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个月亲子活动教案-第1节
教案名称
亲子启蒙课程
年 龄 段
4—6个月
次数
第01次,共12次
环节一
欢乐开始
活动目标
1.让宝宝及家长做好上课前的准备。
2.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
3.通过介绍,发展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加强师生间的了解。
活动准备
音乐《小白船
活动过程
1.随音乐进入教室师生问好,教师主动和家长及宝宝热情问好让宝宝熟悉教师和教室环境,有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
2.热身律动:《小白船》。老师带领宝宝和家长一起做律动。
3.礼仪问候。教师唱欢迎歌。并请家长介绍自己的宝宝,介绍完后,给宝宝唱欢迎歌。
附:唱名歌谱
5  3  |  5  3  |  5 4  3 2  |  1 — ||
乐  乐  乐 乐,  我们 欢迎  你。
环节二
认认做做
活动目标
1.闪卡活动的目的是开发宝宝右脑潜能。培养宝宝瞬间记忆的能力。
2.听音跟随的活动可以发展宝宝的听觉与视觉追踪能力。
活动准备
1.闪卡10张
2.手铃
活动过程
1.闪卡活动:请宝宝坐到老师的身边,注意看老师。然后老师快速翻完10张闪卡。最后要提醒家长回家后的练习方法。
2.认知活动:听音跟随。教师请家长们把宝宝抱在胸前坐好,让宝宝面向教师。教师:“下面,我们要进行的是第二个认知游戏—听音跟随。我有一只手铃,接下来,我会摇动手铃,并按一定的规律移动手铃,宝宝们听到声音后,会用眼睛跟随手铃。家长们只需要扶好宝宝,让宝宝的身体不动,头部转动即可。在活动的过程中,请大家保持安静。”教师先摇一下手铃,把宝宝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当教师看到宝宝都在盯着自己的手铃看后,就可以开始移动手铃了。可以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在面前画圆形、画方形、画三角、画螺旋。移动时要匀速,速度不要太快。
环节三
叮当韵律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旋律与节奏。能用动作表达歌曲的含义。
2.发展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音乐《小乌龟爬呀爬》
歌词:
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
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小脚上。
(重复)
活动过程
1.原地按摩活动:家长坐在地上,宝宝背靠着家长坐在家长怀里,家长的手放在宝宝的脚上,随着教师一起来做按摩活动:
“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一拍一拍地用手从宝宝的脚部爬到宝宝的头顶上。爬到头顶的时候用手轻拍宝宝头顶。
“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小脚上。”一拍一拍地用手从宝宝的头部爬到宝宝的脚上。爬到脚上时用手轻拍宝宝的脚。
2.游走活动:家长站起来,一手托宝宝屁股,一手托宝宝膝盖,让宝宝背靠家长前胸,抱好宝宝。大家围成圈,按着音乐的节奏,在教室里任意游走。当唱到“一爬爬到头顶上”时,家长迅速地到前一位同伴,两人将宝宝的头靠近,轻轻碰一碰。然后继续按节奏随意游走,当唱到“一爬爬到小脚上”时,迅速到另一位同伴,两人将宝宝的脚靠近,轻轻碰一碰。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歌曲结束。
环节四
启蒙阅读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2.发展幼儿的画面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理解能力。
活动准备
亲子活动教案绘本《谁的宝宝》
活动过程
1.教师绘声绘地讲述绘本。
2.讲述过程中即时地提问,与宝宝有互动。
3.讲完后,就绘本中涉及到的事物让孩子来认一认,说一说。
环节五
运动时光
活动目标
1.帮助宝宝活动四肢,增加宝宝关节的灵活性与肌肉的力量
2.锻炼宝宝的侧翻能力
3.为宝宝提供本体觉和前庭刺激。
活动准备
被动操音乐、毛巾毯每位宝宝1条。
活动过程
1.婴儿被动操:教给家长第一节和第二节的被动操。第一节是脚屈伸运动。第二节是脚回旋运动。教师先不播放音乐,手把手教会家长这两节操,然后播放被动操音乐,同时教师喊口令。
2.包春卷: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包春卷的游戏。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侧翻能力,同时刺激宝宝的前庭,发展宝宝的平衡感。我们需要一块大毛巾毯。我先来给大家做个示范。先将毛巾毯平平地铺在地上,将宝宝放在毛巾毯的一边,注意要把宝宝的头放在毛巾毯外面。然后一边说儿歌,一边慢慢地将宝宝向毛巾毯的另一侧推,包,包,包春卷,包了一个大春卷,闻一闻,好香啊,亲一亲,嗯(在宝宝脸上亲一个)。然后再做打开的过程,拆,拆,拆春卷,拆开一个大春卷,里面包个胖宝宝,抱起来,飞了(举着宝宝作上扬飞的动作)”。示范完后,教师带领家长一起来说一遍儿歌“包,包,包春卷,包了一个大春卷,闻一闻,好香啊,亲一亲,嗯。拆,拆,拆春卷,拆开一个大春卷,里面包个胖宝宝,抱起来,飞了”。然后给每位家长发一条毛巾毯,教师带领着家长们一起来做。
环节六
育儿宝典
活动目标
1.就家长关心的保育与教育问题,给予家长指导。
2.让宝宝知道活动结束了,并学会有礼貌地与教师再见。
活动准备
育儿宝典:婴儿湿疹皮损别用水洗
婴儿湿疹常称“奶癣”,是出生一个月至二岁的小儿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毛织品、灰尘或食物(如牛奶、鱼、蛋)等都可导致过敏体质的孩子出现湿疹。小儿穿得太多,室内空气污浊,湿热或饮食不调,大便干结,消化不良,皆可导致发病。
  婴儿湿疹急性期,孩子的面额部会突然出现鲜红丘疹或红斑,哭闹时明显,安静、凉爽时减轻或消退,重者丘疹成片,遍布颜面甚至颈、耳等处,瘙痒难忍,常被抓破,流出黄透明的黏液。如未继发感染,约1-2周可自愈。若继发感染,则病程较长,症状较重。如果反复发作,皮肤会变厚、粗糙,则为慢性病变。
  婴儿患了湿疹,家长应给婴儿戴上手套,防止搔抓,以免造成皮肤损伤,增加感染和过敏的机会。由于奇痒,孩子有时自己会把小脸与枕头或盖被摩擦,或用小手摩擦,故要注意每天更换枕巾。接触面部的被子部分可缝个棉布做被头,并且每天更换。
  婴儿湿疹皮损勿用水洗,应避免有刺激的物质接触皮肤,别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涂护肤品或任何油脂,也不要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可用纱布蘸点植物油轻抹去痂;渗液多时,可用3%硼酸水湿敷。湿疹重时不要洗澡,特别是头和脸。婴儿用具应单放,洗枕巾和被头的盆要与洗尿布和衣服的盆分开。
  婴儿湿疹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湿疹较严重者,需去皮肤科诊治。
活动过程
1.讲述育儿宝典。
2.唱再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