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沧桑起风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在河大版八年级教材第四单元,本单元有四篇文章,依次是《胡同文化》《最是沧桑起风情》《明湖居听书》《醉翁亭记》。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①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②体会侧面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③品味重要语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效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指的是作者写作时思维的路径,它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的路径,作者写作时用文字呈现“思维的路径”,读者阅读时则是逆着这个顺序由文字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才会知道作者写作时是怎么想的,自己在写作时也可以以此为范例来“这样想”。“体会侧面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这是关于文章的写作手法的。“品味重要语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效果”,这个目标要通过“理解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来实现,只有理解了意义,而且是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才能品味其表达效果。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在一课时的教学中都得以实现,因此要根据课文特点,对整个单元进行统筹安排。《胡同文化》可侧重于①兼顾③,《最是沧桑起风情》可侧重①和③,《明湖居听书》可侧重于②,巩固①和③,《醉翁亭记》可侧重③。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某中学学生,该班学生尚未学习本文,课前没有安排预习,因此学情并不是非常清楚。根据教学经验,可做如下猜想:
1.八年级学生对“桑巴”“探戈”“墨西哥民族风情歌舞”这些艺术形式了解不多。
醉翁亭记教案
2.本文中有许多词语会成为学生的阅读障碍。
3.学生会很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三次观看舞蹈表演的),但是对“最是沧桑起风情”的理解会有难度。
4.文章内容看似简单,但是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法、经历怎样的思维过程才得出“最是沧桑起风情”的感慨是学生难以理解的。
5.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学过了《口技》一文,因此对侧面描写是不陌生的。
【教学设想】
1.教学内容: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学情分析以及本文特点,准备从“文题相符”这一常识出发,以题目为切入点,运用摘录法和批注法,通过品味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表达效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学习作者认识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助读资料的准备:因为许多词语会成为学生的阅读障碍,因而把这些可能成为障碍的词语挑选出来,分为两类,一类是课上要重点推敲和品味的,不提供助读资料,另一类是课上不作为重点但是会关系到学生的理解的,提供注释作为
助读资料。
3.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文章所描述的内容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最是沧桑起风情”这种感慨也是中学生难以体会到的,因此要多给学生“搭梯子”,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充分的深入的自学,才可能会有热烈的交流。
【教学设计】
一、学生根据题目质疑,自读课文。
1.质疑。预设:为什么说“最是沧桑起风情”?“沧桑”“风情”是什么意思?
2.自读。借助助读资料自读课文。标注段落序号和生字词读音。
二、摘录关键语句,理解题目中的“最”。
1.释义。“最”是什么意思?
(师生对话。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最”是第一。文中指什么第一?)
2.比较。
(1)既然“最”是“第一”,那么肯定有一个比较的过程。文中写了几场表演?用什么和什么比较呢?(
桑巴、民族风情歌舞与老人的舞蹈比较,年轻人跳的探戈和老人跳的探戈比较)
(2)从观众的反应和作者的评价我们就可以看出比较的结果,一关键
作者作为观光客,在观看这些表演之前、之中,情绪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画一个折线图,反映作者的情绪变化。学生画,并解说,教师补充。
A.对于一个观光客来说,里约热内卢的夜晚,不是不能看桑巴的。(为什么“不能不看”?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热望。)
B.有了巴西看桑巴的经历,到了阿根廷,我对闻名遐迩的探戈并没有抱很大的期待。(风靡巴西的桑巴不过如此,探戈也好不到哪里去。无望。)
(3)不同的结果一定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我们用摘录法来比较一下几
比较上表中的几行,老人的表演是其中之“最”的因素到底是哪个呢?是舞台吗?是舞蹈类型吗?(不是,因为同在一个舞台上,同样表演探戈,观众的反应是不同的。)是服饰吗?(不是,因为表演探戈时老人与年轻男人都是穿西装。)那么,就是年龄、表情、舞姿了,这些仅仅是我们看到的。那么,作者是怎么评价的呢?
(4)比较作者的评价(提问“是什么”“为什么”):
A.桑巴其实就是一场狂欢,而狂欢是会把人噎住的。
教师提问:“狂欢”是什么?“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狂欢会把人噎住”?(联系浓郁的香味让人有些窒息的感觉来理解。)
B.有一点警觉当然好,可是满场都是警觉了,就让人觉得晃动在眼前的,是一木偶了。
学生按老师的方法质疑:“满场”是什么?为什么“是一木偶”?(“有一点”指某一人某一时刻警觉,联系“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警觉”可见每一人每一时刻都保持警觉。“场”既是空间概念,又是时间概念,说明时时处处都是警觉,这样就是警觉就超过了限度。“木偶”是木头做的人像,是没有生命的,这些演员的表演是呆板的、无生命的。)
C.别人是被探戈操纵着而表演,只有他,驾驭着探戈,使这种舞蹈大放异彩!
学生质疑:什么是“操纵”?“驾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老人“驾驭着探戈”?(“操纵”联系上文“木偶”理解,“驾驭”是指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
是探戈服从老人的意志,而不是相反。)
3.小结:在比较中,我们发现,在作者和观众的眼中,老人的表演是几场演出之“最”。那么,作者在题目中表达的意思是这个表演“最怎么样”?(最“起风情”)
三、用批注法细读,理解“风情”
1.细读。老人这场“大放异彩”的演出。仿照示例出重点语句进行品味。
我坐在离舞台最近的地方,能清楚地看到老人的脸。他目光温和,似笑非笑,意味深长。他脸上的重重皱纹,像是鱼儿跃出水面后溅起的波痕,给人柔和、喜悦的感觉。(以目光、皱纹写表情,“像鱼儿跃出水面后溅起的波痕”,是把皱纹比作波痕,为什么不写“像水面上的波痕”呢?“鱼儿跃出水面”“溅”这是一个多么有生命感的图画呀,对比上面年轻人“木偶”般的“过于庄严”,可见老人的表演是“生命在场”的表演。他不是用身体,而是用心灵来表演。因此,给人的感觉是“柔和、喜悦”,而不是“疲乏”。)他旋转起来轻灵如燕,气定神凝,完全不像一个老人。他揽着舞伴,时松时紧,舞伴在他怀中,无疑就是一只放飞着的风筝,收放自如。他划过的舞步宛如一个个绽放的花瓣,舒展,飘洒。当这些花瓣剥落后,我们在花蒂看到了他的优雅和柔情。……他的举手投足间,有一股说不出的韵味。他舞出的,分明是一条清水,给人带来爽意,而他自己,就是掠过水面的清风。
2.交流。预设:
(1)“气定神凝”是“心气平静,注意力集中”之意,放在具体语境中:“旋转起来”,还能“气定神凝”,了不起! “完全”表示程度,是什么使他“完全不像一个老人”?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轻灵如燕”的姿态,二是“气定神凝”的状态,而且都是处于“旋转”的情况下。“完全不像老人”,“老人”指大家平时印象中的那些衰老的不健康的老人,他像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年轻人。
(2)“韵味”是“情趣、趣味”的意思,“说不出的”是用任何语言都表达不出来,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
(3)“爽”有三种意思,明朗,清亮;率真,痛快;舒服,畅快。这里显然是“舒服,畅快”,老人的舞蹈让人觉得舒服,畅快。两个“清”字是“洁、净”的意思,老人的舞蹈和老人本人荡涤着观众的心灵,才会有“爽意”。
3.“风情”到底是什么?读最后一段,标出几个“风情”,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说出理由。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墨西哥城。观看墨西哥民族风情(风土人情)歌舞表演……演出只到半场,我们访问团的人,大都打起了瞌睡。那一刻我想,为什么风情(风土人情)的表演会使人疲倦呢?也许因为风情(风土人情)没有情节性,不吸引人?也许因为风情(风土人情)不触及人的心灵,没有震撼力?难道风情(风土人情)只能成为轻轻一瞥的招贴画,或是可有可无的旅游纪念章?我想起了那位“探戈先生”,为什么他的表演就能让人身心激荡呢?思来想去,是阅历让他能出神入化地演绎风情(既指“风土人情”,也指老人的风雅、情趣))
啊。风情(仅指风雅、情趣)在他身上,是骨子里生就的,舞步不过是外化形式而已。而没有阅历的风情(仅指风雅、情趣),如同没有发酵好的酒,会让人觉得寡淡无味的。看来,最是沧桑起风情(仅指风雅、情趣)啊。
四、用替换法思考,理解“沧桑起风情”
那么,为什么不用“最是沧桑有风情”呢?(理解“起”和“沧桑”)
1.学生释义:“有”表示存在,“起”是长出、发生之意,是一个过程。
2.前文,“他跳了大半辈子舞”。题目中的“沧桑”就是丰富的阅历。“风情在他身上,是骨子里生就的,舞步不过是外化形式而已”。“骨子里”指内心里,“生就”是生长出来的,“风情”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作者在比较的基础上,不仅发现老人的舞蹈最好,还通过“风情”与“沧桑”的联系,感悟到:“最是沧桑起风情”。)
3.根据理解填空。
别人被舞蹈操纵,他驾驭着舞蹈。
别人是呆滞的木偶,他是鲜活的生命。
别人用身体演绎风情,老人用生命演绎风情。
他跳的是探戈,舞的是风情。
三、总结
本文描写了作者观看的三场都具有美洲风情的舞蹈表演,桑巴和墨西哥民族风情表演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年轻人跳的探戈也让人昏昏欲睡,只有老人跳的探戈深深吸引了大家。作者对生活不是一般的感知,而是通过比较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老人的表演好是因为他的人生阅历丰富,他才把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作者不仅知道现实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也在探求为什么会发生这些。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读文章的过程,我们理解“最”也就是在探知作者怎么表现“最”,理解“风情”也在探知作者怎样表现“风情”,理解“沧桑起风情”也是在探知作者怎样表现“沧桑起风情”的,我们理解文章的过程也在探知作者思考的过程,作者思考的过程就是文章的写作思路,也是他认识世界的思路。如果我们也用这样的思路去认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那么,我们眼中的世界会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