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一框题《走近老师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段
初中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交往与沟通”部分。具体对应课标为1.4“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的先决条件,并且决定着教学效果。罗杰斯认为,师生关系构成的要素应是“真诚”、“接受”、“理解”,它们彼此联系、互相促进,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框题内容将帮助学生“接受”不同风格的老师,“理解”教师的职业内涵及价值。从而让学生更加理解老师,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好的促进教学效果。
2.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中第六课《师生之间》的第一框题《走近老师》。这一单元的内容是以师生关系为核心展开教学,以“师长情谊”为主题,引导学生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师生关系。本课引导学生从了解老师、师生交往的角度获得成长经验,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从而达到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专业性,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现实生活中,学生具有向师性,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学生会对老师的权威性产生质疑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学生获取的信息更为多元化,甚至对老师提出挑战初一上学期,学生对老师还比较敬重的,但初中老师和小学老师比,风格会不同,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不适应。初二是逆反高峰期,新教材将师生关系提前至初一来讲,更有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重点:风格不同的老师。
教学难点:了解教师的职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不同教师具有不同风格,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2、了解教师职业特点,理解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3、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与不同风格的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猜一猜”的游戏中,学生能够概括出身边各具特的老师形象活动可以较为直观地引出“不同风格的老师”这一话题。
2、在“议一议”的小组活动中,学生对老师这一角的认识,从情感态度层面引入知识层面,学生对老师这一职业有更为理性的了解和认知。
3、在“辩一辩”的活动中,学生从感性、理性两方面思考教师这一角的不可替代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教师职业价值,培养尊敬教师的道德品质。
2、愿意与老师交往,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3、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理解、体谅老师。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一、导入:图片导入】雨中温暖的一幕
教师提问:这熟悉而又温暖的背影是哪位老师? 是哪位学生如此幸福?
学生回答:英语刘老师。
学生:描述当时情形,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关心。
教师小结: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和老师朝夕相伴,每个老师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关心着我们爱护着我们。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框《走近老师》
设计意图】选择授课班级的师生实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容易引起共鸣。
二、新课学习
(一)风格不同的老师
【学生活动】猜一猜:猜猜他/她是哪位老师?
1、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出两名同学,一个模仿一人猜
2、规则:老师的标志性动作或语言,不能透露学科
3、志愿者:记分员1人,记题员1
4、评价:一分钟之内猜,全部猜对每人加10分; 部分猜对加5分; 全部不对0分。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生会尽可能地回顾他们印象中的老师形象,通过讨论、模仿、描述等活动,学生能够概括出身边各具特的老师形象。活动可以较为直观地引出“不同风格的老师”这一话题。同时可以训练学生们的言语能力,如语言表达、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能力。
【过渡】
教师提问: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那么,你喜欢哪位老师呢?你如何看待这些差异?
学生:略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用开头脑筋,回想身边的老师,去发现不同类型老师身上的优点,并将这种欣赏的眼光分享给其他同学,落脚于P64页【方法与技能】中“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在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老师时,教师会注意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不同风格老师的特点,既包括优点也包括不足,培养学生全面认识问题的意识。
【教师小结】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我们要承认不同,并学会接纳不同的老师,学习他们的长处。每一个老师都应当得到我们的尊重。正因为老师们风格的不同,才让我们有了特别丰富多彩的课堂。
【评价】完成任务单一、二题
【过渡】
我们在评价每一位老师的过程中,有喜欢的方面,有不喜欢的方面。对同一位老师,有的同学喜欢,有的同学不喜欢。这都说明,在同学们心里,对老师这一职业角,有着自己的期待和评判标准。那么,教师这一角,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二)了解教师的职业
【学生活动二】议一议:
学习新知:阅读《教师职业的发展史》
1、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人类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传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教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学记》中:“教师者所以学为君也。”古代称教师为“师”,与军队有关。西周立国之初,为了加强军队统治力量,统治者便开始办学校,培养贵族子弟。这些贵族子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骑射等军事技能,而后才是学习文化。“师”的本义是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教”的本义是教育、指导。
2、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3、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组讨论: (图片展示教师职业树状图)
(1)现代社会,对于教师提出了哪些专业化要求?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了解?
(3)对于教师职业,你有哪些感受?
【设计意图】
将学生对老师这一角的认识,从情感态度层面引入知识层面,让学生对老师这一职业有更为理性的了解和认知。让学生了解不同阶段教师所起的不同作用,全面了解和思考教师的作用,为拓展空间做铺垫。
现代社会,教师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评价】完成任务单第三题
三、思辩空间
【学生活动三:辩一辩】我们已经从感性、理性两个层面对教师这一角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学习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知识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比老师知道得还多。那么,我们还需要老师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感性、理性两方面思考教师这一角的不可替代性。感性上,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纽带是不可替代的;理性上,教师这一角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有育人的功能,从这一职业特征上来说,教师是不可替代的。
四、课堂延伸:
在我们深入地了解老师之后,同学们是否有话想对某位老师说呢?请小组合作,选择一位喜欢的老师,根据他(她)的教学风格,为他\她设立一个奖项,撰写奖状。在课下送给老师。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六课 第一框题 走近老师任务单
班级:        姓名:         
一、你喜欢什么风格的老师?有谁这么荣幸成为你最喜欢的老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发现、分析你的老师的特点,给他们一个“荣誉称号”。
最__________的老师____________                  最__________的老师____________
最__________的老师____________                  最__________的老师____________
最__________的老师____________                  最__________的老师____________
三、假如十年后你成为了一名教师,你那时具备了哪些能力和哪些学科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学设计特说明与教学反思
背影教学设计一、特:
1、教材处理:为了让学生对教师能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本课教学设计将两个框题顺序做了调整。先从学生生活出发,从感性上了解不同风格的老师;再从理性上了解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的特征。
2、游戏导入:以游戏方式导入,符合现阶段孩子的认知和年龄特点,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在活动时,描述者思考后组织语言、表达语言;猜题者理解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语言;其他同学也一同思考。多角度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3、选取照片:选取本班师生感人的一幅照片做导入话题收集了本班所有任课教师的照片做为PPT的背景;任务单一侧有全体老师照片,为同学答题提供思考空间。
4、意外之喜:最后小组合作给老师写奖状环节效果出乎意料,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给了老师们最高的评价。可以看出老师们平时辛苦付出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当老师们收到奖状时都非常感动,这也会更好的促进师生关系。这算是这节课的意外收获吧。
二、反思
1、游戏环节:游戏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一受限于两个同学之间的默契度不够; 二由于学生们与老师们接触时间只有半个学期,熟悉度不够。如果改成同学用一段话来描述,可以留给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虽然趣味性不强,但猜中的机率会更大,时间会更紧凑。
2、时间把控:整体时间有些前松后紧。一是因为这节课的活动设计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话题又是他们朝夕相伴的老师,所以孩子们热情很高;二是在前面游戏环节超时。导致最后写奖状的时间太紧张。如果把二目内容分成两节课来讲,一定会更从容。如教师职业发展可以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从教师职业的起源,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历史上的名家名师以及我们身边老师的事迹介绍等方面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