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案例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初级中学张莉
  按照课程时间安排开展此项活动时正值春季,相信学生能够对活动产生充分的兴趣。本活动围绕“春天”的主题设计了三项内容,分别是“编一辑‘自然日志’”、“谱一支‘春天的赞歌’”、“创作一幅‘诗画’”,对于这三项活动涉及的相关内容,其实很多学生都是比较陌生的,需要教师在活动之初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活动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编。
  我在设计和进行这次活动时,是对这三项活动做了一些调整,活动1名之为“记录春天的足迹”,活动2名之为“记录春天的赞歌”,活动3名之为“诗情画意的春天”,然后让学生从三项活动中必选活动2,任选活动1或3来进行。这样处理的原因是考虑到活动时间、活动精力的安排,同时教材对本次活动的定位是“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写作和口语交际”,因此我力求能通过设计达到有重点地让学生进行写景的写作尝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春天、沉醉春天以及真正的到春天(感悟春天)。
  【活动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学会用心观察、勤于记录,了解春天对于生命成长的意义。
  2、过程和方法:
  在寻觅、观赏、赞美春天的过程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学会用描写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有灵性地抒写自己对春天的感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热爱春天的情感和对自然初步的观赏能力,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观察生活观察自然,欣赏春天的美丽风光。
  2、运用想象联想抒写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3、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1、积累一些关于春天的资料。
  2、描写自己所看到的春天。
  【课时安排】
  课外活动两周,课内活动一课时。
  【课外活动】
  一、选题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及预计实现的目标,提供其参与活动的内容建议。教师根据教材所安排的三项活动,对活动内容进行创造性改编。要求学生从改编后的三项内容中必选内容3,任选内容1或内容2。
  内容1:在大自然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寻觅范围:在春天里,在自然中,在校园里,在社区中。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写成“自然日志”,记录下春天的足迹。在记录方式上,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文字与图片(如照片)相结合的形式。
  内容2:春天的赞歌(在艺术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1、围绕与春天有关的某个节气,搜集有关谚语,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2、寻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3、选择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绘画或照片,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内容3:诗情画意的春天(在创造中,展示春天的踪迹)
  1、以出墙报或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春的踪迹。
  2、可根据与春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的曲调,创作绘春之歌;如《春天的故事》的表达方式,创作“赞春之歌”。
  3、可模仿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选一幅表现春天景物的画或照片,为它配上三五句诗,或者选一首写春的诗及名句,根据意境配上一幅画,使诗情更形象直观。
  二、分组
  小组人数:4~6人
  小组成员的构成: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原则上每个小组应包容好、中、差三个层次与男女生两个层面的学生。因为在学生能力差别大的小组内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和多样化的思考,能给出并接受更多的解释。在空间位置上应以彼此距离越近越好,便于沟通交流。
  任务分配:让小组中每个组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间形成积极的团结协作的关系。
  三、成果呈现方式
  1、编辑“自然日志”。
  2、出墙报或办手抄报,展示觅到的春的踪迹(可以是在艺术中寻到的春的踪迹的摘抄;
可以是自我创作“我心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等作品)。
  3、唱出自己改编的“春天之歌”。
  4、介绍自己的“画配诗”“诗配画”等作品。
  四、教师指导
  1、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
  ⑴二十四节气歌。
  ⑵对与春天有关节气的释义。
  ⑶《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歌曲的词、曲或录音带或VCD带。
  2、为诗画创作提供示例:
  ⑴提供一些有诗的古画,指导学生欣赏。
  ⑵提供一些为诗配画的传说。
  如“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的画与诗相配的故事。
  ⑶网络上“诗配画”、“画配诗”的作品很多,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有关网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到这副图片立即想到什么季节呢?春天,是啊正如朱熹在《春日》说道:“万紫千红总是春”让我们感受着和风细雨漫天无际的温柔,我们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心里快乐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近春天,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老师引领大家去感受春天的气息、春的甜韵。播放春的Flash。)
  大家是否还沉醉于美丽的景之中呢?没有关系只要你有心打开窗帘你就能享受这份惬意啦!同学们通过两个星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寻春天,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我们看看各组组员从哪种形式来寻春天的。哪一组组员首先来展示本组的成果?
  二、活动展示
  活动一:记录──春天的足迹:
  1、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编辑的成果和介绍本组编辑“自然日志”的过程。(注明观察时间、观察对象、观察主题、参与观察人员、记录员、观察记录、观察感受。)
  2、各小组选派1~2名同学介绍小组观察、记录某种动物或植物的情况,且用3句话概括其所编辑“自然日志”的特点,进行自我评价。
  (邀请生物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各组的观察、记录进行指导,对编辑的“自然日志”和各位同学对观察、记录的情况介绍进行点评)
  3、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自然日志’”。
  (各组可以利用照片与文字相合的方式制作“自然日志”、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
  第一小组上台来展示本组的成果,以学生主持的方式。
关于春天的手抄报图片
  A、有关春的知识竞赛:
  让我来考考大家吧!来玩个小游戏──成语接龙看看你们对春天成语知道多少呢?首先我来介绍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从1、3、5、7条的第一同学开始到2、4。6、8条结束。在一分钟内哪一组写的最多。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
  B、学生运用所做的课件来介绍本组的自然日志:
  (第一组的同学制作的“自然日志”是不是很精彩?随着他们的日志已经把我们带进了芬香宜人的春世界。你们喜欢他们的成果吗?说说你的理由)
  (历代文人墨客在面对春这样宜人的季节里留下了不少的脍炙人口的作品谱下了春天的赞歌,比如说我们非常熟悉的《春晓》)那么大家还能说出有关于春的诗歌吗?
  老师知道在课后不少同学写春的诗歌、写春的散文,下面哪个小组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呢?
  活动二:谱写──春天的赞歌:
  1、历代文人墨客在春这样恬静的季节里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进春的
世界。(学生自由说出有关“春”的诗句)
  2、由学生推荐代表上台朗诵以现代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创作的“春天的赞歌”。
  3、教师演示一首有关春的诗篇。
  4、学生稍作评论(可以从语言特点、修辞手法、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电评)
  第二组组员展示本组成果。(配乐朗诵小组推荐的原创文章)
  第二组的成员把我们带进了诗人的情怀,让我们领略了诗人笔中的美。春天像一个巨手,春天像一副画,给我们勾画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随着老师我们一起走进创造──诗情画意的春天,我知道我们班许多赤青好手在课外活动挥手泼墨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是吗?那好吧,哪一组先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呢?
  活动三:创造──诗情画意的春天:
  1、提供有诗的古画,指导学生欣赏。
  2、由学生展示并解说其课件制作的“诗配画”作品。
  3、由学生对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可从诗话配合是否恰当,画作选择是否富有意境、情趣,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等角度进行点评)。
  第三小组组员展示成果。(组内选取同学们优秀的诗配画作品进行课件展示并解说。)
  三组同学展示完毕,同学们评价一下他们的作品。
  4、教师给出几幅关于春天的古画,让同学们根据图画的意境来配诗。(可以是有关春的名句也可以当堂做诗。)
  通过同学们的小组的展示我想在你们心里一定都有各自不同的对春的感悟,那么用你手中的笔写下“我心目中的春”。
  三、用一句话写下“我心目中的春”
  选读几篇较好的句子,供同学们欣赏。
  四、活动小结
  学生谈谈此次活动的收获、遗憾及今后的打算。
  春天,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春天,耕耘播种,充满希望。请走进春天吧,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春天。
  【教学反思】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是基于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需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在学习内容上不能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要关注、关涉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各个领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及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与手段。注重在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养育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充分的把舞台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能有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记得我班的一个学生上台发言说道:“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有快乐,也有汗水。今天我们组展示的成果是用我们心血筑成的。虽然累,但我们很快乐。”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听到学生有这样
的感悟,心里产生了共鸣有一丝感动。的确每次在搞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时候我们都感觉到疲惫,但我们在成果展示的时候心是如此的醉心。我想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不仅仅是一种体验,更重要的是这份感悟。
  不知为什么在此之前,我们每次上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时都特别注重语文味,生怕自己会离开语文。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其实我根本没有必要把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刻意分开。在这次课上融汇了生物、美术、音乐的元素,学生可以把在其它学科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来,我惊喜的发现我们的学生是如此的全面。这些才能的展示有助于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比如第一组同学他们花了二个星期的时间观察豆芽,这次观察我一直在场。从他们种下第一个豆芽开始,到它的萌芽、生长,最后看见一片片嫩绿的叶子。他们小组惊喜万分,他们说第一次零距离的接触生命,看到生命的奇迹,生机勃勃的样子。于是,在他们小组有许多同学写下许多优秀的作品。通过了解我知道他们在课外请教了生物老师有关培养小豆芽的知识,在生物李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细心观察其变化。当他们站在台上的一刻,我知道那手里的豆苗已是赋予了灵性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