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六则教案(多篇)
    论语六则教案(三篇)
    论语六则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学习文言字词句的含义。
    3.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课文。  论语六则教案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言字词句的含义。
    2.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设计1.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将其列为“七经”(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教育思想方面的谈话。孔子十分重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了这些语录,对于我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一定是大有裨益。
    设计2.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古人留下的文字,节选自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殆(dài) 论(lún)语 说(yuè)
    罔(wǎnɡ) 好(hào) 焉(yān)
    惑(huò) 逾矩(yú jǔ) 愠(yùn )
    2.词语解释
    (1)重点词语
    说:愉快,高兴。现在写作“悦”。
    愠:怨恨,心里不满。  论语六则教案
    君子:文中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知:这里有理解、领会的意思。
    故:旧,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矣:相当于“了”。
    罔:迷惑不解。通“惘”。
    殆:疑惑。
    好:喜爱。
    乐:愉快,快乐。
    三人行:几个人在一起走。
    从:采纳,听从。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论语十则翻译
    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
    耳顺:大意为听人说话,可以听出其中隐而未露的意思。通常指能听进不同意见。耳,听觉。
    从心所欲: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逾矩:超越法度。逾,超越,超过。矩,本指木工用来画方形或直角的曲尺,这里引申为法度。
    (2)通假字
    说:通“悦”,愉快,高兴。
    罔:通“惘”,迷惑。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3)古今异义
    朋:古义,同一师门的师兄弟;今义,朋友。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或能够。
    三:古义,虚词,不是确数;今义,表示确数。
    (4)词类活用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指旧知识和新知识)
    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时常)
    3.作者名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把鲁国史籍的《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的学说成为2000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4.背景追溯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论、事迹和孔子的一些弟子的言行而成的。它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全书约__字,共20篇,每篇又分为若干章,选取每篇首章中的两三字为篇名,例如《学而》《为政》《公治长》等,内容涉及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道德修养等方面。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