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时间节点,梳理鲁迅的成长历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1]、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两句出自鲁迅先生的七言律诗《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当时反动派丢掉东北大片土地,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国民政府躲避敌人威胁.迁都洛阳,一直到这年12月才迁回南京。作者写这诗时还没迁回,所以讽刺它只知躲避,不管祖国已经陷在怎样危亡的境地里。
鲁迅先生弃医从从文,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鲁迅先生站了出来,他认为医治好中国人民的精神,国家才有希望。
1898年5月1日,十七岁的鲁迅带着八元川资赴南京求学。鲁迅父亲去世以后,家道中落,既想读书又无钱缴纳学费之唯一出路便是报考无须学费的学校。是时,鲁迅的叔祖周椒生在南京水师学堂担任汉文教习监管轮堂监督,守旧派的他觉得本家子弟来当兵吃粮很不光彩,不宜用家谱上周樟寿的名字,便改为“周树人”,鲁迅后来就一直沿用了这个名字。
在鲁迅印象中,南京水师学堂是一座乌烟瘴气的学校,甚至不同年级的学生还发生过械斗,鲁迅在这儿待了半年,忍无可忍,便又考进了江南陆师学堂附属的矿路学堂,水师学堂和陆师学堂都隶属于两江总督,所以转学也颇为便宜。矿路学堂的教学模式来自德国,除德文外,还开设算学、地理、历史、体操等课程。在这里鲁迅读到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烙印在鲁迅的心中。严复的译著使鲁迅开始思考改
造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此外,鲁迅在矿路学堂的成绩十分优异,得过金牌的学生止有鲁迅一人。
1902年1月27日,鲁迅以一等第三名的成绩获得矿路学堂的毕业执照。同年3月24日,被两江总督派赴日本留学。到达日本后,鲁迅首先进入了位于东京的弘文学院。这所学院的前身是19世纪末期日本政府委托东京高师为清国留学生设置的补习学校。鲁迅在这里减掉了他的辫子。学习期间,他与顾琅开始编撰《中国矿产志》,此书于1905年完成,1906年出版,是第一部运用近代自然科学原理,系统介绍中国矿产资源的书籍。1903年10月,鲁迅在《浙江潮》月刊八期发表《说镭》,成为第一个将镭介绍到中国的人。他还翻译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和《北极探险记》。1904年4月,鲁迅从弘文学院毕业。本来矿路学堂选派的留学生应该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的采矿冶金专业,但是鲁迅了解到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于是决定改从医学,遂其申请进入仙台医专门学校。三天后获批入学,不仅学费全免,并且清政府每月还发36日元的生活费,而当时普通教授的月薪是50日元左右,所以鲁迅的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对鲁迅的评价
但是鲁迅的医学底子毕竟薄弱,学习起来颇为吃力,还好遇到了其师藤野严九郎。鲁迅在
其回忆散文《藤野先生》中写到了他们的往事。鲁迅在仙台求学期间,正好是日俄战争时期,我们都知道因为“幻灯片事件”,鲁迅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医病无法救国,遂弃医从文。1906年3月15日,鲁迅正式从仙台医专退学,随后赴东京开始文艺之路。初到东京,鲁迅与其同仁本想办《新生》杂志,由于资金问题,导致流产。后以《河南》杂志为阵地,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文章。此外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1909年2月在东京出版。
1909年6月从日本归国,本来鲁迅准备到德国深造,无奈家里需要人来挣钱,所以经有人许寿裳介绍,鲁迅担任了位于杭州的浙江两极师范学堂初级化学和优级生理学教员,并兼任日本籍植物学教员铃木珪寿的翻译。所谓“两级”即“初级”和“优级”,优级培养中学师资,初级培养小学师资。鲁迅在杭州期间最有意义的一段经历,是参加了痛击教育界封建顽固势力的“木瓜之役”。1909年12月22日,外号“木瓜”的夏震武出任两级师范学堂监督,要求教师按品级穿戴礼服还设“至圣先师”孔子牌位,要求学生以三跪九叩之礼谒圣,引起全体师生反对,12月26日,鲁迅、许寿裳等25位教师全体辞职,迫于压力,夏震武被迫下台。
1910年7月,鲁迅辞去浙江两级师范教职,回故乡任绍兴府中学堂博物教员。9月兼学堂监
学。由于不少教员从日本留学归来,知道鲁迅的名声,遂团结在鲁迅的周围,唯鲁迅。鲁迅任教期间不拘泥于书本,注重走向社会,1910年秋,在鲁迅的带领下,200余名师生赴南京考察,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见路灯、铁路,此行见识大长。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不久革命军即攻克杭州,绍兴越社公举鲁迅为主席。十一月,传来败退清兵要骚扰绍兴的消息,为了稳定民心,鲁迅手持长刀,带领绍兴府中学堂的学生上街进行武装宣传。
1912年初,鲁迅应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任教育部部员。同年4月,南京临时革命政府北迁,鲁迅亦随部入京。5月,鲁迅抵达北京。
二、鲁迅在北京(1913~1926)
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各个机构中,教育部最不受重视。初创时期,公职人员月薪仅30元,更有甚者,连办公地点都没有,只得暂居旅馆。四月,教育部迁北京,地点在西单教育部街路北。因教育部初创时期,人手不够,蔡元培请许寿裳共襄盛举,正好鲁迅又托许寿裳谋职,就这样鲁迅便进了教育部。鲁迅被任命为社会教育司第一科长兼教育部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的管辖范围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动植物园以及文艺、音乐、话剧等
事项,实际上就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鲁迅在教育部的主要贡献之一是筹建历史博物馆。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一年鲁迅38岁。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结交主要是通过《新青年》杂志。在《新青年》同人中,鲁迅最怀念的是李大钊,李大钊被捕后,撰文表示牵挂。最感激的是陈独秀,他是催促鲁迅创作小说并结集出版最着力的一个。跟鲁迅关系较为复杂的是胡适,胡适给鲁迅留下城府颇深的印象,但是双方亦彼此尊重,《孔乙己》之发表就是经胡适之手编辑的。鲁迅最感亲近的是刘半农,主要原因是他心地透明。跟鲁迅由亲密而疏远的是钱玄同。继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后,鲁迅又接连写出了《孔乙己》、《药》、《白光》等作品,1923年,《呐喊》出版。最早为鲁迅赢得文坛声誉的虽然是他的小说,然而鲁迅日后的作品又有力地证明了他具有纯熟驾驭各类文体的卓越才能,但鲁迅终生选择的主要文学样式却是杂文,因为杂文更适合战斗。20年代时,鲁迅还对学衡派及甲寅派这些保守派进行了批判。