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一词涵义的多重解读
捐钱
(未定稿)
什么叫公益?一般印象里,公益人、义工对弱势体进行物质救助,提供免费服务,还有一些从事教育、文化、环保的公益组织和个人,他们从事的事业也是公益。
公益这个词不是何人何时原创的,这个词造得很好,涵义很深,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公益可以是个名词,也可以是个形容词。公、益二字分开来讲,也可以分别是副词和形容词。以下做一些简单分析。
作为名词的“公益”
首先,公益是一个名词。以上提到的各种公益项目,做的都是公益。现在出现了很多领域的义工,也有很多社会人士对公益事业予以各种形式的支持,他们都在做公益。这种公益是比较纯粹的,是义务付出、奉献,不讲报酬的。
公益和其他的许多事业一样,发展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也需要各种专业非专业人才的参与。公益的参与形式也是多样的。有人长于筹款,有人能贡献时间,有的善于管理,有的能出谋划策,有的善于记录宣传,有的能提供专业信息,有的长于调研,还有人做宏观战略研究。社会上可能有人觉得出钱出力才
是公益,不是这样的,各方面的付出和贡献都很重要。宏观战略研究可能特别重要。
作为形容词的“公益”
其次,公益是一个形容词。公益公益,顾名思义,公共利益。对公共利益有好处,就和公益有关,或者说带有一定的公益性。作为形容词的公益,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谈。
第一是行为本身不全是一般意义上的公益,但是带有一定的公益性。
比如“多背一公斤”,是旅行顺带结合助学。虽然不是纯粹的助学,但也对助学事业有贡献。对这样的助学者,专业义工不必苛责。参与“多背一公斤”的游客、驴友很多也逐渐发展成比较专业的助学义工,还有人成为助学组织的发起人。
再如文化遗产类志愿者,有人对关注文化遗产是不是属于公益不够自信,因为很多人做这个主要出于个人兴趣爱好。许多志愿者出于社会责任,呼吁保护文物古迹和非遗传承,记录口述史料,客观上对文化传承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他们为此投入了时间和精力,也完全是自费,并没有来自官方的研究、出版、考察、接待经费,这当然是公益,他们自然也是义工。自己对研究文化遗产有兴趣,有兴趣并不是罪过。相反是一件好事,利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即便不是出于社会责任,仅仅是出于个人爱好写的文章,拍摄的影像资料,传布开来也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传承,这本身就带有一定公益性。
有些收藏家开始收藏之初,仅仅是出于个人爱好。但当他们收藏比较成系统、研究也比较深入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到办免费展览或者博物馆,让公众分享他们的收藏成果。还有人写文章、做义务讲座,本身就是在传播文化。这些行为就具有公益性了。
有一个词叫公益旅行,顾名思义是公益结合旅行。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去往观光地后,不仅进行观光活动,还有部分时间是用来在当地做公益活动。”那么我们理解公益旅行这个词的含义,还可以把视角再放宽一些。旅行途中不一定要专门做公益,只要行为、言谈、举止等
对当地、对社会、对环境有益,这样的旅行都可以成为公益旅行。这里的公益主要是一个形容词。现在很多人养成了习惯,多背一公斤顺便助学;沿路捡垃圾,或者不丢垃圾;不破坏自然,不惊扰野生动物;发帖介绍淳朴乡风民俗,客观上作义务宣传;提倡素食,提倡自然健康、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旅行中对乡民友善,尊重农民和当地习俗:这些都可以视为公益旅行。
有些商家让利销售,少部分利润拿来做慈善,这种商业行为也具备一定的公益性。有些讲座,只收取场地费,不为挣钱,也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这是应该肯定的。完全免费固然可贵,但往往难以持久。
有些作为并非纯粹公益,但对社会起到的实际正面作用未必小于纯粹公益,有时甚至作用更大。因为能坚持长期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人毕竟是少数甚至极少数,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但他们的生活、生产、经营、娱乐、休闲等,都可以带有一定的公益性。
往远处说,有些工作本身就是带有公益性的,不能以创造物质财富的多少、收入的高低评判其价值,如医生、教师、军人等。僧道等出家人则是天生的义工。我们中国古代对读书人、对“士”的要求很高,知识分子本来也天生应该是义工。
把公益看作一个形容词,推而广之,我们甚至一言一行都可以带有公益性,随时随地都不离公益。甚至对陌生人一个和善的眼神,也可以是公益。对弱势体多些尊重,多些关注,也是公益。在网上发言多用几个“您”,少说几个爷、哥、,也都带有公益性。对公众有益,对社会有益,对环境有益,都是公益。公益是无处不在的,不花钱能做的公益太多了。
这种带公益性的作为,不知用什么词语表达最好,也许可以划入泛公益,或者叫亚公益。做纯公益的义工没有必要瞧不起做亚公益的人,不必在道德上有一种优越感。事实上基本上不可能有人只是做纯公益完全只是付出、奉献,我们每个人都要上班,要生活,本职工作挣到了钱才有钱捐出去做纯公益。不可能上班连工资也不要。义工都是纯公益和亚公益相结合的。公益和日常工作生活是相结合的。我们工作上尽心尽责,考虑社会效益;生活中与人为善,不斤斤计较,这本身就是亚公益。
还有人批评有的义工报销路费、食宿费等。义工付出了义务劳动,有合法合理的经费来源,报销有什么不对的呢?何必要求百分之百纯粹呢?能出力能跑路的人未必有钱。
第二个层面,本身只是个人爱好,或者生活方式,或者人生态度,虽然没有公益的动机,但能传递正
能量,影响其他人,那么这也和公益相关。比如有些人习惯不熬夜,早起锻炼,不杀生,不打麻将而喜欢文化收藏、体育运动等,不喜欢跟人吹牛,不喜欢大吃大喝。不开汽车,多步行,多骑自行车,不喜欢吹牛,不跟人攀比,喜事不大操大办,这些潜移默化中对社会风气都会形成影响。一些有社会影响的人物的个人作风,更可能对时代风气产生重要影响。义工更应该成为先进生活方式的先行者、践行者、传播者,逐步带动社会风气和流行文化的转变。
武汉拉图尔自然生活俱乐部本来是为自己的孩子寻安全的食物,后来带动了会员之间的互信互助,沟通了城市会员和自然农人的情感交流,会员们尊重大自然,尊重他人,既获得了安全食品,又结交了朋友,享受互信轻松的人际氛围,还可以向自然学习,向朋友学习。可以说拉图尔人是互利共赢,这符合圈内的公共利益,可以说也带有公益性。虽然一开始是从利己出发的。拉图尔人传递的价值观,真食,真实,珍实,注重自身升华,培养良人,这种经验和价值观虽然没有刻意向外传递宣传,但是在社会上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也为互信和道德的提升提供了具体可以操作、可以复制的模式。
第三个层面可以说是文化层面的。带有公益性的思维方式、文化体系、社会体制、社会机制,都属于这个范畴。
纯公益多数时候只是一种补充性的力量,不可能对社会有全面的根本性的影响。如社会力量的慈善救助,是不可能取代国家的福利政策的。纯公益和其他领域、其他部门是不可以分割的,义工和其他社
会体也是不可以分割的。否则贪官一边在贪,义工一边在捐,那这捐款长远说就丧失了意义。反而可能纵容贪官的贪污。纯公益只可能覆盖某些人和社会、文化领域,但公益性的思维方式、文化体系、社会体制以及社会机制,却可能影响到所有人。社会成员思维变了,价值观变了,行为就变了,社会就变了,就变好了。
中国古人特别讲究义利之辨。不反对谋利,但可以利己而不损人,不可以损人而利己。这是个底线问题。中国古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应以道德精神为引领。经济活动应该从属于这种道德精神,而不能凌驾于后者之上。这就是一种公益精神。公益,公共利益,包括人的公共利益,也包括自然、环境、动植物的公共利益。包括今人的利益,也要考虑古人和后代子孙。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的价值观、文化取向、发展模式存在众多的问题,或者说不符合公益性,反而有一定公害性。
现在为了经济发展和人类的享受,破坏了自然环境,破坏了动物的家园,很多动植物灭绝,还有人强占农田,暴力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可能有些老板是发财了,当地的GDP也提高了,但环境、动植物、农民工权益、居民权益等都受到了破坏。这种发展模式当然不是公益性的。
有些医生想的不是治病救人,想的是多些人得病我好赚钱。这正如韩非子说的棺材铺的老板希望多死人一样。这就是自私自利,不是公益。医生可以收取费用,但首先是治病救人,希望天下人都不得病。棺材店老板能卖多少棺材,也要顺其自然。
有的人为本家族、本体谋利益,但对其他体和公共利益造成了损害,这当然也和公益精神背道而驰。
有些媒体惯于,渲染暴力、情、低级趣味的内容,自己是挣到钱了,对大众精神领域造成了破坏。媒体是社会教育的一个最主要的渠道,应承担社会教化功能,决不能唯利是图。
还有些老板经营中拼命赚钱,压低工人工资,榨取工人血汗,即使他将利润大把地捐给慈善事业,那么他这个公益也要打折扣。
我们的文化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微观上可能带来一些便利和好处,宏观上却陷入了自相矛盾的死结。比如现在的消费文化,一方面需要拉动需求促进生产和经济增长,一方面又在刺激人的消费欲望,让人在物质消费中迷失,还造成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从短期经济效益来看好事,从宏观长远和人类前途来看,则存在太大的问题。最明显的例子,一方面要发展汽车工业拉动内需,一方面又要治理汽车尾气,减少雾霾,降低石油消耗,这正是南辕北辙,是没有办法协调的。人类必须对这样一种文化体系进行深层反思。清心寡欲、减少消耗应该是发展的正途。
再如流行的一些价值观,有些人崇尚成功学,人人都想成功,竞争不已,最后成功的人总是少数,一将功成万骨枯。还有些人把朋友、人脉资源当作自己成功、求取个人财富的利用手段,让人际关系庸俗化、物质化,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
再如在体制内,逆向淘汰、逼良为娼的现象普遍存在,让好人受冤屈受排挤,使用不正当手段的人得到各种好处,这种体制就不是公益性的,是公害体制。
再如社会机制。就公益事业的舆论环境而言,近年有很多不乐观的地方。网上很多人不看帖子就骂,对做公益者的道德进行苛责和质疑,那些不做公益的人却被放在一边。许多企业家因为捐款被斥为作秀、、损害穷人的尊严,动辄得咎,干脆不敢公开捐钱。这种舆论环境,就是非公益性的,可以说具有公害性。
以上谈到四类“公益”,因为公益应该有一个人、组织、事业的核心依托,第一类“纯公
益”应该是公益事业的核心。义工以及义工社团,尤其是专业义工,是公益事业的核心人。他们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义工和义工事业的发展,对后三种公益的发展以及公益大氛围和公益文化的养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四种公益也是互相影响互相配合的。做亚公益的人多了,专业义工也会多起来。文化性大文化氛围建立了,义工也才能向深度广度发展。
公益的实质是利人也利己
回过头来我们再把公益二字拆开,公作副词,益作形容词。公,作共讲,可以理解为相互。且来分析一下公益为什么利人也利己,助人就是自助,为社会做事就是为自己做事。
为什么要做公益?因为我们自己就是公众的一部分,我们自己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公共利益需要每一个人来添砖加瓦。社会好了,大家好了,我们才好。
为什么要做好事,要关心他人?很简单,今天我们不关心别人,将来怎么能指望别人关心我们?
做公益,公益人、义工也是有收获的。但这些收获不是现实的物质利益,不是在本职单位的待遇利益,而是自己在精神上的收获,包括阅历的丰富、才干的提高、智慧的升华、人生价值的实现等。
义工生活在一个有较高道德水准和人生境界的团体中,大家互信、和善、互助,在这样的小环境、小氛围中生活人人得益,和某些情境下互不信任、人人自危的社会关系形成鲜明的比照。这样的小环境、小氛围是义工们共同创造的,每一个都是付出者,也都是受益者。是谓公益。
再如许多公益人、义工主要是帮助农村、农民和弱势体的。这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情感沟通,促进了都市文化和乡土文化的交流互动,打破了阶层隔阂的壁垒,对城乡和谐、社会和谐极有益处。
还有官民和谐,地域和谐,中外和谐,等等,意思是一样的。这就是公益,这样的公益需要每一个人添砖加瓦。人人爱我我爱人人,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社会,人人都是付出者,人人都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