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张钫从事慈善事业之因
  摘要:张钫生于1886年,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三朝起伏,两次巨变。身为河南的“大家长”,曾被亲切地称呼为“中原老军事家”,张钫在河南、陕西两地影响巨大。他是如何从一名传统军阀头子投身到慈善救济事业,是什么促使他热心从事慈善?本文试图从家世、教育、环境和交往人四个方面分析张钫身为军阀却热心从事慈善事业的原因。
        关键词:张钫  慈善事业  原因探析 捐钱
        张钫,曾被亲切地称呼为“中原老军事家”,在河南、陕西两地影响巨大。作为传统军阀头子,是什么原因使他热心慈善救济事业呢?
一、家庭教育,耕读世家
        张钫家是耕读世家,曾经历三起三落,张钫的曾伯祖张宗泰是河南府学教授,是清中後期河南知名目录学家,称中州大儒,為授堂派创始人武意弟子。张家非常重视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因此即使在张家落魄,“橼没一根,地无一分”的状况下,张清阳仍然力供张清和读书,保持张家有一个读书人的根苗。
        在张钫幼时大伯父张清阳是张家的大当家,对张钫启蒙有极大的影响。由于张钫祖父张
逢源早逝,张清和早早担下了家庭的重担,他深知百姓之苦之难,张清阳曾道“民以食为天,岂能忘怀所谓立在百姓之中也。贪为万恶之源,公为万世所尊,世上钱财,生时不带来,死时带不走,对于钱财要淡一些。”这段庭训在张钫幼小的心中深深扎根,以至于他听过之后当场就能够背诵下来。
        张钫的父亲张清和寒窗十年,官至陕西都州今富县州判,他为官清廉,素有政绩。因为在外地做官的原因,他与年幼的张钫聚少离多,但是时时不忘对于张钫的教育,在张钫其后为父整理出版的《张子温家书》中处处都体现出教育张钫惠及百姓,多行仁义事的语言。张清阳张清和两兄弟也身体力行的实践自己的理念,光绪丁丑大旱,他们捐钱捐物,先后全活者无数。
        张钫成长的良好家风在他年幼的思想上树立了一道正直、善良的影子。父亲和大伯的身体力行,也让好义行善化进张钫血液之中。
二、新旧教育,思想撞击
        张钫在张清和的安排下,接受了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河洛大儒王性存,张钫一生奉为恩师。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讲究仁爱,张钫曾给老师王性存写过一封信,道出自己的理想:“挽既倒之狂澜,支将倾之大厦,拯民于水火,保邦于垂危。
”张钫的心中此时已不仅是小家小爱,而是关心大国众民。
        张钫在1907年秋季进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接受新式教育。这是他生命中一次重大转折,在学校学习期间,不仅学习到了严格的军事教育而且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孙、黄的思想在此后一直影响着张钫的人生选择。孙、黄一直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张钫此后人生选择也总是毅然选择爱国革命之路,站在利于国家发展、民族繁荣的一面。随着西方报刊的传播,外国传教士的宣传和部分出国认识的宣传,也极大推动了国人对慈善的认识,民间慈善活动相当发达。
        中西方思想上的碰撞,使张钫迅速成长,并有了自己认识社会的角度和方式。这是张钫慈善思想形成的奠基期。在这段时间,他不仅对慈善事业有清晰的认识,而且模糊形成自己的方式来处理赈灾、教育等问题。
三、身处乱世,家国飘零
        张钫生活的年代连年的内部战争、国外掠夺者的入侵,使得国土荒芜,人丁凋零。据张钫回忆,在辛亥革命后的很长时间,县衙门实质上是因袭陈规,没什么改变,县官收取钱财,贪污成风。在秦陇豫复汉军东征军结束之后,张钫自京归秦,写下《悼东阵亡将士文》,“审时乘势,与当世英雄豪杰在做一番事业,以造福于万姓,而慰已死之友与诸将将
军与地下。”可以看出张钫此时的意气风发,渴望为百姓做出实事,渴望做出一番事业。
        在张钫军政生涯中目睹过无数人间惨状,这极大地激发了他的骨子中的仁爱和善良。胡、憨战争,张钫为使中原百姓免受刀兵之灾,发出弭兵电文。北伐战争后,中原又被各方逐鹿,张钫再次发出“张钫为民呼吁请以和平解决国难致中央党部电”。尽管这些弭兵电文最终并没有阻止这些野心家的行为,但是却从侧面可以看出,张钫对待民众的同情。
        亲身经历,亲眼所见,这对张钫的震撼是无可比拟的。他的慈善思想在这段时间突飞猛进的成熟起来,灾民们的苦难、国家人才的需求、珍贵文物的流逝,这些都痛击张钫的心灵深处,他的血液沸腾,一次次的伸出援助之手。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慈善事业越来越形成规模。
四、交往人,近朱者赤
        张钫一生中军政戎马,识人众多。在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他与钱鼎、张凤翙交好,三人共同追随孙中山思想,志同道合。而后三人组织领导西安起义,脱离清军统辖。1926年冯玉祥邀请张凤翙出任顾问,张凤翙深知是要他替冯筹款,压榨百姓,遂只身离开渭北避居天津。张钫在回忆中认为张凤翙是很有领导能力的一个人,并对辛亥革命是有功的。
        张钫与于右任是长期同事并且友情笃厚。当时中国近代历经百年动荡,战乱、盗掘、
倒卖,许多珍贵文物都遭到巨大破坏。于右任对此深感痛惜,他利用公务之余多方搜求购买,保护文物。而张钫在于右任的影响下,也大力搜集墓志,他主要搜集唐墓志藏石,千唐志斋的完整保存,是中国文物的大幸,张钫与众多先辈的努力是无可磨灭的。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张钫在于这些仁人志士的交往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影响了自己。他之所以走上革命,保国为民,搜集文物,延续文明,与好友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
        1948年,南京失陷,张钫的家人同寓上海者乘飞机飞往台湾,儿子广信、广元亦不在身边,张钫独坐书斋,写下离别家书一封。其中写到:“自己是国民一分子,有益国家人类之事万勿后人,小善小德是大善大德之本,勿忽小过小恶而铸成大过大恶之基,古人云谨小慎微即此道也。严以责已,勿轻怨人,则辱字不来;勤俭持身,勿向人开口,则耻字不临。”张钫持身谨而治事忠勤,即使是与家人骨肉分离,与老母无望再见,他亦嘱咐子女无忘国家,无忘行善。
张钫是一名军阀,也难以摆脱旧军阀的一些习气。但是他又没有贪婪地成为钱财的奴隶,而是利用自己的权利、金钱、影响力投入到救民救灾、青年教育、保护文物上来。这是他矛盾而又极具魅力的所在。张钫在千唐志斋上的题跋:“谁非过客,花是主人。”可能正是他人生最好的体会。
参考文献:
[1] 张治国.《张伯英将军》[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2] 张钫.《风雨漫漫四十年》[M].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3] 万新芳.《张仿的教育思想及其活动》[J].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
[4] 何旭娟.《张钫慈善事业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