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文化
    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沧州部分地区在上古时期属幽州和兖州,西周时属青州,春秋、战国时代为燕、齐、晋、赵等国地,秦朝时属巨鹿郡和洛北郡,汉代属冀州和幽州,三国时属魏国,南北朝时属北魏的瀛州和冀州,公元517(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设立沧州,辖浮阳、乐陵和安德等三郡,隋初废浮阳郡,后分属河间郡、渤海郡和平原郡,公元627(唐朝贞观元年)属河北道,宋代属河北东路河间府,元代属中书省河间路,明代属北直隶省河间府,清代属直隶省河间府,部分县属天津府,中华民国初属直隶省渤海道、津海道,1928年废道府制,改属河北省。抗日战争时期,属中共晋察冀边区冀中、津南行署和山东渤海区行署辖。19498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设沧县专区,专署驻沧县镇,辖11个县。19586月,天津市归属河北省后,沧县专区与天津专区合并,称天津专区,专署驻天津市,同年9月沧县镇改设沧州市(县级),随后撤消并入沧县。 1959年初撤天津专区并入天津市。196161日,恢复沧州专区,并恢复沧州市(县级),专署驻沧州市。196712月,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 198312月,沧州市改为河北省直辖市,行署和市政府同驻沧州市。19937月,地、市合并,成立沧州市,市政府驻运河区。下面介绍沧州地域的传承文化。捐钱
一、游在沧州
1、千年铁狮镇海吼
  沧州铁狮子是我国最大的铸铁文物,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河北省开始举办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其金狮、银狮、铜狮奖杯和以雄狮作图形的节徽,其原意来源和图案范本就取自和选自沧州铁狮子。如今,沧州铁狮子已是声名远播,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它作为中国的象征和友谊的使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沧州铁狮子,当地又称作“镇海吼”,它位于沧县旧州城内,坐落在原开元寺前。关于铁狮子的确实来历,有许多说法,古今不一。据《沧县志》记载,相传周世宗北征契丹罚罪人所铸,“以镇州城”。可是,后来的考据家分辩说,周世宗素不信佛,罚罪之说不足信。流传广泛又比较合乎情理的,是当地一个有名的传说。古时沧州一带滨临沧海,海水经常泛滥,海啸为害,民不聊生,当地人为清除这无情的水患,自动集资捐钱,请当时山东有名的铸造师李云铸此狮以镇遏海啸水患,并取名“镇海吼”。狮身外面铸有捐钱者的姓名,一般认为此说比较可信。
  铁狮铸造的年代和铸造师,皆铸造于狮身。狮颈右侧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右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按大周(北周)广顺三年即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一件我国最大的铸铁艺术品,其体态究竟有多高大?狮身高3.8米,头部高1.5米,通高5.3米,通长6.1米,身躯宽3.17米。其总重量是多少?原来,传说铁狮总重量约40吨,1984年为保护狮身为其移位时,经过准确称量,铁狮的总重量为29.30吨。铁狮高大的躯体,面南尾北,昂首挺胸,怒睁双目,巨口大张,四肢叉开,仿佛正疾走乍停,又好似阔步前进。其威武雄壮的气势,栩栩如生的姿态,与其头部铸有的“狮子王”三个大字,是多么的相匹配呀!难怪历代文人都为之赞叹讴歌。清代文人李云峥作《铁狮赋》,赞美铁狮“飙生奋鬣,星若悬眸,爪排若锯,牙列如钩。既狰狞而蹀躞,乍奔突而淹留。昂首西倾,吸波涛于广淀;掉尾东扫,抗潮汐于蜃楼”,对铁狮的雄姿和气势作了绝妙而生动的描述。
  铁狮装束的铸造工艺也堪称奇绝。身披障泥(防尘土的垫子),肩负巨大莲花盆,莲花盆底部直径1米,上口直径2米,通高0.7米,可以拆卸下来。相传这是文殊菩萨佛像的莲座。狮身毛发呈波浪状或作卷曲状,披垂至颈部,胸前及臀部飘有束带,带端分垂于两肩及胯部。此外,狮身内外还有许多铸文,除前述铸造年代和铸造者、捐钱者姓名以外,头顶及颈下还铸有“狮子王”三字,腹腔内还有以秀丽的隶书字体铸造的金刚经文,具有一定的书法
、考古价值,可惜现在大都模糊不清,只有少数字依稀可辨认。
  铁狮精巧的铸造工艺,确系我国铸造工艺的一大珍品。但是,这件总重3万公斤的铁狮是如何铸造的呢?据研究,这是古人采用一种特殊的“泥范明铸法”,分节叠铸而成的。铁狮腹内光滑,外面拼以长宽三四十厘米不等的范块,逐层垒起,分层浇注,共用范544块拼铸而成。凭1000多年前的手工冶铸技术,能铸造出如此庞然大物,足见其制模、冶炼、浇铸工艺是相当高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铸造工艺的高度成就。
  1957年春天,当时的一位苏联专家来沧州参观考察,当他看到铁狮子威武凛然的形象和豪迈磅礴的气势时,非常钦佩并赞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工匠的聪明才智。但当他发现由于多年风雨剥蚀,铁狮多处伤残,特别是因下巴损坏残缺影响铁狮造型时,感慨地说:“这样的珍贵文物堪称国宝,如果在我们国家是要受到加意保护的,我要天天去看它一趟,因为它可以引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如何保护这件国宝,当地政府和各级文物部门一直都很重视,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令人十分遗憾和不安的是,近年,铁狮子开始出现开裂现象。目前铁狮子躯干保存完好,但四肢均有程度不同的裂缝,由于风雨剥蚀,全身锈蚀严重。省、市文物部门已向全国征
集铁狮子“医疗方案”,国家文物局甚至请来美国、英国、日本的专家,专程到沧州研究保护方案。我们期待着修复早日成功,以使铁狮重振雄姿。
2、千童寺
  千童祠,位于沧州市东南盐山县千童镇,北距盐山县城25公里。千童祠内有东渡堂、泰山堂、友谊堂,记载着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东渡及对日本列岛的影响。千童镇,在商、周、战国时期称“饶安邑”,意为“其地丰绕,可以安人”。《史记?赵世家》中讲到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赵将庞 攻齐取饶安”即指此地。秦时此地称“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莱,置此城以居之,故名。”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此置县称“千童县”。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于此始置沧州州治。千童镇在历史上州治县治长达841年,由于在公元前209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勇率数千童男童女及百工巧匠从这里启航,求长生不老之药,漂洋过海,东渡成功,移民侨居日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日本佐贺地区的金立神社员神为徐福,每5年一祭的习俗延续到今。盐山县成为千童城故里,在中日关系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开创了中日两国友好交往之先河,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侨乡。
  在民间有源于汉代的“千童信子节”,即在农历3月28日徐福千童出海日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逢甲子年举办一次,每60年一个轮回。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尤其是挑选体强胆大、眉清目秀的童男童女,衣着古装,绑在15、6米高长杆支撑的微型舞台上表演,登高望远,以示怀念和召唤东渡的亲人。“千童信子节”被专家学者称为中日友好交流的“活化石”。从1993年开始,在农历3月28日,由盐山县在千童镇举办“千童文化节”,每五年一次。
  注:千童祠前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日关系史学会名誉会长赵朴初题写碑名的“秦千童城”碑、望亲台、千童祠后的无棣沟,即老黄河遗址传说为当年的训童港。到盐山县城的千童博物馆,还可参观秦汉以来的出土文物。
二、娱在沧州
1、武术
沧州素有"武术之乡"的誉称。沧州武术之盛行有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诸因素。   
    沧州地滨渤海,北距京津,古为燕齐之地,又是辽、金、宋时代军事必争之地,再加封建官俯盘剥,豪绅压榨,人们纷纷习武自强练习武自卫,武风甚广;历史上这里又曾是发落犯人的地方,不少军犯刺配于此,也留传下一些武艺;再加上沧州人民尊师重义,为武
林所称颂,一些失意的拳师和被官俯追缉的侠客,也多来此隐身,落户传艺。如沧州"五十三刀"即"闯王刀",就是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的部将隐名沧州传授下来的。据历史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武健泱泱乎表海雄风",可谓英雄众多,精英荟萃,历史悠久。 
   沧州武术有其本身的特,即有大开大合勇猛无伦的长势,又有推拨擒拿小巧灵活的招数,并具有速度、力度大和善于攻守的实战特点。武术门类基本可分少林、武当两大派系。少林拳中有华拳、燕青、功力、劈卦、长拳、通臂、明堂、弥宗、八极、太祖、六合、螳螂、沙脚、戳脚、翻子、大洪拳、小洪拳等多种;武当拳 中有太极、八卦、形意等。
近年来,在国家“发掘、研究、整理、继承”武术政策的指引下,沧州武林勃发了新的生机。现在,沧州各级武术协会均已建立,业余武术活动点恢复和建立达百来个,有几万人参加武术活动。不少老拳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授徒传艺的同时,抓紧著书立说。沧州武术运动员在全国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得金牌。如1980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河北队八名运动员中五名来自沧州,全队荣获四枚金牌,有三枚为沧州人夺得。沧州"武术之乡"的情况,不断为全国体育和武术杂志刊载,并被介绍到国外,有的还被拍了电影和电视。一
九八二年,两名沧州武术运动员随同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日本,进行表演。现在,沧州武林的重点转向技击、散打训练,广大武术爱好者决心练出真本领,继续为国争光。
2、杂技
中国杂技历史久远,渊源流长,是中国最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中国的杂技之乡有许多个,象山东的聊城,江苏的盐城,河南的濮阳,湖北的天门,安徽的广德,天津的武清。河北的吴桥,肃宁,霸州等。但是,就历史,民间基础,和在海内外的影响而言,最著名的要算吴桥了。 据吴桥县志记载,吴桥历代每逢佳节有“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技,士女喧阗,官不禁夜”的风俗。一九五七年吴桥县小马村出土的距今约定1500年前南北朝的古墓壁画上,就描绘着倒立,肚顶,转碟,马术等杂技表演形式。但是吴桥杂技在全国享有盛誉则始于元朝以后。在着之前,河南杂技比较有影响。元朝建立后,首都由河南迁至北京,河北吴桥的杂技更加繁荣起来,影响越来越大,延续至今,吴桥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杂技之乡”。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共有449个自然村,几乎村村都有杂技艺人。杂技艺术在吴桥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以前,吴桥杂技艺人就到过场30多个国家进行演出,1949年以后,吴桥向全国各地输送了三千多名杂技人才,全国大的
杂技团都有吴桥籍的艺人,因而流传着“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的说法。目前世界上有十八个国家的杂技团都有吴桥杂技艺人
基于吴桥杂技在海内外的深远影响,河北省政府与此同时1987年开始举办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至今已举办过六届(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此举不仅促进了中外杂技艺术的交流,而且也更加弘扬了吴桥的杂技艺术。
三、吃在沧州
1、驴肉火烧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可见驴肉的地位。走在沧州的街头经常见到的就是河间驴肉火烧,经过慢火细炖加上师傅们的配料,然后将烧饼一分为二,把驴肉切片和作料夹起来,您就慢慢享用吧。记得来沧州一定要品尝。不用特意的,走在任何地方您都会到的。
2、羊肠汤
沧州地处华北平原的东部,却有着辖区内的孟村回族自治县。回族是这里的一个主要民族,那
么,以牛羊肉为主的小吃就不奇怪了。这里为您介绍沧州街头的一景:喝羊肠汤。您看一口大锅里翻滚着洋肠子和羊杂碎,周围的人一人一碗,尤其在冬天,看到这场景您也会浑身发热,怎么样?来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