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桃花源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章大意。
2、了解陶渊明,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感情。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主要内容、深度情感等写作特,学以致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疏通文章大意,积累文言字词。
难点:
1、理解本文写作顺序、详略安排,体会优美精炼语言。
2、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成语导入
1、请同学解释“世外桃源”的意思。
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请同学发挥想象力,向同学描绘自己心中的桃花源是什么样子?
3、播放PPT,让同学欣赏各地的“桃花源”之美。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心中的桃花源,学习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感受他的向往和追求。
二、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课前布置的这节课的文学常识。
(1)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2)作品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时年57岁。他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了争夺统治地位,多次发生流血。如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恭帝。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他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
  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如"小石潭记",就是"记小石潭",即记述游小石潭的行踪以及小石潭的景物。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其次是些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包括如《桃花源记》这样的诗前序文)。除以上两篇,我们学到的还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核舟记》等。
2、检查预习,要求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豁然开朗(huò)        俨然(yǎn)      垂髫(tiáo)
诣太守(yì)            阡陌交通(qiān)    便要(yāo)
还家(huán)            刘子骥(jì)
三、加强诵读,锻炼朗读能力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
2、学生自读。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2、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3、集体朗读,通译全文,贯通文意。
4、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分组讨论。
明确:全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行踪的不同分五部分: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其中重点是第二、三两部分。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丰衣足食的生活,自由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5、积累文言字词
1、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2、古今异义
①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②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③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④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
3、一词多义
①舍:便舍船(离开)
屋舍俨然(房子)
②寻:寻向所志(寻)
寻病终(随即,不久)
③志:处处志之(做记号)
醉翁亭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