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林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在我们党的文献中,这是第一次明确将发展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一次把发展慈善事业提到“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高度来认识。
一、慈善事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的慈善事业源远流长。《礼记·月令》中有“天子布德兴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的记述;《孟子·尽心篇》中也有战国时期“齐宣王亦尝发棠邑之仓,以赈贫民”的记载。慈善事业在中国很早就成为促进社会治理、维持社会物质文明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在政府治理之外,慈善事业亦是民间社会关系建构的基本形式之一。长辈对晚辈的爱被称为“慈”,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被称为“善”,二者的联系与结合便形成了慈善这种基本的人际
互动的社会关系形式。民间的、私人的行善多称为“义”举,如“义舍”、“义仓”、“义米”、“义聚”、“义学”等。宋代范仲淹办的“义田”、朱熹办的“社仓”、刘宰办的“粥局”等都较为典型。到了清代,熊希龄则办起了第一个现代慈善局。前不久,笔者在观看反映爱国华侨陈嘉庚生平的电视节目时,深深地被陈先生对金钱的态度所震撼。他认为,“财自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去”,“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有人作过统计,陈先生一生中仅花在办教育方面的钱就超过1亿美元。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些义举只是社会救助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决定了慈善事业对改善民间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物质文明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慈善事业作为一种民间的社会互济形式,从来就没有停滞过。改革开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直接关怀和积极倡导下,我国的慈善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扶贫、赈灾、教育、环保等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纵观历史,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慈善事业对改善贫苦和困难体的生存状况、缓解社会矛盾和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在世界各国,慈善事业的社会地位不断得到加强,成为社会分配和社会资源重组的
一种重要途径。在我国,慈善事业已经被党的文献确认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党和政府积极推动的制度安排。同时,我国在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之后,收入差距依然很大,慈善事业应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形式而进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物质文明生产的环节,成为维持和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生产的必要手段。
二、发展慈善事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社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就是说,要在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慈善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一,奉献爱心为宗旨的慈善事业是我国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提高必须立足于吸收祖国传统文化精髓并进行发扬光大,发展慈善事业对于发扬我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道德新风尚,具有积极作用。第二,志愿服务是慈善事业的核心价值形式,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不仅是捐钱
赠物的事业,更是人们奉献志愿服务的行动。在一些发达国家,公民志愿从事的义工服务在价值含量上已经和慈善捐款额相当,占国民总产值的2%~5%,为社会整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各种志愿服务组织蓬勃发展,仅青年志愿者提供的支援服务已经超过1亿人次、60亿小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人每年都参加义务劳动活动,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三,慈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最广大人民众的根本利益,而慈善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关注人民福祉,特别是关注困难体福利增长的社会价值选择。所以,发展慈善事业,发扬慈善传统美德,对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解决困难众的生活生产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等各种原因,目前全国仍有部分城乡众的生产生活比较困难。解决困难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广泛动员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推动社会捐助,积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既是帮助困难众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发展慈善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中华民族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奋斗。在此过程中,一方面,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另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变化也带来了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诸如失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滞后等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发展慈善事业,发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使慈善事业成为社会生活保障机制的一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目前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3000美元的转型关键时期。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这个关键时期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的时期,是既充满新的机遇、又面临各种社会风险的时期。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另一方面,目前全国城镇享受低保的生活困难人口还有2000多万,农村还有数千万贫困人口,全国还有约6000万残疾人口,有近200万流动儿童失辍学。此外,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何扶持生活困难人口、防止贫富分化,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
早在1993年9月,同志就富有远见地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捐钱”。发展慈善事业,是解决分配问题的一种方法。在社会出现新的社会利益分化的情况下,更需要新的社会整合方式和新的社会团结,来凝聚人心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慈善事业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慈善事业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各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西部乡村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落后,慈善事业为改善贫困乡村和西部地区的初级教育、初级卫生及其它基本生活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来自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信息显示,希望工程实施15年来,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25亿多元,改变了260万名贫困学子的生活道路,资助援建的11266所希望小学中,80%的学校和受助生分布在西部贫困地区。第二,慈善事业有利于促进各阶层之间的相互理解、交流和互助。近年来我国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持续扩大。全国10%最高收入组和10%最低收入组的收入差距是9.5倍,20
%城镇最富裕的家庭拥有全部城镇金融资产的55.4%。阶层差距是社会冲突的压力阀,阶层差距无限扩大必然导致社会不。从效果上看,慈善事业是移富济贫的事业。它主要通过志愿捐赠的方式来实现较富有的阶层帮助较贫困的阶层,实现阶层之间的良性良好互动。所以,慈善事业越是发展,对缩小阶层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就越大。第三,慈善事业有利于发挥民间和第三部门的作用。虽然政府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方面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在发展慈善事业方面,民间和第三部门的力量有其独特的优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