的眼睛。这样的历史是伸出手就可以触摸到的。
    在相处中,我常常为她对学生的认真与尊重而感动甚至惊讶。记得那次历史知识竞赛过后,获胜组的同学兴奋地向她索取棒棒糖作为奖励,她竟下意识地挠挠头:“明天带来好吗?"第二天,当这事都已被当作无足轻重的玩笑淡忘了的时候,她认真地数了数,将五颜六的糖果交到我们手里。“应该没有数错吧?”她认真地说,“如果有同学没有拿到,记得让他来拿呀!"大考前,各科的资料和习题不断地砸下来。那段时间,每一次布置作业前,她总会问这些作业会不会给同学们带来太多压力——那关切的神情里,甚至带着些许紧张。作为学生的我,又怎能不被触动呢?
    初二开学的时候,我如愿以偿地看到了她短发的样子——她曾说过,自己以前一直是短发。那个在我的潜意识里出现过的她的形象,终于真实地出现在我面前了。
    突然觉得,“独特”这两个字不足以诠释她。她是一个多彩而神奇的人,并不仅仅只是一位多彩而神奇的老师。
    (1)文章开头写手机里的视频及其定格的画面有何作用?
___
    (2)为突出文中历史老师的“独特"之处,作者选取了哪些事例?请简要概括。
___
    (3)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第二天,当这事都已被当作无足轻重的玩笑淡忘了的时候,她认真地数了数,将五颜六的糖果交到我们手里。
___
    (4)你喜欢文中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
___
    3.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母亲的针线
    王辅臣
      ①最近几年,母亲每一次离开故乡来上海小住,行囊中碎布粘好的鞋垫半成品是必带的物件。我们上班忙,没有多少时间陪她,而她时常牵挂的孙子也去上大学了,工作日,家里常常就她一个人,亲戚、朋友都在故乡,熟人唠嗑几乎不可能。做针线活,特别是纳十字绣或盘绣的鞋垫,就成了她消磨时间、排遣孤寂的最好方式。
      ②母亲心灵手巧,小时候过年,家里贴的窗花都是她亲手剪的。母亲缝制衣服的手艺更是远近闻名,我到上海上大学穿的一件深蓝的外套,就是她亲手缝制的,式样是模仿当时的军装,上下有四个兜,老百姓都称为军便服。
      ③记得读中学的那几年,临近年关,我从学校回到家里,母亲安放着缝纫机的房间里总是人来人往,大多是村里和邻村待字闺中的们和已经成家的年轻媳妇们,她们拿着花花绿绿的布,上门请母亲裁剪、缝制过年的新衣,屋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④此时的母亲顾不上“领导”我们,我和弟弟、妹妹就有了难得的自由,都各自同伴去疯玩。父亲也自由了,去他的那些“狐朋狗友",或喝酒或谝传,间或唱几段秦腔,为春节后元宵节的三天大戏做做准备。不过这样的场景如今在故乡也已不复可见,人心喧嚣,那些平淡闲散而又温馨的片段怕是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⑤听亲友和邻里们讲,祖母是穿着母亲手工做的绣花寿鞋离开这个世界的。祖母出身大家,秀外慧中,五十多年前祖父去世后,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祖母柔弱的双肩上,一直到母亲进门。与天下所有的婆媳一样,都有艰难的磨合期,小吵小闹在所难免,但彼此摸熟了脾气,又都是敞亮人儿,没过多久,祖母和母亲就变得情同母女,难舍难分起来。
      ⑥我少小离家,许多关于祖母生命里最后二十年和母亲相处的往事都是从亲友口里听说的。据我二妹讲,每到春天,母亲就为祖母做月白的衬衫,搭配黑的衣服和裤子,冬天做绸缎的棉衣,上面套上黑的外套,把祖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同村的老太太中,
祖母的穿戴是最体面,也是最干净利落的。
      ⑦我的外婆家就在同村,离我们家不过数百米,也许是外婆有三个女儿,祖母没有女儿的缘故,在我们的记忆中,母亲花在祖母身上的工夫,远远超过了花在外婆身上的。祖母有支气管炎,每到冬季就咳嗽得厉害,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一入冬,母亲夜夜都陪伴在祖母身边,端茶倒水,捶背揉肩,细心照料,无微不至。这份婆媳情谊,现在提起来,亲戚朋友还是直竖大拇指。
      ⑧村里每一年的农历五月十五都有庙会,要连唱三天大戏,这在当时可是一件比一般节日都重大的事儿。大约是九十年代的一个农历五月初,祖母突然想穿一双绣花的鞋子去听戏,这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母亲身上。一周后,一双绣花的新布底鞋就做好了。从此,母亲几乎每年都要给祖母做一双绣花的布鞋,大都是黑华达呢的面料,绣花的式样多是红、黄兼有的碎花,翠绿的叶子,庄重而不失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