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去,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
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惟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能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18.指出文中“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的具体内容。
19.结合选文,说说文末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20.选文运用多种方法刻画母亲形象,请写出其中一种并结合原文简析其作用。
18.具体指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儿子不要出事)。
19.感受到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理解到母亲的伟大,表达对母亲的歉疚之情。“我”感恩并心疼母亲。她理解并担忧着儿子;希望儿子一切都好,又知道其中的艰辛,母亲的内心一直被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
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
20.方法: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内心独白(心理描写)等。
简析:
①语言描写: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与我符合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理解、体贴和关爱。
②心理(内心独白)描写:“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能到。”细腻的心理刻画中凸显了母亲的伟大,母爱的细致入微,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理解、心疼和感恩、歉疚等等复杂感情。
③对比手法: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我对母亲的粗心和疏忽。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④细节描写: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抓住母亲的动作、神情,引人联想想象,具有画面感和感染力,突出人物性格,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担心、关心、耐心、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