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赏析赵老师的《钱塘湖春行》作课
今早第四节课,我有幸听了赵老师的公开课《钱塘湖春行》,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要我评我的“青蓝工程”指导老师的课,简直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在自己天资愚钝,怕发掘不完那些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下面,我很忐忑地从五个方面说说我的收获,不正之处请各位斧正。
一、教学目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赵老师的本节课,教学目标体系由“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这三个维度组成,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果说他的课堂教学好像一个等边三角形,那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就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达到了平衡。目标的呈现上,赵老师更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突破传统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生硬强压模式,把它内化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生在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下,依然学会了学习诗歌的方法。这,让我想起武侠小说中武功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颇有张三丰的太极风范。
活动方案ppt
二、教学程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电磁波是什么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赵老师的教学思路设计围绕闻一多提出的注册表修复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来进行,非常符合诗歌的教学要求,也符合学生实际,还有一定的独创性,如;请学生思考在这些文学样式中,为何只有诗歌备受推崇;要求学生说说2段音乐中那段适合本诗的朗读配曲。这些设计很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
    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教学思路设计得再完美,也只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单相思,只有落实到课堂结构上,才会产生“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的钟情效果。赵老师的确是高手,由师生回忆赏析古诗的方法,进入读诗、悟诗、品诗,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处理上,是我们教学机智的体现。因为课堂的动态性,犹如“成长档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老师的各种预设,也会因动态的教学而胎死腹中,而老赵把教学思路设计与课堂结构完美的整合,一个个重难点纷纷瓦解,哪怕范读播不了,也临时调整了教学设计,改为齐读,让我想到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三国周郎。
    三、教学方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有活水来”。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上,赵老师提出问题,师生先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再让学生去思考,然后师生纠正思维的偏差。可以看出在赵老师的语文教学中,除了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外,还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懂得将相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这节语文课,教学方法顺其自然,没有花拳绣腿,师生间“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看表面,觉得缺少了浓妆艳抹、强颜欢笑、扭腰挺臀,而正是这朴实无华,才达到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有活水来”的效果。
四、教学基本功——“老夫聊发少年狂”。
    看板书,虽然过于言简意赅,都是字迹工整美观。国际新闻热点
    看教态: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不时手插裤兜,虽丢了几分文雅,但传递出的是教学上那种“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流三千里”的沉着。
看语言:准确清楚,精当简炼,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看操作:用多媒体作课,即使出现音频播放障碍,也瞬间变为学生齐读。
    作为语文前辈,到了知命之年的赵老师,依然扛起了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洋大炮,但也没有摒弃传统教学的武功,可谓“老夫聊发少年狂”,让我等后生肃然起敬,反观自己,惟有“独怆然而涕下”。
五、教学特——“不要人夸颜好,只留清气照乾坤”。
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本节课,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教师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了因材施教,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特别是情感熏陶上,讲了哈佛大学教授中国古诗词特别是唐诗,更是激发了学生
热爱诗歌,热爱中华文化的热情,作为学生,那种民族的自豪感肯定是棒棒的!
总之,这是一节让我惊叹的语文课,它没有师生预设的华丽语言,没有学生吹拉弹唱的表演,也没有老师皮笑肉不笑的做作。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华丽”或“刺激感官”之类而言,那么,老赵的这节课算不得公开课中的窈窕淑女。但是它实在,有干货,学生获得了听说读写能力的真知,也不缺乏师生互动,更不用提它的高效,它是课中的伟丈夫。
目前各级的语文公开课,大部分课上手舞足蹈、热闹非凡、演技十足,沦落为那秦淮河畔的“商女”,表面热热闹闹,实则学生课本笔记本上一片空白,一问三不知。那种“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伪高效课堂,连语文听说读写的基本功都落实不了,只是留给普通老师“公开课是公开课,平时可不能那么上,否则语文只会越来越差”的“亡课恨”。
我要高声赞美这种敢于大胆落实听说读写能力的朴实高效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