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复习旧知,了解不同散文的类型。
3.通过梳理结构、把握主旨、揣摩语言、赏析技巧以及比较阅读等,多角度把握散文阅读策略,自主进行散文赏析。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复习旧知,了解不同散文的类型。
(二)教学难点:
1.能把握不同类型散文特点。
2.能自主进行散文赏析。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引导法、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法。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矛盾《白杨礼赞》
这是矛盾先生对白杨树最直白的赞美。
2.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这是作者罗素胸怀宽广、勇于担当的博大胸襟,也是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作者借助个性化的精准语言来表达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认知和人生经验。
今天我们进行散文阅读的复习。
(二)任务一:复习旧知,了解不同散文的类型。
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课前请同学们再次阅读五篇散文,并给它们分类。
有同学是这样分的:
《背影》——写人记事散文,文章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的爱和父子
之间的深情。
《白杨礼赞》——托物言志散文,文章篇幅不长,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却起伏跌宕,颇能撼动人心。
《散文二篇》——哲理散文,它们从现象出发,从个人感受出发,挖掘事物背后的深刻意义,以精粹的语言揭示生命和生活的哲理,向世人宣示作者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
《昆明的雨》——写景抒情散文,通过“雨”串联起当年的一系列往事,“雨”被情感化、意象化了,而文中的景、物、人、事又有着很鲜明的昆明雨季的特征。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分: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
(三)任务二:把握不同类型散文特点
本单元将不同类型的散文集中在一起,呈现了不同类型的散文特点。课前请同学们读五篇文章,完成表格。
预设:
篇目 | 类型 | 写作目的(表达意图) | 表现手法 | 语言特 | 文体特点 |
《背影》 | 写人记事散文 | 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百般的怀念。 | 选取独特角度 以小见大 白描 善于抒情 | 朴素不失典雅,匀净不失细腻 | 叙事性散文——以小见大 ①小事凡事——小事见深意 ②真人真事——不靠虚构 ③片断剪影——少用单一故事 其语言朴素典雅,匀净细腻。 |
《白杨礼赞》 | 托物言志散文 | 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 | 烘托 对比 象征 欲扬先抑 托物言志 | 阳刚,雄壮,长短句结合,有节奏感。 | 托物言志散文——表达思考,意蕴丰富,含意深远 ①细致绘物,突出特征;②象征手法 |
《永久的生命》 | 哲理散文 | 热情的歌颂永久的生命,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直接说理背影教学设计 直抒胸臆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 睿智又形象,理智又富有感情 | 哲理性散文——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 ①人生生活感悟 ②小处着笔 ③点到为止 |
《我为什么而活着》 | 以饱含情愫的笔调精要的概述了支配作者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爱情与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显示了作者崇高而博大的胸怀。 | ||||
《昆明的雨》 | 写景抒情散文 | 表达对昆明的雨的深切怀念,彰显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 笔法灵活 以小见大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 直白平和,流利自然,简洁有韵味,富于生活气息。 | 写景抒情散文——传达对景物的感受、由景物引发的情思 ①情景交融 ②细腻描写 |
(四)任务三:通过梳理结构、把握主旨、揣摩语言、赏析技巧以及比较阅读,自主进行散文赏析。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语言表达优美,情感表达婉转,感情或质朴自然或随性洒脱。散文中蕴含的作者生活经历和人生思考,能促进和提高了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情趣。本单元将不同类型的散文集中在一个单元之中,意在呈现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那学完这个单元之后,我们应如何自主进行散文阅读及赏析呢?
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我们学习本单元散文时,从那些方面进行学习的?
预设:1.整体阅读,把握主旨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因此,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
(1)关注标题
散文的标题蕴含着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是对散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情感的
高度浓缩,通过标题,我们往往就能知道文章大概写了什么内容,甚至是体会到
这篇散文具体是写景还是写人等。如《永久的生命》,文章标题直接点明主旨;《昆明的雨》从标题就可明显看出是写景的散文。
(2)关注文眼
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字句能与篇章相映照,始为文中藏眼。”由刘氏所言可知,“文眼”是作品思想内容的闪光点,是作品谋篇布局的聚焦点,总之,是最精采、最传神的字句。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开头第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设下文眼,领起全文。《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白杨树。”这句议论便是文眼。
(3)关注议论抒情句
如《白杨礼赞》中赞美白杨树的语句形成一以贯之的感情线索,统领全文。
2.梳理结构,分析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脉络。
《白杨礼赞》全文的写作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情感由“单调”转向对白杨树“傲然”耸立的惊叹;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其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其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树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以“高声赞美白杨树”收束全文。《永久的生命》每个自然段都有中心句,《我为什么而活着》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行文。
3.品味语言,获得美感
散文中作者精准的语言表达,就是其思想情感和人生经验的外化形式。散文文思兼美、意蕴深远,通过作者精准独到的语言表达,可以体会其细腻独特的人生感悟,也可以通过对
散文语言的赏析品味,提高学生语言鉴赏能力。
(1)关注字词
在散文阅读中我们往往注重品味蕴含浓烈情感的词语,忽略看似简单的词语。诗人余光中在《剪掉散文的辫子》中说:散文应该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质料是指构成全篇散文的个别的字或词的品质。此话告诉我们,散文阅读中, 应该把握文本言语的质料,深入分析字词品质,进而理解作者独特的情感。
《背影》中“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两个“自然”,简单平实,却分析父亲年老性格发生变化的原因;对父亲老年境遇的同情,对其性格变化的理解与体谅。
(2)关注标点
标点在文本阅读中常被忽略,在叙事性散文中,更显得平淡无奇。岂不知,一个普通标点的使用,有时却是作家有意而为之,是作者情感密码之所在。
《昆明的雨》一文中:
乍一看,人们不禁要问:它能吃吗?!
那里也有很多草,松毛和一团乱!但稍加努力,草茎松毛选用网眼,撕蟹腿肉厚薄丝,和青椒一起炒,入口就会让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叹号表示感叹语气,二者连用通常表达的语气应该是疑问的强化。第一处“这东西也能吃”应该是表示强烈的反问语气,肯定的认为这个东西不能吃。第二句可见“这东西这么好吃”表达的是极其惊讶的语气。这里干巴菌的外表“颜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但“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干巴菌“中吃不中看”的特点。
(3)关注修辞
①《白杨礼赞》第七段是个难道构成排比,由外向内,层层深⼊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②《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中第一自然段“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这三种感情对作者人生强有力的影响。“飓风”形象地表明这三种感情对作者的影响之大,作者所追求的原动力就是这三种感情,而“苦海”“绝望”则表明这三种感情在追求过程中给作者所带来的不安和痛苦。面对追寻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人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和绝望。然而,因为这三种感情,作者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③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煤’。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作者细致的从杨梅的颜,形状,味道进行介绍。其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杨梅比作“烧的炽红的火炭”,形象生动的写出杨梅黑红的颜,想象新奇巧妙,令人难忘。
4.赏析技巧,理解写法
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象征手法、修辞技法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主要体现在写法上,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
比如托物言志散文,大多集中描写所托之物与欲言之志有相似点的特征,然后通过象征或韩信表现,或直白点明要表现的情感与思想。其实把握了写法,在相当程度上也就把握了散文类型。
5.内因外联,比较阅读
文章写法、语言的特点,孤立地读当然也能有所体会,但比较阅读能将这些特点更加明确地显现出来。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做散文类型之间的比较,如《白杨礼赞》和《昆明的雨》都写景物,但在表达意图和写作手法方面差别甚大,稍加比较,就能把两类散文的基本特点显现出来。也可以做同类散文中篇章特点的比较,如《背影》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昆明的雨》和《雨的四季》,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赏析课文。
除此之外,散文阅读的策略还有重视朗读、关注细节、关注矛盾点、关注作者等。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在优美的散文语言中感受美,创造美,让我们在辨析语言涵永语言中提升
语言运用能力,在散文鉴赏中提升思维能力,在散文阅读中热爱祖国语言文章,增强文化自信。以此来提升语文素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