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案(最新10篇)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文言教学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在作文课上集中练习了“感受生活—描写生活”这一专题,其实在古文中不乏这样的范例,“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大都是写生活的典范散文。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等均是由生活而感,由感而成文。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抒写自己的旅游感受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仁宗朝进士,神宗时任宰相,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齐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学应当“有补于时”,重在“适用”。其散文现实性和战斗性都很强。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所以世人称为“王荆公”。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听录音,正音正句读。
    1.对划线词注音释义是否正确?请在括号里作判断。
    A 褒禅山(bōushán,即华山)亦谓之华山 ( )
    B 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ong,坟墓)也( )
    C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ao,深远幽暗)然 ( )
    D 既其出,则或咎(jiu,责怪)其欲出者 ( )
    E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ang,帮助)之 ( )
    F 何可胜(sheng ,完全,尽)道也哉 ( )
    [1][2][3][4][5]下一页
    [1]
 
教学重点 篇二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篇三
    二课时
 
《游褒禅山记》 教案 篇四
    A.课时安排:三教时。
    B.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C.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D.教学方法:精读课。
    E.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室设备——电脑等。
    F.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4.本文拟用3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G.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醉翁亭记教案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诗词中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