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反讽艺术
作者:郑雯雯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第08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海子的诗歌113日。两个月后,1989326日,海子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也就是说这首诗的创作距海子离世只有不到八十天,因此这首诗可以当作一种预设的写作心态和大的背景来理解。海子突然离世使得这首诗表面的舒缓清新与深沉内涵之间产生了某种分离。
        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概述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在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之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成为了大众流行语,不断被大众误读和曲解。铺天盖地的房地产广告和浅薄的流行音乐借文字的表面大做文章。显然,这首诗被很多人纂改成了一个世俗化的文本,其中一种有代表性的解读是:这首诗语言朴素,意象清新,节奏明快,关注尘世幸福,具有博爱情怀。但事实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个语意丰富,具有多重解读维度的复杂文本。一般的误读和曲解是因为他们简单的解读表面文字,采用碎片化的读取方式,而
没有考查作者的经历和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据海子传记介绍,构成这首诗直接起因的可能是海子不成功的初恋。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期间与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女生发生过一场刻骨铭心的恋情。由于女方家庭的阻力,二人在1986年以分手告终。海子虽与初恋女友结束了恋爱关系,但仍保持着友情性质的通信来往。1989年海子最后一次见到初恋女友时,她已在深圳建立了家庭。约1989年初,海子得知她将远离中国前往美国的消息。这意味着在空间上他们将远远分离。这样看来,这首诗与海子的爱情有关,很可能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以及人生的某种看法。这应该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写作背景。
        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反讽艺术
        现代诗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反讽。反讽是对一般陈述的有意识的造反。人的感情发展到了极顶,往往会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说反话。作为讽刺手段的反话,是反话正说,用肯定赞美的语言描述明显的丑恶、虚假的现象,表达作者的鄙视与挖苦。例如,《藤野先生》开头一段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实在标致极了实际上一点也不标致,称他们标致,是明显的讽刺,表达的正是厌恶之极的情感。当任何指斥的言
词都不足以把愤怒之情表达的畅淋漓时,便化为反语成了讽刺,这较之直言指责更为有力,表达的厌恶之情更为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