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
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其序文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实虚词及常见文言句式
辨析名词
能力
目标
1.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2.概括归纳文中的观点态度   
情感
目标
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知作者]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玡(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主要作品: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知背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东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致使士大夫人人自危,普遍崇尚老庄思想,追求
清静无为,感叹人生无常,在文章中常流露出消极情绪,而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知常识]
(1)序跋。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醉翁亭记教案,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如鲁迅的《〈呐喊〉自序》等。
(2)赠序。古代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3)诗序。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前面的一段序。
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宴游之乐的渲染、铺垫来引发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乐生痛死这个人所共有的感情,彻底否定了老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从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表达了一种积极处世的人生态度。
一、阅读第12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 基础梳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2)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3)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自然界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4)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来。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作宾语)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
(1)
(2)
(3)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活用词。
(1)映带左右(名词作动词,环绕)
(2)一觞一咏(名词作动词,喝酒)
(3)足以极视听之娱(动词作名词,眼睛和耳朵)
(4)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
(5)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舒展;使……放开)
(6)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7)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年纪小的人;年纪大的人)
(8)足以极视听之娱(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辨析名词作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了宾语,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名词作动词
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为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为动词
名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形式
(1)名词+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后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主谓结构)
如: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军”本是名词,用于“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
(2)名词+代词。如: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名”本是名词,这里用在代词“之”前,活用为动词,是“命名”的意思
(3)能愿动词+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
(4)名词用“而”“则”“以”与动词相连接。如: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衣冠”本是名词,用于连词“以”前,这时“衣冠”变为动词,意思为“穿衣服戴帽子”
(5)所+名词(组成所字结构)。如: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因为“所”字通常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所以“所”字后的名词用作动词。这里的“罾”字是名词用作动词,作“捕”“捞”讲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译文: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译文:仰起头可以观览到浩大的宇宙,低下头可以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
(3)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
译文:引清流激湍作为流觞的曲水。
[步骤二] 文意理解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属于“信可乐”的原因的一项是(  )
①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③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④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⑤贤毕至,少长咸集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解析:选C ①交代集会这件事;②兰亭山美,是“乐”之原因;③兰亭水美,是“乐”之原因;④这次集会天美,是“乐”之原因;⑤集会人贤,是“乐”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